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公司來說 ,不具備不計成本、不計回報去投廣告的條件,所以通常正確的投放流程是這樣的:
先測試 ->?看到好的回報 -> 找到成功的策略 ->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取得持續的成功 -> 擴量。
我在大多時候遵循著這套流程去做投放,并取得了不錯的結果。這是我過去一段時間在谷歌廣告上的回報:
在還沒有確定、或者是非常有信心當前的廣告設置可以拿到好的回報之前,我盡可能不做擴量的動作。
要注意,擴量不是單純指加錢。在谷歌廣告投放中,以下行為都算擴量:
提高出價
提高廣告系列的預算
轉智能出價
轉廣泛匹配
-
運行效果最大化廣告類型
意識到這些都屬于擴量操作非常重要。
拿PMax廣告類型來說。理論上搜索廣告的回報率比PMax高,但我們為什么選擇PMax?原因是通常PMax可以觸達到更多的潛在用戶,所以跑PMax其實就是去擴量。
但有時候我們會迷失在滿足一些表面的標準,就去做了擴量,結果擴量失敗。
比如說,我們常用轉化數來判斷是否可以從手動出價轉智能出價。我也被問了好幾次,多少次轉化可以去轉智能?谷歌的建議是這樣的:
To?evaluate?results?accurately,?we?recommend?measuring?performance?over?longer?time?periods?that?have?at?least?30?conversions,?such?as?a?month?or?longer?(50?conversions?for?Target?ROAS).
Google Ads Help
那是不是只要轉化數做到官方的建議后轉智能出價,就一定會取得好的回報?
下面用我上個月收到的一個問題來詳細展開說說:
和提問者進一步溝通后,我發現問題主要在于還不具備用轉化價值出價策略的條件。
首先,ta在改出價策略之前平均每個月的轉化次數是23。而谷歌官方建議對于“目標廣告支出回報率”出價策略 ,要求至少獲得50次轉化。不過23次轉化算不上非常不符合條件,只能算是條件不夠成熟。在實際的操作中,有時23次轉化也可行。
其次,tROAS設置為200%,看起來不算過高,甚至有點偏低。但是,之前實際跑出來的ROI大約為0.66,ROI過低,極不具備使用轉化價值出價策略,這是主要問題所在,ROI 0.66,這個回報不理想。
為什么要轉使用轉化價值出價策略?是為了擴大回報。
但當之前的回報都不理想時,進行擴大投放的操作極大概率會讓你繼續虧錢,虧更多的錢。因此建議:不要在還沒有看到好的回報的廣告上進行擴量操作。
以及記住且盡可能運用這套廣告擴量流程:先測試 ->?看到好的回報 -> 找到成功的策略 ->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取得持續的成功 -> 擴量。
小的擴量操作不必嚴格遵循每一步流程,可以適當放松一些要求。
想要持續一段很長時間取得成功往往是很難的,所以在實際的投放中,我有時候會根據經驗放松對第4步的要求,以加快擴量進度。
停更了一個多月后的第一篇復更,希望能給你帶來新的啟發。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