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拼多多Temu這半年有多猛? 至少上個月,Temu美國市場的GMV應該超過了跨境電商巨頭Shein了。 要我說,Temu這種瘋狂燒錢加高補貼,通過雙邊平臺模式把自身的商業效率提高到極致是典型的互聯網野蠻打法。 對于國內互聯網歷史熟悉的朋友肯定知道,當年國內的拼多多就是這么起來的。 就連當年淘寶也玩過免傭金,京東也打過價格戰。 這還只是見得了光的打法,背地里玩的那些騷操作就懂的都懂了。 都是老互聯網人了,當誰看不懂呢? 但是我為什么覺得海外拼多多最終一定會死在這套互聯網打法上呢? 至少在美國市場會死。 道理很簡單,我先不討論這個商業模式是否持久,Temu先圈用戶未來再漲價和賣廣告的這套邏輯是否成立。 就單單說拼多多所在的跨境電商行業,你就不能只算經濟賬。 跨境電商,說白了還是零售業。是零售業就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影響極為重要。 像Temu的這種玩法,不僅會影響很多我們國內的亞馬遜賣家,很多本土品牌和賣家也一定是怨聲載道。 一門生意,要想出海成功,一定要建立自己的良性商業生態。 我為什么仍然看好美國Tiktok呢?因為它已經在本土建立起了本土的創作者生態圈。 用大白話說,Tiktok已經形成了在美國的民間利益集團。 那你要去搞死Tiktok,那么多靠著Tiktok吃飯的美國網紅不得找你拼命? 相反,Temu的這套模式是除了平臺自己賺錢,整個價值鏈條上的玩家沒一個是開心的。 把該得罪的不該得罪的都得罪了,下面你猜漂亮國政府會不會登場。 我正愁沒人給我遞刀子呢。 反傾銷先安排上,偷竊知識產權再來一套。 封殺完你的高端制造業(芯片),再把你的低端外貿給搞死,真的是雙喜臨門。 當圍堵你成為了國家戰略,不管是社交媒體還是電商平臺,都不重要。 沒有你,很重要。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往期回顧 Santiago, 一個在紐約的深圳人 跨境電商獨立站1V1咨詢 海外推廣代運營 喜歡我的話,掃我二維碼,交個朋友。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