品牌開始準備雙11,預算如何分配,平臺如何選擇,成為首先要思考的問題。
      當所有營銷都集中在幾個頭部平臺時,需要深刻理解每個平臺的營銷角色與策略方法,然后選擇適合的平臺投入。

      上周我拿到一份小紅書的人群策略介紹,提到“人群反漏斗”模型,與傳統的泛人群到核心人群的篩選相反,是從核心人群切入,向泛大眾人群擴張生長的邏輯。

      從人群篩選,到向外生長,小紅書提出了反常規的人群策略,這與我過去談新品牌提到的“先做好,再做大”的邏輯一致,所以我非常認同這一方法。

      今天我們談小紅書,站在CMO視角核心探討兩個問題:一是營銷角色,為什么要做小紅書;二是策略方法,如何做好小紅書。

      一、營銷角色:品牌口碑陣地
      首先談小紅書的營銷角色,在整個互聯網內容生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差異化價值是什么,為什么要投入小紅書?

      從兩個層面談:一是小紅書的內容生態結構;二是小紅書的品牌營銷角色。

      先看用戶與創作者生態,全網共識是,這里聚集了大量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一群人,他們愿意嘗鮮,樂于分享,同時也是最具消費力的用戶。換一個視角看就是,最會消費的人在小紅書,且他們愿意將自己的消費經驗分享出來。

      目前小紅書有2.6億月活用戶,超過6900萬內容分享者,UGC占比超過90%的社區生態,60%的用戶有主動搜索習慣,社區日均搜索量近3億次。正是基于這樣的用戶搜索習慣,所以小紅書的內容傳播半衰期會非常長,在筆記發布后的30天,仍然會有用戶的搜索流量注入。優質內容甚至以年為單位被長期搜索觀看,作為生活經驗的參考。

      這些數據也驗證越來越多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困惑,在做出消費決策前,都會去小紅書搜一搜,看看其他人的經驗筆記,作為自己的決策參考。所以小紅書對于消費者來說,扮演的角色之一便是——消費決策入口。

      單憑用戶與內容結構,小紅書就是品牌營銷必選項。

      我們來看大眾消費路徑,簡單總結就是:需求——搜索決策——行動。

      第一步是需求,想買輛嬰兒車,或者有遛娃需求;第二步是找解決方案,通常是在社交平臺搜索,遛娃解決方案,或者嬰兒車種草分享;最后是行動,去任何平臺下單,完成購買。

      在路徑中最具營銷價值的是第二步搜索決策,時間回到十幾年前的PC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是品牌最重要的流量與口碑入口,大品牌都會有品牌專區,同時做SEOSEM搜索優化,核心目的是保證這個搜索入口的高質量引流,成為消費路徑中最重要的口碑節點。

      現在,橫向對比所有互聯網平臺的生態特點,我們有理由相信,小紅書正在以新的面貌,成為新一代消費者的搜索決策入口,也將成為品牌口碑陣地。

      所以從消費路徑上理解,小紅書最重要的營銷角色是——品牌口碑陣地。

      在互聯網傳播環境下,所有品牌都必須有“口碑陣地”,如果一個消費品牌或產品在全網都搜不到任何人的消費口碑,那只能說明這個品牌不存在。

      小紅書場景化種草內容,承載了品牌或產品的用戶口碑,而品牌必須要有一個核心陣地來承載用戶口碑,由此我們可以說——在小紅書建立口碑陣地,是品牌營銷必選項。

      成為口碑陣地是結果,也是品牌的長期目的,但在建立口碑陣地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品牌曝光與效果轉化的短期價值,這也是小紅書種草的價值溢出。

      二、策略方法:產品種草-生長邏輯-口碑陣地
      接下來談策略方法,談談建立口碑陣地的過程。

      一是內容形態,以產品種草的邏輯,區別于品牌或效果種草,是多元生活場景的展示;二是傳播策略,向外擴散生長邏輯,從核心用戶向泛大眾生長,涌現場景增量;最終結果,是所有內容沉淀為品牌口碑陣地,產生長期價值。展開講講:

      1、產品種草,場景化生活方式
      首先談內容形態,小紅書的種草方式,是用戶視角下的生活方式展示,一個相同的產品,可以出現在10000種不同的生活中。

      小紅書提出“產品種草”,區別于品牌視角下的單向輸出,而是將產品融入消費者生活場景中,以生活本身的面貌展現。

      有一個典型案例是國貨母嬰品牌BeBeBus的新品嬰兒車,與小紅書博主共創了產品昵稱“蝴蝶車”,然后基于此場景化產品種草。

      消費者看到的內容不是同質化的產品賣點,而是媽媽們在不同場景下遛娃,在小紅書掀起“遛娃神器”新風。產品的使用場景可以是樓下遛彎的小區、超市、商場;短途出行的公園、露營、主題公園;也有長途出行場景的飛機、動車、景點等等。
      讓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涌現新的增量場景。

      通過對生活方式的展示,將產品融入其中,產品解決生活痛點,以場景帶出產品賣點,獲得更真實的生活經驗種草。

      基于小紅書產品種草,蝴蝶車上新7天便登頂“四輪推車熱銷榜”的首位,而618當月銷售量迅速突破4000+臺,成為爆款產品。

      當我們知道產品種草就是生活方式展示之后,如何做推廣,撬動更多人參與種草,參與互動。

      2、向外生長,涌現場景增量
      小紅書的產品種草,提出“人群反漏斗”模型,我想到的第一個詞是“生長”。

      常規的漏斗式傳播是“篩選邏輯”。首先是在認知人群內大規模曝光,比如曝光5億人;然后產生興趣等一步步篩選出購買人群,比如有1000萬人有購買意向;最后做到1GMV,也算賣爆。

