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任何大品類/泛品類在某一當下時間里,都會有已經沉淀出來的頭部品牌植入了消費者心智。
例如:假發品類中的頭部Luvmehair, 美瞳品類中的TTDEYE,女裝品類的SHEIN等。
如何在頭部占據的品類中殺出重圍,找到自己的歸屬地?
本文將以美國新運動服飾品牌Outdoor Voices(簡稱OV)作為差異化案例,解析該品牌是如何從“人,貨,場”三個維度在Lululemon稱霸的運動服飾中脫穎而出的。
案例中的品牌背景簡介:
Outdoor Voices 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的美國服裝公司,由 Tyler Haney 于 2013 年在紐約市創立。它現在的總部位于奧斯汀,在全美主要城市擁有12 家門店和一個在線獨立站。
創始人 Tyler Haney 將品牌的目標人群定位為—— 休閑運動愛好者,
對于NIKE,Lululemon等頭部品牌在運動服飾市場長期主導的“更快、更高、更強”的廣告詞,Tyler認為與耐克的 10K runs 相比,Outdoor Voices 倡導和關注的是那些進行半小時的遛狗、慢跑和攀巖的休閑人群。
這是一種生活方式概念,也是該品牌最早的種子用戶來源。
“運動不應該只靠結果來導向,它也是種社交和娛樂身心的方式。”?
lululemon成立于1998年,九年時間便成功上市,如今在納斯達克擁有超400億美金市值。這個從不做廣告,也很少請明星代言的運動品牌,從一個瑜伽品牌的小眾市場龍頭逐漸變成大眾市場壟斷者。
一. "人"
目標人群畫相:
Lululemon:“新中產階級”,其具體的消費者畫像為:一個年齡約35歲的女高管,年收入約10萬美元的單身女性,愛好時尚和運動,每天回家愿意穿上lululemon的衣服去瑜伽館或者健身房運動一個半小時。
Outdoor Voices: 日常休閑運動愛好者:忙碌的媽媽、活躍的學生和戶外愛好者......他們喜歡戶外登山、在國家公園徒步旅行和在停車場玩滑板,他們擁有一張素顏但更光彩照人的臉。
在Lululemon專注于高收入人群的情況下,OV收割了一大批18~24歲的大學生群體。這些年輕的學生們可以花相對更少的錢,買到跟Lulu一樣時尚舒適且同樣是科技面料的休閑運動服飾。
另外,雖然OV和Lulu創立之初都分別聚焦于自己的目標客戶,但其實兩個品牌的用戶很多是重疊的。
如上圖,從OV的Reddit社群板塊可以看到很多同時購買Lulu和OV的人。
對于重疊用戶來說,Lulu作為“瑜伽界的愛馬仕”,可以更加滿足他們在社交場合的“裝X”需求,而OV的運動服飾則滿足他們日常休閑運動需求。
OV創立之初聚焦于被大多數運動服品牌所忽視的社交/休閑活動人群,創造出讓消費者以“自己舒服的方式”跟品牌進行互動,而無需提升到相對“專業”,或者一定強度的運動程度。
二.? "貨"
從上面的信息對比圖可以看到,在產品端,雖然Lululemon更加品類齊全,選擇項豐富,功能屬性強大,但OV品牌也有專屬的科技面料以及主流運動服飾。
產品定價上,OV在并不遜色的運動面料科技的加持下,售價比Lulu便宜10%~30%。
產品的設計方面,OV 摒棄了各種霓虹色彩,或是亮閃閃的人造纖維,采用以黑白、淺灰、深藍為主的高級簡約配色。
三.? "場"
Outdoor Voices在社交媒體上下了重功夫,大力發展社群文化。
從OV的Instagram可以看到,品牌植入的場景以公園,山林,街道,海灘等戶外場所為主。
OV的社交媒體運用UGC,打造#DoingThings話題標簽,呈現給受眾輕松有趣的輕運動氛圍。這些消費者和KOL的帖子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生動活潑的面容,精彩好玩的生活調調,以及同樣不輸于Lulu的高級穿搭設計。
以上這個KOL視頻里,雖然博主在寒冷的冬天手持自拍桿穿著OV套裝去跑步的廣告味稍顯濃厚,但整體呈現的這套衣服從顏色,到側腿的小口袋(方便裝手機或鑰匙)的貼心設計都讓人心動。
可以看到海外的品牌在社媒上,包容性更強,他們允許各種評論,允許用戶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聲音。
拿著自拍桿戶外小跑一下,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很多年輕女孩子追求時尚美好生活,偶爾鍛煉運動的時候也想自拍,也想發到社交媒體做分享。OV抓住這部分可能不是經常運動的消費者,鼓勵他們隨時隨刻想動就動。其實這條視頻很巧妙地體現了品牌的價值理念。
該視頻帖子有30多條評論,而其他常規“美好”的帖子平均評論數量是4~10條。
社交媒體,Instagram的機制,就是帖子的互動率,互動越好,曝光越高。
所以如何制造話題性,我們也可以從海外本土品牌中去學習。
再看Lululemon的社媒場景營造:
雖然Lululemon的INS里也出現了休閑生活化場景,但重點還是相對專業的運動健身室,瑜伽館,網球場以及活動賽事現場等。
小結
OV在產品質量和功能上不遜色于Lululemon的前提下,很巧妙地聚焦在那一撮專業運動品牌忽略掉的消費者群體。
把整個品牌調性提升到Lifestyle的層面,不斷強化場景的運用,并且能夠通過社群營銷制造話題,讓用戶自動把OV跟Lululemon相提并論起來。
透過Outdoor Voices的品牌打造路徑,DTC品牌要在泛品類有頭部占據的情況下突出重圍:
1. 首先復盤自己的產品,是否從質量,做工,設計或者科技上有一定的獨家門檻
2. 營銷滲透上,是否可以從目標人群,場景應用等方面去聚焦頭部忽略掉的部分
當然在渠道滲透上,跨境人都很清楚包括付費廣告投放,紅人營銷,郵件營銷等。
渠道滲透上的操盤手們從技術層面把品牌快速拉出圈,是當下及以后相對困難的事情了。所以本文在OV的推廣方式上沒有做詳細闡述。
對DTC品牌差異化案例分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
長按二維碼關注
把常識做到極致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