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 0 成本, 550+精準客戶。
這幾個字眼下去,是不是大家以為我是標題黨,忽悠你進來看?
但熟悉我和這個公眾號的朋友都知道本人的文章風格,就是不說大話和以真實案例分享經驗為主的內容。
今天依舊是這樣的。
廢話不多說,先說項目背景和成績復盤。
1,
該項目前期背景
我們做的是一個海外虛擬產品項目,獲客和訂單轉化都在網頁上完成,和大多數的電商項目一樣,我們的大部分客戶都是手機端瀏覽和成交的。
但是調研對手發現,客戶雖然習慣在網頁購買該產品,但是也有很多客戶使用?App 下單的,并且 App 也天然的適合資產沉淀和二次營銷,比如客戶積累、變現是訂閱+充值。
于是乎,大佬們很早就拍板說要做 App,剛好我也有 App 運營的經驗,這個背景,我在這篇文章就提到了:
雖然是產品運營,但是也不影響我了解 App 如何獲客。當然我們的當務之急是把 App 做出來,才有機會推廣啊。
還好我們先做了網頁版,而不是花時間去開發 App,我覺得這樣的決策非常正確。因為按照國內的流程,開發一款 App 然后去推廣太浪費時間,成本也過高。
因為光是安卓版本,就有華為,小米,vivo 等一大批應用商店適配,太麻煩。
所以我們是先驗證了需求并完成了小型MVP實驗,有了轉化,然后調研對手,才做了?App。
而不是一拍腦袋就直接做,當然這個決策是項目發起人定的,我還是十分佩服的。
?2,
該項目當前結果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個結果就是我標題說的,真的是 0 成本獲取的精準用戶。
這里的 0 成本不包括時間,只是說真金白銀的錢,當然我們現在也再走大家都走的推廣方式:買量。
對于海外市場來說,App 就是兩大渠道,iOS 和安卓,分別是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
相較于國內的開發成本和難度來說,非常低。我們只需要做好這兩個渠道的應用開發和推廣即可。
聰明的人看到這里也就懂了,我們這一批精準客戶就是通過上架以上的兩個應用商店獲得的。
安卓:
蘋果:
看到現在,可能懂的人嗤之以鼻,就這?
是的,就這。
因為上架應用商店,如果不是大成本開發和有錢推廣的應用,想要獲得免費推廣資源,就是做好這兩個渠道的免費的展示部分。
也就是同行熟知的ASO,即應用商店 SEO 優化。
就是這樣普普通通的、小的推廣方式,讓我們拿到了冷啟動的第一批用戶,但是這種古老、普通、被人看不起的技巧,實操起來也存在非常多的細節。
讓我們繼續說。
3,
項目復盤細節,我們是怎么做的?
在應用開發方面,我們直接移植了手機網頁版作為 App 的第一版,而我們的開發伙伴沒有做過 App,都是現學的。
但是我認為他現在不僅僅有開發能力,而且在營銷推廣方面也有很大的積累,因為
1,在功能方面,就做了分享,拉人。
2,在上架 App 的方面,也天天聽我們嘮叨 SEO,聽了我的建議,結合對手用 AI 在應用描述,標題和簡介描述中埋下了大量的精準關鍵詞。
3,我負責做 App 的預覽圖,當時我們就沒有設計師和平面,就自己手動了,我當時想用 canva 做。
但是發現沒有素材,于是我就想到了一些生成工具,用 google 搜索,果然有。(你看,這又是是一個需求,做的人少,)
于是用了app 預覽圖生成器完成了初始版本的圖片,而在圖片上(不影響主視覺的情況下)也加了大量的關鍵詞。
就這樣,我們向應用商店上架了應用。過了幾天,在開發者平臺和訂單來源中都發現了有 App 的訂單。
是的,就是這樣。
我們利用應用商店的資源,完成了產品的冷啟動。
其實 SEO 這個東西已經深深刻在了我的腦海中,昨天和希聲連麥直播我就提到了這個方法。
我說:只要有搜索框的地方,就可以做搜索引擎優化。
我舉了小紅書,Pinterest,YouTube 等案例,大家可以去看下直播回放。
視頻號搜索:李嘉圖的跨境手記,在頂部置頂區就可以看到。
普普通通的方法,靜下心去思考、去執行,你會發現推廣好簡單。
完。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