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拼多多海外版Temu自9月初上線以來,至今已一月有余,發展如何?


      文末驚喜福利
      拼夕夕跨境Temu平臺入駐直通車等你哦!

      有消息稱,Temu下載數據亮眼,一度登榜美國區域蘋果商店下載榜前52021年美國市場iOS系統占比約為57.5%,如果真能進前5,Temu用戶數量積累速度可見一斑。業績上并沒有切實數據公布,我們僅能看到熱銷榜一產品月賣2.7萬多單目前Temu像其他出海平臺一樣,正積極融入當地文化,圍繞“萬圣節”、“圣誕節”展開系列營銷活動。

      ?

      無論是對平臺還是對商家而言,任何入局都有風險,拼多多模式真的能在競爭激烈的北美市場割開口子嗎?現在的數據是資本的力量吹出的泡沫,還是真有掀起“平臺革命”的實力?




      成立第七年
      拼多多“拼出海外



      2015年,拼多多剛“呱呱墜地”,前輩京東、淘寶就已經或即將步入青年時期,這注定了拼多多想要突破行業壁壘必須要走出一條特殊崛起路,實現彎道超車。


      在電商領域,拼多多是極懂社交運營和營銷的,依靠“病毒式”裂變、洗腦式營銷、極低價格三板斧,迅速完成原始積累,2017年用戶就超1億。2020年開拓的“多多買菜”業務,是黃崢初入拼多多時的“老套路”,但也籠絡住了大批下沉用戶。
      ?

      拼多多的起家之路看似劍走偏鋒、角度刁鉆,但是任誰也不得不承認這種運營模式對人性的精準“拿捏”,2021年營收實現900多億新高度,確有奇效。


      7年積累近9億用戶,從上線到上市也只用了3,拼多多模式在國內如此成功,怪不得Temu有逐鹿北美紅海市場的雄心。而Temu在北美的運營策略,更像是含蓄版的拼多多,套路被隱藏但并沒有消失。


      在流量獲取上,Temu延續了拼多多裂變模式,由明晃晃的“砍一刀”轉為悄悄進行的返現活動。在美國Reddit論壇中,就有大量以“Join Temu and Earn $5 instantly”為主題的帖子。用戶通過郵箱接收邀請碼,注冊后即可獲得現金紅利。
      ?
      美國Reddit論壇

      同樣,Temu也選擇了以“令人發指”的超低價來打開市場。我們在Temu首頁上,很少能找到超過10美元的商品,大多數集中在0-3.99美元。為了攬客,用戶注冊Temu即可獲得3大優惠:包郵、前3單打七折、90天免費退。截至成文時期,Temu正式開始售賣一個月,銷量前三名分別是拖鞋、迷你收納盒、耳機倉,銷量均超兩萬件,單品均價不超4美元。

      ?


      低價又包郵,多數消費者甚至對Temu真實性存疑,真“薅到羊毛”后才在評論區寫下激動的留言。低價確實是撬動市場的有效策略,卻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后期價格的上漲必然會帶來用戶的流失與獲客難度的增加。另一方面,拼多多在北美無疑將受到更多限制,很多裂變玩法并不被允許。北美用戶也被亞馬遜培養出了特有消費習慣,能否接受Temu這種打性價比的模式,也將存疑。

      ?

      平臺介紹中讓用戶抓住紅利期

      如果僅靠前期積累的成功玩法就去開拓北美市場,總歸會略顯單薄。不過對于拼多多來說,還有兩個利好消息——原來的美版拼多多Wish財務連續低迷,市場出現空白,大批流量待收割;經濟下行,經濟實惠才是硬道理,看我國近期拼多多人氣的逆轉就可知。




      這次

      可能是賣家“被砍一刀”





      商品遠赴海外,倉儲、物流、人工都需要成本,Temu如何把價格壓得如此低?還有得賺嗎?誰將為拼多多的低價策略買單?

      想要梳理順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搞明白一個道理,互聯網公司運營前期都是在燒錢。拼多多何以能在剛成立時走補貼路線,還能大范圍打廣告?這背后是資本在“燃燒”,拼多多起量之路上站著高榕、紅杉、騰訊等一眾投資界大佬。

      ?

