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要小伙伴給我微信,說使用不同工具查詢出來的關鍵詞搜索量不一致怎么處理。索性還是干脆寫篇文章,談談不同平臺的數據統計差異的問題。
直接看一個案例吧,我拿自己最新的一個站點外鏈數據來舉例(關鍵詞搜索量數據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從四月底開始做外鏈,陸陸續續做了有 14 條。
比如上圖是谷歌站長工具的數據,上面已經顯示了 12 條外鏈信息(引薦域名),跟我自己的數據基本接近,抓取的信息算是非常準確了。
再看 Ahrefs Webmaster Tool 的數據,從結果上看只抓取到了 4 條引薦域名信息。與我自己的實際數據,相差很大。
又比如上圖是 Ubersuggest 的數據,只顯示一條引薦域名信息。
從上面這些信息中可以看到,不同工具對于同一搜索結果,其數據展示還是有很大差異的。至于原因,無非就是不同平臺投入的爬蟲資源的差異了。
比如谷歌搜索引擎,其爬蟲資源肯定是最豐富的。他們的網絡爬蟲能不間斷的搜索全網數據信息,然后整理到自己的數據庫中,再在站長工具中展示出來。
而像 Ahrefs,Ubersuggest 這樣的第三方數據工具,其配置的網絡爬蟲資源肯定沒有谷歌搜索引擎豐富,那能抓到的數據自然就會少一點,便自然展示出較少結果。
所以對于關鍵詞的搜索量,也是同樣的道理。不同平臺因為資源配置的差異,肯定會存在數據差異的。且相較于外鏈數據的抓取,關鍵詞搜索量信息抓取還更復雜一點。
因為全網那么多關鍵詞,且每一天都有新增海量關鍵詞。如果使用爬蟲去一一監控,根本就不現實。所以現在普遍通行的方案,就是先對關鍵詞數據進行抽樣統計,然后再通過自家的數據模型進行關鍵詞搜索量預測。
搞明白這些,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這么辦了。
我的做法是,一切以谷歌站長工具里面的數據為準。比如關鍵詞出詞信息、外鏈信息,等等這些數據,直接去看谷歌站長工具。可以的話,可以將相應的數據報表下載下來,再去做可視化數據分析。
而對于關鍵詞的搜索量數據,我一般都是參考 Google Keywords Planner 的信息。但是這里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當關鍵詞的搜索量數據較小時,在 GKP 里面只顯示一個預估值(比如 100-1K)。
所以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建議安裝一個 Keywords Everywhere 插件,花一點點錢買個數據包。那下次你在搜索任何詞條時,都能在前端給你展示出非常具體的搜索量信息了。
對了,這里有一個點需要注意下。KE 插件在前端直接搜索過程中展示的數據,與 API 方式查詢出來的數據,有一定差異。可能是數據源不一樣,但是具體原因我還沒深究。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