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們,你們打完耳洞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是去逛街買耳環?還是先回家躺平歇著了?


      別小看這一個小小的選擇,可能就決定了你是年入千萬的女企業家,還是賺點小錢的高級打工人了。


      想當年,美國首飾品牌Studs的創始人Anna和Lisa就是因為打完耳洞之后,想去買幾款好看的耳釘。沒想到一逛街才意識到,原來美國的耳釘市場幾乎是跟青少年精品店畫等號的。


      考慮到兩個光鮮亮麗的職業女性走進小女生精品店實在有些尷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成立了一家專賣高質量耳釘的首飾品牌—Studs。從此走上了人生巔峰。



      到目前為止,Studs的年營業額已經超過4千萬美金,并且每年仍然以超過100%的恐怖增長速度在美國首飾市場一路狂飆。


      Anna和Lisa真的可以說是靠著自己毒辣的商業眼光,白手起家,從一雙耳釘起家到年入千萬,順利走上財富自由之路。


      我很有幸曾經跟她們品牌的某營銷經理在紐約的一次活動中見過面。


      因為非常好奇她們的品牌故事,也特意跟那位營銷經理請教了一下Studs的增長秘訣。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學到的3大品牌洞察,希望對那些有志于做首飾品牌的跨境出海創業者們有幫助:



      1.你自己就是最好的選品工具


      選品工具和數據能告訴你的,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通過結果去倒推選品方向,很多時候是在刻舟求劍。


      要知道,你自己所經歷的一切負面情緒其實就是最真實存在的用戶需求。這比什么數據,趨勢和報表靠譜多了。


      就像Studs選品的角度很簡單,兩位創始人所代表的白領女性圈層,覺得去買小女生的耳釘是會覺得尷尬的。


      看準了這個需求點,因為自己就是目標人群的一部分,兩位創始人都可以大膽的去開發滿足她們這個人群的好產品,而不用擔心選品會跑偏。


      因為對用戶需求的感同身受和共情,只要把一個點打透加上用心做產品,用戶之前的口口相傳也能讓品牌早期的自然流量起飛。



      2.把搜索流量當做基本盤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拍腦袋認為,我和我身邊朋友的某個需求沒被滿足,這就會是一個巨大的創業機會。


      因為如果你的需求過于小眾,那必然撐不起一家公司的長期運營。與此同時,如果你的這個需求不僅小眾,還低頻,產品的客單價還低,那未來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夠成立都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那這種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調研關鍵詞的搜索流量,來判斷我們想切入的這塊細分市場是否合理。


      如果搜索流量很小,說明這個市場可能可以作為一個項目來做,但肯定不值得專門成立一家公司,把它當做主營業務來運營。


      相反,如果搜索流量很大,我們也要做進一步的市場調研。會不會巨頭們早已布局多年,只是我們還沒意識到。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貿然進入這么一個市場可能并不明智。



      3.做小市場才能有大生意


      做生意之前我們得算一筆很簡單的帳。


      你所在的行業市場規模有多大?未來的增速怎么樣?你的市場占有率能有多少?你的毛利和凈利又是否能撐得起一家長期運營的公司?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在一個小市場里哪怕當了頭部,也養活不了團隊。


      而在一個大品類的細分市場里先茍下來,反而財務回報率還高得多。這還沒算上你未來橫向和縱向擴張后的巨大商業潛力。


      所以,只有先在大江大河里的某一細分市場活下來,等到資金和團隊到位,上了牌桌,才有機會完成從小公司到大品牌的蛻變。


      可以預見的是,從耳釘起家的Studs,未來也一定會成為一個擁有不同產品線的首飾公司,甚至是擁有巨大品牌勢能的生活方式品牌。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關注轉發,支持我持續更新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Santiago, 一個在紐約的深圳人


      跨境電商獨立站1V1咨詢

      海外推廣代運營


      喜歡我的話,掃我二維碼,交個朋友。


      點贊(3)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