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全域流量覆蓋,觸達“主動需求”用戶
2、強大的用戶行為追蹤與轉化優化
依托 Google Ads后臺,可精準追蹤用戶搜索詞、瀏覽路徑、轉化行為(如表單提交、購買),并通過智能算法動態優化投放策略(如自動出價、受眾匹配),持續降低獲客成本,提升轉化效率。
3、適配多階段營銷
目標無論是品牌認知(展示廣告、YouTube品牌廣告)、需求喚醒(搜索廣告)還是轉化成交(購物廣告、再營銷廣告),Google都能通過不同廣告形式適配,尤其適合中小品牌從“0到1”建立市場認知。

劣勢:
-
競爭激烈:熱門行業關鍵詞出價高,新手易陷入“高成本低轉化”困境。
-
對內容質量依賴高:搜索引擎優化(SEO)需長期投入優質內容,短期見效慢。
難以精準觸達“企業決策層”:用戶群體較泛,B端營銷中易觸達非關鍵角色。

1、精準鎖定 B 端決策鏈,觸達高價值人群
LinkedIn是全球最大職業社交平臺,核心優勢在于基于職業標簽的精準定位。可通過行業、職位(如 CEO、采購經理)、公司規模、技能等維度,直接觸達企業決策人、采購負責人等關鍵角色,尤其適合 B2B 出海企業(如SaaS、工業制造、跨境電商 B2B 等)定向獲客。
2、強化品牌專業形象,建立行業信任
LinkedIn用戶對“專業內容”接受度高,企業可通過發布行業洞察、案例研究、技術白皮書等內容,塑造“行業專家”形象,增強目標客戶的信任度,為后續轉化鋪墊。
3、高效拓展商業合作與渠道資源
除廣告投放外,LinkedIn可通過群組運營、人脈拓展、企業主頁互動等方式,直接對接海外經銷商、合作伙伴或行業KOL,適合品牌拓展海外渠道、建立商業網絡。

劣勢:
-
用戶場景偏“職業屬性”:用戶登錄目的多為職場社交、行業交流,對“強營銷內容”敏感度較高,需注重內容專業性,避免硬廣。
-
流量規模相對有限:用戶基數雖大,但以職場人群為主,覆蓋范圍不如Google廣泛,難以觸達大眾消費者或非職業場景用戶。
廣告成本較高:定向精準意味著競爭集中,尤其針對高管、決策層的廣告出價通常高于Google搜索廣告。
總結
-
Google的長板:全域流量觸達+主動需求捕捉+全鏈路轉化優化,適合品牌曝光、流量引流及覆蓋“有明確搜索行為”的潛在客戶,尤其適配B2C或需大規模獲客的B2B場景。
-
LinkedIn的長板:B端決策層精準定位+專業信任構建+商業資源拓展,適合定向觸達企業關鍵人、提升品牌專業形象,是B2B出海中“精準獲客+建立行業權威”的核心工具。
兩者整合可實現“流量廣度+精準深度”的互補,最大化出海營銷效果。

?壇主——為您提供最齊全、最完善的外貿整合營銷解決方案、Seo優化知識、Ads實操知識,Sns營銷知識,營銷方案推廣策略等;聯系我們,可為你免費提供網站Seo分析報告,Google大數據分析/賬戶分析,Linkedin領英營銷,YouTube視頻營銷等相關福利。
??聯系人:劉敏 Brenda
?15889767613 / 13530172199
?2060752945@qq.com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