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我上個月在advance.ai舉辦的'出海大咖薈'的圓桌討論分享內容,之前的分享針對于MX市場,今天會抽掉MX的特性,只留下適用于所有市場的共性內容。這些內容有一大部分跟業內幾位風控大佬請教而來(保護大佬不提名字了),先在這里致謝一下。


      你們是不是有如下的經歷:

      • 進入了一個新市場,好不容易上了包,結果第一批放款動輒70%的壞賬

      • 老包的風險好不容易穩定一點了,上了個新包,又重新遭遇了一次50% 60%壞賬的噩夢?

      你不理解,自己的團隊明明在別的市場的很有經驗也做出了不錯的成績,為什么只是換了市場自己的經驗似乎就完全失效了,市場差異真的有這么大嗎?


      獲客+產品解決80%問題,風控解決10%,最后10%留給運營。

      小馬哥(風控專家)

      獲客是第一道(可能也是最重要的)風控。

      但是我們這個品類獲客的方法比較單一,90%的預算會花在流媒體的效果廣告上。所以我們進行獲客優化,基本上就等于廣告優化。

      而廣告優化,那些入場久的甲方已經有跑了很久的成熟風控,并且這個風控跟廣告平臺也打磨磨合很久了。當一個好客戶的廣告版位等待競價的時候,老甲方對他的判斷比你準,敢出的競價比你高,最后就是這個客戶的廣告位出現了他的廣告。而對于你,沒有有效的風控,廣告和風控也沒有打磨,你的廣告能競價贏的客戶廣告位,都是人家不要的差客戶,整體的客群質量肯定要差一截。

      你是不是發現雖然自己風險高,但是獲客便宜啊。這真的不是你的投放牛,只是廣告展示到了別人不要客群而已。

      如果大家都跑UAC1.0那么大家都能拿到average水平的流量。?

      如果有人跑UAC2.5,有人跑UAC1.0,那么UAC2.5的ROI一定比UAC1.0的好,UAC1.0的ROI一定慘不忍睹。?

      如果所有人都跑UAC2.5,那么跑的事件越靠后的ROI越好。?

      如果所有人都跑UAC2.5+靠后的事件,那么價格會越跑越高,量越跑越小。

      Emily鄭倩朵,公眾號:出海小黑板Lending行業廣告投放的事件設計與選擇

      就像上面的UAC邏輯,別人都在跑UAC2.5的靠后事件了,你還在跑UAC1.0。


      上面提到廣告投放需要風控模型的事件回傳來教育,但是60% 70%的壞賬你不敢放,不放就沒有樣本來做模型;不放 => 沒樣本,沒樣本 => 沒模型, 沒模型 => 壞賬高,壞賬高 => 不敢放,完美閉環了。

      即使你咬咬牙放了一批,但是這批壞客戶為主的樣本本身客群就是有偏的,也做不出太好用的模型。


      你說那老甲方也要上新包啊,他們上的新包跟我上的新包有什么區別

      還真有。第一,他們的新包可以套用老包的模型(需要收緊cutoff),可以大大縮短模型-廣告系統的磨合時間。第二,他們的黑名單庫比你大,DLB已經在老包上洗過一次了,新包可以攔截掉。第三,老包在賺錢,對新包的虧損容忍度比你高


      怎么辦?

      找一個靠譜的風控,包括不限于:1.) 從成熟甲方挖一個核心風控過來入職(必須要能帶著全套的策略和模型過來的);2.)?從成熟甲方找一個核心風控過來兼職(能給的東西同前);3.)?第三方風控(需要經過同行驗證,口碑好的)

      風控介入投放,在進行投放的時候設計好實驗方案,并且緊密監控不同廣告(事件)對應的客戶風險,并且把預算向風險好的廣告系列傾斜。投放部分的心得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Best Collection of MediaBuy》。


      最后的部分依舊是硬廣時間,作為非知名的第三方風控服務商,我們一直在PH進行風控的輸出。很多別的市場的客戶在問是否有合適的風控產品,因為我們自己精力&能力的原因,一直沒有做PH以外的市場。但是我們雖然不做,有別的成熟甲方有。我們目前在和幾家知名大甲方進行風控輸出的洽談,由他們出風控,我們進行代銷。第一批上線的市場以南美為主,詳細事宜等產品上線了再跟各位匯報。


      點贊(5)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