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品效合一,到直播賣貨,再到疫情下的預算削減,一切都在告訴營銷人,做項目要有轉化,要賣貨。

      最近一兩年的諸多項目,大多都是效果導向,以前每年都會有很多品牌導向的品牌升級項目,今年幾乎沒有。

      而我溝通的多位市場總監(jiān)則私下說實話:大家當然知道做品牌的價值,但現(xiàn)在大環(huán)境不好,而營銷圈的輿論又是效果導向,做品牌項目吃力不討好,也不好向上匯報。做效果導向的項目,比較容易出成績。

      這是矯枉過正的逃避,以簡單的戰(zhàn)術勝利,逃避困難的戰(zhàn)略目標。

      我們仍需要品牌廣告,并且要在社交生態(tài)中,在直播賣貨與效果導向中,重新思考品牌廣告的策略,對品牌廣告進行升級。

      關于如何升級迭代品牌廣告,談談我的思考。

      以下、Enjoy:

      觀念:重新思考品牌廣告

      我們重新談論品牌廣告時,并不是在談論傳統(tǒng)廣告或者TVC。

      很多問題需要被重新解構與思考,比如:

      品牌廣告的價值是曝光嗎?品牌廣告被看見,然后呢?品牌廣告是效果廣告的對立面嗎?品牌廣告的KPI如何設置,ROI又該怎么算?

      品牌廣告從傳統(tǒng)渠道轉變到社交渠道,不能再以投放邏輯做品牌,而是變成傳播邏輯。

      站在消費者視角,將人們完整理解品牌的過程分成兩步:一是看見與知道品牌是誰;二是購買使用獲得產品體驗。兩者缺一,對品牌的理解是不完整的。

      先形成品牌認知再消費的消費者,將會沉淀為品牌資產人群。而沒有形成品牌認知的買貨人,很難與品牌建立長期關系。

      在傳統(tǒng)時代這兩者是矛盾的,在電視上看到廣告,得到商場里購物,中間隔了非常多的信息與距離,在電視上看見廣告難以形成較深的認知。

      但在社交生態(tài)中,品牌與效果并不矛盾,品牌廣告曝光度也可以更密集,同一個品牌的廣告,可以用不同的內容形式,在不同位置,以不同的視角,講給同一個人聽。

      以前我講過一個詞叫“認知穹頂”,在用戶的認知范圍內,多維度的密集覆蓋,形成更深刻的認知。

      這種“認知穹頂”式的品牌廣告,已經比傳統(tǒng)品牌廣告升級了一個維度,但這之后,還可以直接跳轉到電商頁面進行下單。

      這種品效銜接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是傳播平臺與商業(yè)平臺不互通,用戶需要切換APP,加一個搜索動作。而另一種則是直接跳轉,比如抖音這種平臺,將內容傳播流量與商業(yè)成交流量融合在一起。

      而用戶進入下單頁面,也是對產品深度了解的開始。

      廣告是入口,信息被概括與提煉,而電商詳情頁則是產品說明書,對產品各類參數(shù)與賣點進行詳細解說。最后即便沒有買,也會對產品形成深度認知。但如果最終購買了產品,并獲得良好的消費體驗與使用感受,那么品牌獲得了一位優(yōu)質的消費者。

      所以,品牌廣告的邏輯已經從單純曝光,升級為更復合多維度覆蓋的傳播邏輯,同時具備轉化能力。這是社交時代的品牌整合營銷。

      既然在做品牌廣告的同時,也有機會獲得轉化,長期投入,還會產生品牌帶來的復利價值。那為什么只盯著賣貨,而不看全局?

      重塑價值,品牌廣告升級版

      接下來進入社交生態(tài),談談品牌廣告2.0版本的策略與方法

      看到一組巨量引擎發(fā)布的視頻,從品牌投放品牌廣告的痛點出發(fā),以MG的形式描述了巨量引擎品牌廣告的特點,很有意思。同時發(fā)布一份相關報告:《重塑價值——巨量引擎品牌廣告進階攻略》。

      這里面重新梳理了巨量引擎對品牌廣告的思考,同時基于巨量引擎生態(tài),提煉總結出更體系化,產品化的品牌廣告解決方案,并且能夠科學度量品牌廣告KPI。

      在我看來,這件事的價值是兩個層面:一是營銷觀念的轉變,品牌主在巨量引擎的諸多項目中,過于看重賣貨與效果,短期效果當然重要,但品牌才是長期目標。

      巨量引擎的此次報告,是對營銷觀念的糾偏,將品牌廣告的價值重新放上牌桌,再造新共識。

      二是實際執(zhí)行價值,怎樣做品牌廣告,拍片加投放,還是有更高效率的模式?巨量引擎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以體系化與產品化的思慮,讓品牌廣告的目標不僅僅是曝光,找到更多對的人、以正確的方式影響人,最終產生消費行動力。

      基于報告本身,從內容化、完整路徑、科學度量三個層面,談談我的思考。

      品牌廣告內容化

      首先談內容化,傳播邏輯下的多元復合投放,編織一張完整的認知穹頂。

      在傳統(tǒng)時代的品牌廣告是孤立的,單獨投放,獲得曝光,與內容完全割裂。而現(xiàn)在的很多社交平臺的投放,仍然是拍片加投放,仍然是傳統(tǒng)硬廣。這就是在移動互聯(lián)網社交時代,仍然以傳統(tǒng)電視的投放思路。

      巨量引擎提出的品牌廣告體系中,是站在品牌全局視角,將廣告分成展示場景、內容場景、電商場景三大類。

      展示場景主要是大曝光,讓品牌核心信息被看見,通過開屏、通投、品專等不同位置上的展示;內容場景則更融合,不同的內容或商業(yè)IP的聯(lián)合,不同層級的達人輸出,以及挑戰(zhàn)賽、全民任務等產品的互動,讓品牌融入環(huán)境。電商場景帶來直接轉化,承接品牌廣告帶來的心智與種草。

      在傳播邏輯下,以內容化的投放,融入內容生態(tài),影響與轉化目標消費者。

      打通效果路徑

      品牌廣告被看見,然后呢?

