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被問到一個高頻問題:

      本篇就和大家說說我是怎么做的。

      一、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做法

      關于調整幅度,我聽過最多的建議是每次調整20%。

      但我做過很多次高于20%的調整,超過100%都做過,大部分取得了好的結果。

      我并不是想說20%是錯的。我一直覺得在谷歌廣告投放中沒有拿來即用的標準,因為適用于一個行業/廣告賬戶的做法,放到另一個行業/廣告賬戶可能就不起作用了。此外,算法在不斷變化和發展,即使同一個行業,最佳做法也會變。

      一切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多加測試。

      二、我的調整頻率:非必要不做調整,每次調整至少運行7天

      我沒有固定的調整頻率,尤其是那些已經跑得很好很穩的廣告,能不動就不會動。

      當出價和預算進行大幅度的改動,就很可能回到學習期,而學習期一般需要7天才穩定,這就是為什么建議每次調整至少運行7天才進行下一次改動。

      我一般是往上調還有很大的賺錢空間,或者不下調將會持續虧很多錢,才會去調整出價和預算。

      關于為什么盡量少動廣告,在今年的1月份也做過一期分享:?克制住,不要頻繁去動你的谷歌廣告,這里就不重述。

      三、我的調整幅度:沒有固定的百分比,而是綜合考慮現預算/出價+廣告效果+可承擔的風險

      關于調整幅度,我會綜合考慮我現在的廣告系列每日預算/出價、廣告效果和我能承受的預算損失大概是多少,而不是簡單地采用一個百分比。

      打個比方,假如我現在廣告系列日預算是$50,增加20%,日預算才$60。很明顯,這樣的調整無法給我帶來很大的增量。所以通常我會從$50調到$80, 或者是調到$100。

      我大多時候用的是tCPA出價,但當有小爆單的跡象,為了擴量,我會把出價策略從tCPA改成不設限制的ROAS,直接把預算提高好幾倍。

      這一切都建立在我對這樣做能夠擴量且依然能盈利是有信心的。即使不幸最后虧錢了,我還有其它運行良好的廣告系列能保證整個賬戶的投放是盈利的。

      問題來了,我的做法可能就不適合新人和新賬戶了。

      這個時候每次調20%的幅度就是一個很值得借鑒的做法。每次增20%是一個比較保險又不至于動作過小看不到效果的調整。

      總的來說,大幅度調整出價和預算是高風險的,分階段小規模擴量要安全得多。

      四、調完之后崩了怎么辦?

      每次調整不超過20%,崩的幾率低。

      但如前面舉例,每次20%的調整可能無法滿足我們想要達到的增量需求。很多有投放經驗的人調整幅度會大一些,尤其是在看到當前賬戶效果還不錯的時候,加得就更大膽了 ,出現崩的概率也會高。

      但要注意,有些看起來是崩的情況,實際只是因為學習期的不穩定

      我的做法是:如果廣告預算損失還在風險范圍內,至少觀察5天(從調整那天開始算起)再做調整。

      如果超了,又沒有信心繼續跑下去會變好,就立馬做調整。

      以上僅為個人的一點經驗分享,供參考。


      點贊(1)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