      人群反漏斗模型則是“生長邏輯”。首先是核心人群的深度溝通與反饋,當在小范圍核心人群中獲得一致好評與口碑,這些口碑本身成為用戶代言的“廣告”,然后再向外擴張生長到興趣人群時,參考核心人群的口碑,持續獲得正向反饋。當繼續向外擴張到泛大眾人群,甚至非產品受眾時,陌生人群與陌生產品的碰撞,則有可能產生新的驚喜。

      從品牌方投放視角,這個過程也是從產品的認知人群,向非認知人群的生長。以開始出現的生活方式是核心場景,逐漸向外生長出現創新場景,即我們提出的“場景增量”。

      比如特別典型的保溫杯產品,小紅書為蘇泊爾打造“潮杯”,從耐消品轉化成潮流快消品。在夏日推廣保溫杯,提出保溫杯也可以是保冷杯,推出蘇泊爾咖啡杯,可以隨時外帶一杯冰咖啡,這本身是保溫杯的場景增量。基于保冷這一特性,繼續延展場景,比如外出出行、長途開車、圖書館續命等等,在類似場景中可以喝到冰咖啡。

      我更想說的其實是“涌現場景”,就是不可知的創新與驚喜。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與認知,面對同一件產品會有不同的理解,從核心人群向外擴張時,就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創新場景,將熟悉變為陌生。一旦創新場景持續被關注,甚至成為品牌方的產品迭代參考,則有可能成為新的主流場景,將偶然變成必然。另一種消費流行誕生,品牌的生意規模以倍數擴張。

      比如我之前講風扇這一傳統品類,直到有人作為“室內空氣循環”功能用,新場景誕生,空氣循環扇被發明,風扇的人群受眾規模倍數增加。

      假設一個產品有3個使用場景,假設受眾是1000萬人。如果在向外生長過程中再擴張出3個場景,產品受眾可能會增長為2000萬人。這是將非消費者轉化為消費者的過程,是真正的增量。

      小紅書里也有很多類似的案例,比如最普通的凡士林,在小紅書被創新出凡士林急救面膜、凡士林去黑頭、凡士林去黑眼圈、凡士林睫毛定型、凡士林去死皮等等,通過這些UGC的場景創新,讓凡士林獲得真實的場景增量。

      場景增量,即生意增量。以產品種草,撬動第二曲線。
      3、資產沉淀,成為口碑陣地
      當前面兩步完成,品牌口碑陣地就成為結果。

      我們從兩個角度來描述這個口碑陣地,一是品牌端的多元化場景,二是消費端的決策入口。

      得益于小紅書90%UGC產出,可以讓產品在萬千種生活中被展示出來,當完成產品種草后,我們看到不是千篇一律的產品介紹,而是在萬千種生活中被使用,這極大提升了產品內容的豐富性。

      當后來的消費者在搜索某個產品時,看到的不是產品賣點介紹,而是找到與自己生活類似的其他普通人的分享,來作為自己的消費參考,或者在不同生活方式中發現產品的創新場景,本質上是對別人經驗的借鑒與參考,不是觀看產品說明書。

      換到品牌CMO視角,站在全網營銷生態的邏輯看,小紅書口碑陣地的價值,相當于一個由真實用戶口碑構成的巨大“廣告”,成為消費路徑中的重要節點。

      三、總結與展望
      小紅書在C端的基礎共識是,成為最重要的“消費決策入口”B端品牌在小紅書與高質量用戶共建“品牌口碑陣地”

      大家都知道“小紅書種草”,也有人調侃新品上市先鋪3000篇小紅書筆記,這當然是錯誤的。我們簡單梳理小紅書種草這個概念,可以用兩個觀念與一個結果來概括。

      一是對種草內容形態的觀念——產品種草,融入場景化生活方式。

      小紅書的高質量UGC生態,我認為是區別于創作者與觀看者二元結構的內容平臺,6900萬分享者中,很多都是普通人,這些普通人提供了更真實的經驗,更真實的生活場景,這是小紅書產品種草的差異化價值。

      二是內容傳播觀念——生長邏輯,從核心人群泛大眾人群生長,涌現場景增量。

      從漏斗篩選,到反漏斗生長,這是完全不同的傳播邏輯。我完全認同在新品種草時,不要一上來就高舉高打,而是先找到自己的核心用戶,作為傳播“錨點”,由此向外擴散。

      生活方式場景化的產品種草,加上向外生長的特性,會讓傳播過程充滿不確定性的創新與驚喜,涌現場景增量,新的消費場景或許會在UGC中被發明出來,重新被品牌利用,擴大整體消費人群。

      最終的結果,是沉淀為品牌口碑陣地,為品牌提供長期價值。

      對于消費者來說則是——在小紅書做消費決策,去任何地方下單。

      最后可簡單總結為兩種價值:

      一是短期價值,在社區生態內打透一個品類,以生長邏輯涌現增量場景,找到新增長機會。

      二是長期價值,整個產品種草結束后,留下一個品牌口碑陣地,為將來所有消費者提供消費決策參考,成為消費決策入口。

      以上。



      點贊(123)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