      品牌是觀念與共識,大家都覺得這個品牌好,那么這個品牌就是好的。通過品牌廣告可以告知一種觀念,但最終要通過使用感受來驗證觀念,才能形成牢固的共識。

      巨量引擎新品牌廣告體系中,同時打通了電商場景。直播賣貨從熱點事件,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興趣電商,非常難得的是這個電商渠道仍在內容生態(tài)中,與內容生態(tài)融合在一起,這使得品牌傳播與電商消費融為一體,這讓品牌與效果的鏈路被打通,成為更整合的化的營銷。

      從品牌廣告到效果支撐,消費者從看見與認知,到消費與體驗,讓消費者對品牌形成立體完整的認知。

      我講過一個問題叫“如何精細化操盤大流量”,以上這整套品牌廣告策略,以前需要做特別復雜與精細的傳播策略布局與推導。

      現(xiàn)在巨量引擎通過數(shù)據(jù)與科學的方式,將這個策略進行產品化,大概意思是,你只要選好產品,梳理好核心信息,讓系統(tǒng)來挖掘新的洞察、找到對的人群、匹配對的場景,從而高效實現(xiàn)營銷目標,并沉淀成新的品牌資產。

      科學度量營銷結果

      再來談談品牌項目最避之不及的KPI問題。

      傳統(tǒng)品牌廣告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如何衡量效果,現(xiàn)在通常談曝光量,動輒幾個億甚至幾十億,我看著都虛。

      在新體系下的品牌廣告,以更多元與綜合的指標,來檢測與優(yōu)化品牌廣告的價值。

      巨量引擎新品牌廣告體系下,提出從單一指標升級為綜合價值的科學度量,從縱向指標來看,包括認知、種草、行動三個不同深度的階段。

      “認知”的指標包含不同內容的曝光度,內容的完播率等,粉絲的互動數(shù)量與質量等;“種草”則更深化一層,內容點擊,電商詳情頁跳轉,頁面停留,品牌關鍵詞搜索等用戶的主動行為;“行動”就是最直接的消費與下單,產生直接的GMV。

      同時還可以從短期與長期的維度來看,一次品牌廣告項目,短期可以獲得以上三種不同階段的消費者與衡量指標。

      從長期來看,沉淀下來的消費者持續(xù)溝通,同時品牌內容與消費口碑成為品牌在互聯(lián)網的“記憶”,成為塑造品牌的關鍵內容資產。

      從市場總監(jiān)的視角,可以兼顧短期效果,更能塑造長期品牌,還有更科學的度量方法,這將更高效說服決策者或創(chuàng)始人,從短期轉化的焦慮中解脫出來。

      總結:品牌護城河

      在品牌廣告逐漸勢弱的當下,我們需要進行糾偏,再次重視品牌廣告,并在社交生態(tài)下,重新思考品牌廣告的升級版。

      做品牌的價值一直沒有變,不管任何時代,品牌都是最牢固的護城河與流量池,品牌也是跨越平臺與經濟周期的核心要素。

      只是,在不同時代與不同環(huán)境下,要以新方式做品牌。

      最后總結,從三個層面談談品牌廣告升級版:一是傳播思維內容化;二是消費路徑完整化;三是科學度量KPI。

      首先是傳播思維,這讓廣告不再孤立于環(huán)境。

      傳播思維是指,將一個品牌不同角度的信息,以多元化內容融入在社交生態(tài)中,讓同一個用戶在不同場景與內容中,看到不同的品牌信息,形成多點、重復觸達,以形成更完整立體的品牌認知。

      我寫過一篇文章叫“重新分配廣告費”,講的是策略人如何手動規(guī)劃這一策略,現(xiàn)在的做法則是,基于數(shù)據(jù)與人群的分析,以更智能的方式實現(xiàn)這一精細化投放策略。

      然后是效果支撐,對品牌最直接的認知,是體驗產品。

      品牌廣告要打破一個固有印象是不能賣貨,現(xiàn)在的傳播環(huán)境下,品牌廣告可以關聯(lián)到電商場景,以品牌塑造為目的的賣貨支撐。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是,不管人們看了多少廣告,聽過多少人對品牌的夸贊,都不如自己體驗使用后獲得的感受。

      一個消費者從一開始的看見品牌開始,直至最終拿到產品獲得體驗,才完整走完了整個品牌旅程,對品牌形成完整認知。

      最后是科學度量KPI,我稱之為如何更高效說服決策者。

      這些年品牌廣告的勢弱,原因是效果廣告與直播賣貨的崛起,這類項目更容易拿到預算,且對于市場總監(jiān)更容易出成績。

      現(xiàn)在我們談的品牌廣告2.0版,曝光不再是唯一指標,ROI也不再是綁架品牌廣告的終極指標,而是要談更科學更復合的綜合指標。

      從傳播層面短期可獲得認知、種草、行動三個層級的指標數(shù)據(jù),而行動就是直接效果或賣貨。

      做品牌更重要的是長期價值,塑造完整的品牌共識,沉淀下來的內容與用戶資產,都將持續(xù)成為品牌增長的驅動力。

      所以,品牌建設依然要做品牌廣告,創(chuàng)造穩(wěn)定可持續(xù)的品牌增長。

      以上。


      點贊(21)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lián)系站長

      發(fā)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