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好久沒有寫谷歌了,聽說一個消息,就是谷歌計劃在下半年會把SKAN數據納入廣告優化系統中作為參考來源,幫助廣告主更好的做好數據歸因和iOS的優化。這對于iOS廣告優化來說也是一個利好消息,應該會有一部分廣告主會優先進行測試,我們優化師靜等更新就好,希望更新以后的回收能更好。 然后還有一個之前提過的SKOverlay技術的應用,也會更有利于用戶體驗和iOS數據的優化。舉個例子,就是A平臺上看視頻看到B產品的廣告轉跳下載的iOS用戶是不會歸因給GG的,但是通過這個技術A采用橫幅形式進行的B展示的廣告會在視頻播放的第十秒或者是Bumper Ads開始播放的時候就被歸給EVC(Engaged View Conversions),增加谷歌平臺在SKAN報告中的數據,會幫助我們更好的去衡量效果。 谷歌的一些更新確實是在幫助我們進一步提高數據衡量的準確性,不管是廣告技術的更新還是將SKAN CV納入輔助優化都會從一定程度上提高優化效率。
還沒有更新之前,仍然還是依賴谷歌廣告面板,SKAN報告,三方和內部BI這幾個地方對比來看。不過因為數據差異仍然存在,關于如何幫助我們在現階段盡可能全面的衡量谷歌的效果,也有幾個點分享給大家參考: 1. 增加打點 看回收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利用內購不同檔位的付費打點統計次數來估算金額。 比如說付費檔位是0.99,10.99,100.99,那么我們就在這三個檔位的分別打點,上報充值成功的次數而不回傳金額,根據不同點位的回傳次數來計算回收金額,三個檔位觸發的次數分別乘以對應檔位金額后進行加總,就是對應系列的回收金額。 不過這個也會受到回傳的影響,并不是絕對準確的,只能說多了一項參考依據。 2. 關注SDK技術更新 如果是從去年12月開始數據明顯減少的話,可以查看以下下面這個更新。 檢查是否enable 了 ad framework,請客戶端的技術,看一下ios的Info.plist文件里面,是否這段“<key>FIREBASE_ANALYTICS_COLLECTION_ENABLED</key> <true/> 參考文檔: https://firebase.google.com/docs/analytics/configure-data-collection?platform=ios&hl=zh-cn#disable_idfa_collection 這個不算是效果衡量上的,應該算是事件回傳上可能會踩坑影響到數據效果的點,發出來給有需求的小伙伴自查一下。 3. 考慮助攻貢獻 谷歌其實有很多版位是第三方的,目前谷歌沒有使用SKAN那一套,所以很多SKAN追不到,如果Display占比大且視頻渠道跑的比較多的,也可以考慮看看谷歌的助攻情況。 因為很多Admob廣告的數據是不會參與谷歌面板的iOS歸因的,所以在流量上會優先歸給自然或者其他視頻渠道,可以看看谷歌助攻報告的情況,如果這部分的占比較大,GG的SKAN數據和AF的谷歌安裝數據就會差距很大。 ?????????? 由于谷歌還有部分版位歸因不受SKAN支持且模型歸因部分也不會計入三方,目前三方非SKAN報告的安裝和谷歌平臺的差異仍然會比較大,谷歌面板的數據目前還是只會有iOS14以下、iOS14以上和Admob授權的以及基于CM歸因的數據,最開始提到的優化技術的更新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去實施,因此在效果優化上盡量以面板數據和SKAN報告轉化結合進行數據的調整,并在之后的技術更新中關注面板和SKAN的差異情況。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