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國家關稅上調 10%:2025 年 4 月 5 日起生效,具體名單尚未公布。
中國商品關稅升至 54%:原有 34% 關稅基礎上再加 20%,2025 年 4 月 9 日起生效。
小額免稅取消:2025 年 5 月 2 日起,中國及中國香港商品,無論金額大小均需繳稅。
汽車及電子產品加稅:2025 年 4 月 3 日起,汽車、零部件、筆記本、臺式機等統一 25% 關稅。

跨境圈震蕩,賣家炸鍋,亞馬遜 FBA 賣家利潤空間被瘋狂擠壓。這波政策將如何影響跨境電商?賣家又該如何破局?
關稅飆升,如何重新制定定價策略?
34% 關稅(累計 54%)意味著,中國供應鏈賣家的成本大幅上升。舉個例子:
原本 10 美元的商品,稅前售價 20 美元,利潤率 50%。
關稅一加,利潤率直降至 25%。
亞馬遜 FBA 賣家還需支付更高的頭程關稅,獨立站賣家直郵則要承擔 20 元/票的報關費和 30% 預收關稅保證金。
如何應對?
適度漲價:10%-15% 提價,但需保持市場競爭力。
優化供應鏈:尋找東南亞、墨西哥等低關稅產地。
聚焦高附加值產品:低價白牌生存難,高端產品才有溢價空間。
物流挑戰升級,如何優化海外倉布局?
800 美元以下的小額豁免取消后,直郵模式的清關時間由 3-5 天延長至 8-9 天,物流公司或將提高運費以覆蓋額外風險。
亞馬遜 FBA 還能通過海外倉規避部分關稅,但倉儲成本亦同步上升,美國海外倉租金已達 3-5 美元/立方英尺/月。
如何應對?
提前布局海外倉,降低直郵依賴。
分散物流風險,嘗試本地配送服務,提高配送效率。
?供應鏈遷移,如何降低風險?
高額關稅下,越來越多賣家考慮轉移生產基地,比如:
汽車零部件廠商?計劃向墨西哥轉移,以享受 USMCA 免稅政策。
消費電子品牌?選擇在國外設廠,以規避“中國制造”標簽。
但供應鏈遷移并非易事,存在磨合成本、產能波動、質量管控等挑戰。
如何應對?
申請原產地預裁定,確保符合低稅率標準。
多渠道供應鏈布局,避免單點依賴導致的風險。
市場格局洗牌,如何抓住新機遇?
這波關稅調整,將徹底重塑市場競爭環境。
低價白牌產品失去優勢,高附加值產品更具競爭力。
品牌化加速,獨立站賣家需依靠設計與服務形成差異化。
各大平臺影響不同:
亞馬遜受影響相對較小,FBA 模式仍占主流。
Temu/Shein 受沖擊較大,直郵小包模式受限。
獨立站需轉變策略,可借助亞馬遜 BWP(Buy with Prime)提升轉化率。
如何應對?
強化品牌價值,提升產品體驗,提高復購率。
拓展非美市場,如俄羅斯、中東等地。

消費習慣改變,如何降低營銷成本?
高關稅導致終端售價上漲,消費者購買習慣也在發生變化。
高關稅產品漲價 20%,銷量預計下降 10%-15%。
消費者更傾向于?本土品牌、二手市場,Amazon Renewed 預計流量增長 30%。
廣告投放成本上升,Google Ads CPC 預計上漲 15%。
如何應對?
借助 KOL 營銷,利用 TikTok 網紅、YouTube 評測推廣。
加強私域流量,提高用戶留存,降低廣告依賴。
終極破局策略:跨境賣家如何突圍?
??供應鏈調整:向東南亞、墨西哥轉移,申請原產地預裁定。?
??物流優化:擴大海外倉占比,降低直郵關稅成本。
??合規升級:智能化報關,確保稅務合規。?
??市場多元化:減少對美依賴,拓展歐洲、中東等新興市場。?
??品牌化轉型:提升產品附加值,告別低價競爭。
簡單點說就是:低價白牌徹底沒戲了,有供應鏈優勢的趕緊往品牌化方向升級!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