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C姐。
87年二寶媽,跨境電商職場轉型新個體創業者,感恩遇見一起成長~
C姐最近忙著做很多跨境電商出海的老板線下線上咨詢,
這里面大部分老板目前的主營陣地還是亞馬遜
比如亞馬遜一年一個億,三四個億之類體量的
有些還是自己那個類目的站內BS1
你可能會問:為什么做到這么大體量而且站內都BS1了還要來找你C姐做咨詢啊?
來看看,這些亞馬遜億級老板的心聲,以及他們為什么居安思危,搞到這么大的GMV還依然焦慮?
首先,GMV大,BS1,不代表利潤高,據悉,站內BS3或者排名更靠后的某些竟對,雖然GMV沒有那么高,排名也沒有到老大的位置,但是同類同款產品售價可以高出很多,依然有人買單,也就是,對方看起來銷售額沒你那么大,利潤卻遠遠大于你的
這就出現了一個情況:老板們會想,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做了啥我們沒有做的事情?
所以找我來咨詢主要核心就是對竟對一頓拆解,然后針對你品牌目前的情況如何開始低成本入局搭建找到思路方向。至于站內你們比我更熟悉早就分析過了,沒有發現對方有啥特殊的玩法,那么就真的是只剩站外你要發力了。
拆解完后,發現利潤不錯的竟對站外官媒網紅媒體等各種內容流量渠道居然有些都做了五年了!
有的雖然是只做2年,但是創始人特別有魄力,會自己站出來做品牌的IP,長期口播,找到并抓住產品最有社媒流量傳播屬性的那個點,反復懟,反復講!
舉個例子,下面這個亞馬遜老板,她就提到說她這個類目,有一個美國的新品牌,產品跟他們都是同一個供應商,正常別人售價就9.9刀,他可以賣到29.99刀
你看這溢價,這底氣,
你氣不氣?你羨慕不羨慕?
你站內漲價1美金就賣不動了,人家直接比你貴20美金還賣的嘩啦啦呼呼聲的,雖然不是頭部也在前面了
當然,品牌創始人能這樣站出來做海外社媒短視頻口播的,在我們國內品牌出海的老板圈里面,能做到這樣的微乎其微~這是事實現狀
但是這不妨礙大家去思考:人家為什么要拼了命的去打造官媒的內容,拼了命的找各種網紅在給他的品牌輸出內容?
你想想為什么?
那你如果做不了創始人品牌官媒口播代言的事情,你就不做這一塊了嗎?今年不做明年不做,反正你不做你竟對會做,一年年眨眼就過去,站內廣告費越來越高低價卷得飛起,最后逐步被淘汰(因為忙了一年算賬的時候發現利潤兩元錢都沒?)
高難度的你做不了,你可以尋求其他方式開始干(具體怎么干你可以約C姐做一次付費咨詢幫你梳理給你方向)
總之,你不能坐以待斃,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么多用戶的注意力,這么多流量都跑到你的竟對那邊去
最主要是,有了內容尤其是有信任度的內容,就會有粉絲粘度和互動,也可以積累私域
這些,最終會成為你的品牌強有力的壁壘和漲價的底氣
誠然,做品牌遠不止這么一點點事情,是一個全局的事情,但是你品牌海外官媒的內容是必須要做的,網紅你是必須要沉淀的,這是品牌0~1階段必經之路,雖然難,但是要做(不過C姐不建議走來就亂花錢,想少花錢就有少花錢的玩法)
你省略不了這步的,不過大部分中國跨境電商的老板心急且不太懂這個邏輯:內容來傳遞品牌價值,可這是需要持續積累的(可往往有些老板越心急越想走捷徑就越多走彎路越多花冤枉錢)
開始這一切之前,要梳理你整個品牌背后的價值觀,以及你希望你的目標用戶你的消費者怎么看待你這個品牌
這就好比: C姐這個個人品牌,我希望用戶讀者怎么看我? 我希望是真實的,真誠的,專注的,長期主義的
那我就要這樣去表達自己,去產出內容,一樣的道理
那些等不了的,也沒耐心的,發一個作品就求銷售轉化,找一個網紅就問ROI的亞馬遜老板,就干不了這事,也就沒有辦法從這里面收獲對應的溢價,美譽度回報~
那就建議,好好賣賣貨就行了,別折騰~~
就像霞光社說的:
我們并不是抵制“低價”,相反作為一種商業競爭策略,“降價打折”可能永遠不會消失。但企業出海想獲得長期發展,必須在品牌上下功夫。
為什么品牌至關重要?
因為品牌是培養客戶忠誠度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售價獲得更高利潤的方式之一,更是面對琳瑯滿目的同類產品時,企業脫穎而出的必殺技。
品牌才是商品最終的護城河!!
C姐擅長低成本賦能品牌開啟海外內容流量體系,歡迎來找我做付費咨詢

關注C姐不迷路: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