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占據了海外數字營銷流量的半壁江山。


      如果能做好,確實能在很短時間內打造出一個在外國人心中火出圈的網紅品牌。


      但事實上,那么多跨境賣家和企業,真正能把海外社媒營銷做好的鳳毛麟角。


      說到根本,是因為我們對國外的互聯網生態并不理解。


      老是喜歡照搬我們國內的經驗去套用,例如Twitter就是我們國內的微博。


      從某種角度講,這種做法也不能說是錯的。


      但很多時候我們也容易忽略了海外用戶在每個社媒平臺消費內容的主要動因。


      不了解每個社媒平臺的用戶動因,那我們對海外營銷的認知,很有可能就是錯的。


      最近Hootsuite分享了一份關于各個社媒平臺和用戶行為關系的圖表。


      今天,我就為大家解析一下,從這個社媒用戶行為圖表中,我們能得出什么有價值的洞察?


      這些洞察我們又可以怎么應用到我們平時的社媒運營中?



      1.Instagram仍是種草王者


      從這個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當用戶想要了解一個新品牌和產品的時候,Instagram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即使從內容營銷的角度講,很多人也還是會習慣定期去Instagram上找一找有沒有什么好看的商品。


      加上Instagram本身強大的KOL生態,這就使得Instagram在除了成交閉環以外的其他種草的鏈條上都扮演了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即使流量一直在跌,Instagram在我們整個社媒的營銷漏斗中仍然是最重要,轉化效果最好的平臺。



      2.Instagram的社交屬性被低估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外國人其實是會在Instagram上跟朋友聊天和社交的。


      這也就意味著,直接在Instagram上開店賣貨是完全可行的。


      不管是通過私聊的方式轉移到私域完成成交,還是通過矩陣賬號配合郵件營銷完成自動化運營,都是放大Instagram社交商業價值的好方式。


      Instagram Message作為FB廣告平臺的一部分,有可能是一個不錯的流量洼地。



      3.Titkok轉化率低很合理


      至少從數據上來說,用戶上Tiktok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消費搞笑內容。


      對于有的品類來說,例如玩具潮玩什么的,Titkok上的搞笑內容天生就和產品契合,所以轉化率應該還不錯的。但是對于大部分品類來說,可能效果就不一定了。


      但是我仍然建議大家要做好Tiktok。


      因為Tiktok平臺流量紅利仍在,先去占個坑。


      等到平臺慢慢完善起來了,并且開始擴充用戶基數了,轉化率一定會上去的。



      4.Facebook并不會死


      因為信息繭房,可能你覺得身邊根本沒有人在用Facebook。


      但Facebook的盤子實在是太大了,多年經營的用戶也還在。


      要知道,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其實是會天天使用Facebook作為社交工具的,而這個人群的購買力其實是很強的。


      如果你的品類不是特定瞄準年輕人,Facebook這個平臺千萬不要放棄。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


      如果大家想學習更多跨境電商干貨,并且獲得每周半小時的免費咨詢機會,歡迎掃碼加入文末的出海社群。


      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往期回顧


      為什么我覺得歐美網紅"帶貨"是個偽概念?


      如何不花錢靠KOL引爆獨立站自然流量?


      獨立站網紅營銷終極大殺器,KOC+聯盟營銷!!






      Santiago, 一個在紐約的深圳人

      品牌出海|跨境電商|海外創業


      喜歡我的話,掃我二維碼,交個朋友。


      點贊(8)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