      2021年中國電商行業拼多多商業模式與業務布局分析報告》

      有經驗又有錢,Temu的出海之路自然走的更加“張揚”,早在組建團隊階段就有高價挖人的小道消息。今年8月,Temu即將上線時拼多多也提前放出風聲,試探市場態度。

      ?
      百度股市通

      不知是否是投資者看好出海動作,8月中下旬拼多多股價一改頹勢,二季度36%的營收增長又給予投資者強心劑,股價于9月初達到小高峰。也難怪拼多多想要以低價迅速起量,有數據、價值,才能吸引更多資本。

      能走超低價路線的第二點,源于入駐商家付出的代價和成本。


      想要入駐的商家需提供報價,有商家反映稱報價甚至要比批發價還低!Temu會根據報價、樣品等信息進行選品,最終確定后,平臺再核算成本定價。如果通過篩選,商家就可以生產產品備貨了。賣家無需負責貨物倉儲,直接發送到Temu廣州倉即可,后續的具體管理、物流將由Temu負責。售賣后,Temu再與商家結算并制定下一步動作。這種模式,賣家就像是Temu的供貨商,真正的平臺定價權在Temu手上。便利的是后續的運營、倉儲、物流、售后,可以交給平臺負責,商家的任務僅是保證貨物數量、質量。


      感覺到了嗎?Temu其實走的是類Shein模式,不同的是,一個是品牌的自有商城,一個是電商平臺。需警惕的是,Shein的成功也有時機的重要性,當年營銷費用遠低于現在,獲客成本也沒那么高,Shein得以迅速憑時尚、低價、高頻次上新策略占領北美年輕人市場。而且當時的Shein并沒有拼多多體量大,所謂樹大招風,拼多多的背景必將引來更多關注與非議。


      整體來說,這次拼多多手段強硬,勢必要快速搶占流量、立住根基。不過這背后的代價是商家咬牙壓價讓利,以超低價格供貨。
      ?
      Temu平臺拖鞋價格
      ?
      Amazon平臺拖鞋價格

      當然,新手期總歸會有福利,拼多多為了吸引跨境商家入駐,也推出了“2022多多出海扶持計劃”,為出海企業提供一體化出海解決方案、專場培訓、全方位基礎設施,出海制造企業還可以0保證金、0傭金入駐。


      雖然是風口,卻也有不少的門檻與挑戰,就目前來看,這種模式并不適合所有跨境商家,更適合有經驗、有自己生產線的廠家。




      三巨頭均已出海

      未來待續





      時至今日,我國電商三巨頭均已走出國門,開拓新版圖。


      阿里出海業務入場早、品類全,既有對標國內1688的阿里巴巴國際站,又有海外版淘寶速賣通,還有區域性平臺LazadaTrendyol、Daraz20224-6月,阿里國內收入同比下降1%,國際收入同比增長2%,成績并不亮眼,增速放緩或是阿里未來一段時間常態。


      京東在國內主打商品價值、物流服務,國際業務版塊搖擺多年,終于將落腳點定在了B2B業務上。京東全球貿今年6月份才開放,主攻東南亞、美國區域。這次,京東選擇在供應鏈、一站式服務上發力,商家僅需將商品發至京東的國內倉,京東將完成剩下的所有環節。
      ?

      主打廉價、性價比,怎么看都更適合出海東南亞,但是拼多多偏偏選擇了北美。多家平臺曾在這里鎩羽而歸,再加上當地還有電商巨頭亞馬遜,也難怪質疑聲不斷。

      但是這樣的選擇并非無跡可尋。黃崢團隊早年在美做過跨境生意,一度沖到國內垂直類目第一,不缺出海經驗。對于在美上市的拼多多來說,選擇美國市場除了戰略考量外,或許也有種天然的“歸屬感”。


      換個角度講,拼多多似乎最不怕這種質疑與挑戰,最愛的就是在紅海市場里挖掘大廠未涉足的“盲點”,比如深耕下沉市場、將銷售與娛樂和社交相結合。其初次面市就籠罩在兩大巨頭的“陰影”下,市場的嘲諷、看衰也經歷了許多,以不怕爭議的、流量為王的姿態迎來如今國民的真香時刻。


      此外,也有消息稱,Temu已悄悄上線非洲,布局這片待開發電商市場。但現今不確定因素增多,具體實力如何還有待市場檢驗。


      互動問題:

      1、有消息稱,非商品問題退貨將由平臺兜底,商品問題將處以五倍罰款,這會令走中低端路線的賣家望而卻步嗎?

      2、海外拼多多的模式并不新鮮,贏利點究竟在哪里?


      想做拼夕夕跨境?

      卻為聯系不到招商經理而苦惱的小伙伴看過來
      大數跨境?為您獻上超值福利
      僅需動動小手關注公眾號
      回復關鍵詞“
      拼夕夕
      進群即可領取各個招商經理電話哦
      還在等什么?快上車!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及數據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轉載合作請在公眾號后臺發送關鍵詞“轉載”獲取聯系方式


      作者精選


      >>>“一個代言引發的危機”:深陷裁員風波,shopee迎來人生轉折
      >>>亞馬遜三小時拿下8000萬美國家庭,體育營銷熱得發燙
      >>>歐洲買爆中國電熱毯,能源危機下跨境或迎新商機


      點贊(1)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