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獨立站到底賺不賺錢,這都快成了個玄學了。
按道理來說,一沒有電商平臺中間賺差價,二有我們中國強大的供應鏈優勢,三還有個匯率差,獨立站做好了理論上來說應該是個印鈔機了。
稍微懂行的朋友可能會說了,流量成本太高了,再高利潤的生意也被這些海外廣告渠道吃的干干凈凈了。
話是這么說沒有錯,但為什么有的獨立站項目照樣做的風生水起,悶聲發大財,而你的獨立站卻難以為繼呢?
畢竟流量成本高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公平的。
在我看來,下面這幾個非常不引人注意的細節,就決定了你的獨立站能不能賺錢。
1.品類毛利:如果你選擇的品類毛利過低,例如低于30%,除非你是走量的批發商,否則在跨境電商行業,你幾乎是無法生存的。你再扯什么流量成本和運營優化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道理很簡單,這么低的毛利你幾乎沒有任何犯錯的空間。不管是物流成本的波動,還是庫存的積壓,隨便一個小變量就足以把你搞死了。
除非你是依靠線下渠道的快消品,或者是不靠賣貨賺錢的商業模式的創新,否則你的毛利就直接決定了你這個生意的商業邏輯是否成立。
2.運營成本:這里指的運營成本,主要說的是員工工資、辦公室租金、網站月租等一系列圍繞獨立站網站運營所帶來的固定成本。
如果你的運營成本高于20%了,雖然不能說就賺不到錢了,但確實是有巨大的優化空間。特別是在現在這個全球化和AI的時代,幾個SAAS工具其實是完全可以代替掉好幾個基層員工的工作的。
我更建議大家采用全球招聘的方式來組建團隊。這樣不僅能用更低的成本招到更優秀的人才,也能把租辦公室的巨大成本省下來了:
菲律賓人+AI bot就是你的客服團隊,海外Freelancer來做社媒運營,又便宜效果又好。
3.凈利潤:除了產品毛利和運營成本,對于一家公司來說,肯定還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隱性成本。但不管怎么樣,月底一算賬,如果你的凈利潤還不到5%的話,對于一家B2C的企業來說,也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問題。
除非你背后有巨量的資金支持,你可以通過更高的周轉率把這個生意的絕對利潤做大。但對于大部分中小賣家來說,我相信大部分人用的都是自有資金,且不說上下游還有賬期的問題。
所以,5%的凈利潤就決定了,即使你知道這條路你走對了,這個產品一定能賣爆,你根本沒有能力,或者說沒有膽量,快速擴張。
而跨境電商行業的商機轉瞬即逝,都是賣貨的,哪有那么多的護城河。你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不在正確的時候快速起盤,未來可能連湯都喝不上。
當然,以上的三個標準也不絕對。畢竟每家公司,每個行業,甚至每個老板遇到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
但我相信,通過這三個維度的思考,能夠幫助大家理清獨立站項目運營的真正邏輯是什么。
電商賣貨,其實沒那么復雜。就是看誰能把這個賬算的更好。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
有關更多出海干貨,歡迎訂閱我的網站推送:
每天一分鐘,帶你打破出海信息差!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