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四見了一位做電商平臺比較厲害的操盤手,去之前也就是抱著“喝茶”的心態,打算過去隨便聊聊天。但是短暫溝通下來,就真真切切體會到了什么叫天外有天,畢竟人家一年九位數的營收擺在那里,直接吊打像我這樣的小啰啰。

      簡單一句話總結人家的經驗就是,打造讓用戶“爽”的產品,并輔之以合理的推廣策略。至于推廣策略從哪里來,其實很簡單,就是監控優秀的競爭對手,然后學習這些優秀競爭對手的推廣手段,融合一下為自己所用。

      至于怎樣打造讓用戶“爽”的產品,怎樣學習吸收優秀競爭對手的推廣案例,這塊沒有聊到。畢竟這些具體的業務點,并不是喝一次茶就能完全搞明白的,得不斷實踐、不斷刻意練習。

      說實話,平臺產品的調研與生命周期的監控,我不是很懂。但感覺與獨立站的競爭對手調研,使用的方法應該是大差不差的。所以后續看看有沒有機會給那些大佬打打下手,好去補補這塊的短板,也看看有沒有新拓業務的可能。如果后續真的能有跟這些大佬深度學習的機會,也會著重將自己在電商平臺上學習到的新經驗分享出來。

      說到本周做的事情,其實并不多,而且還一直在刪過往那些做的不成功的網站。至于原因上幾周也有提及到,就是想盡最大的可能將自己的精力聚焦起來,放棄那些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的網站。這不刪不知道,一刪嚇一跳,我發現之前真的花了很多精力做了很多爛網站,也買了很多根本就用不到的域名。

      也正是因為這個事,導致我這兩天一直在思考,假如后續要繼續新建網站的話,到底該怎么做。總不能繼續之前的循環:臨時起意想做一個網站,接著買一個域名,然后更新一些內容,沒什么流量成效的話就放那不管了。

      對于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其實一直沒找到好的思路。反倒是昨天看了一句挺雞湯的話,對我倒是有點啟發。其大意就是奔著目標去、目標第一性原則之類的,那這里分享一點我的思路。

      我們做網站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兩個字就是“賺錢”,四個字就是“躺著賺錢”。那能不能賺錢這個最終的結果,也許就是我們衡量一個網站能不能做的核心點。當然,這里不排除一些“為愛發電”型的網站(比如我的博客),所以就不討論這種情況。

      假如我要做的這個網站,是以賺錢為目的的話,那怎么樣才能最快最簡單的賺到錢。答案當然是接入廣告聯盟,直接賣流量。也就是說,這個網站能不能做,能不能通過廣告聯盟賺錢,就看能不能搞到流量。至于流量從哪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唄。可以是 SEO,可以是社交媒體,也可以是論壇或者其他的形式。

      那給自己一個時間周期,看看自己的精力投入,是不是可以通過這種最簡單的變現模型賺到第一塊錢。能得話繼續,不能的話,先去反思下自己的原因,再看看網站定位的原因。

      可能這就是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思路的變種吧。


      點贊(6)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