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做的事情還真的有點多,就挑兩個重點聊一聊吧。一是從最近讀的書中獲取到的一些新認知,二是開發并部署了一套社交媒體自動化發布軟件。
上周我分享過一本正在讀的書,樊登老師寫的低風險創業。實話說這本書并不是我自己主動去找的,而是微信讀書系統給我推薦的,偶然打開后看了一點,覺得寫的蠻好,就繼續抽時間將其讀完了。
現在回頭去復盤,自認為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改變便是拓展了自己的認知邊界。因為書中提及的一些新概念是我之前所不曾了解過的,就比如反脆弱的商業結構設計、機械態管理與生物態管理這兩個概念,在我之前的工作環境里就從來沒有人跟我提及過。
這里簡單聊聊自己對這兩個概念的一些個人理解吧。
其實反脆弱的商業結構,說白了就是“失敗了也不至于欠一屁股債,而一旦成功了則財源滾滾”。書面語描述便是成本有底線,但是收益無上限。
就比如幾年前我開始副業做內容站時,就曾經糾結過到底是該選擇內容站做聯盟營銷,還是選擇平臺電商。后來一番權衡,才最終決定全力以赴做聯盟營銷內容站。至于原因,無外乎啟動資金與需要投入的精力。畢竟一個沒什么資源的人,去做比較“重”的平臺電商好像并不是那么容易。或許我當初選擇內容站這條路,便是誤打誤撞的踩中了“反脆弱”這個點。
至于機械態管理與生物態管理,這個概念也是第一次聽說。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機械態管理過程就是模塊化,流程化。比如造一輛汽車的整個生產過程,便可以拆解為發動機系統生產、變速箱系統生產、轉向系統生產,等等等。然后又可以在每一個子系統里面繼續拆分,直至不能繼續深入為止。那接下來便可以針對拆解出來的每一個過程,進行標準化與模塊化,并制定出完善的 SOP 流程來執行。
其實這種管理思想,一直是我管理項目的唯一準則。比如現在整個內容站的運營流程,我就已經按照“產品”,“運營”,“流量”,“變現”這 4 個緯度進行了拆分,同時也深入到各個步驟里面做了進一步的細分。在這個過程中,便順其自然的對其中一些能批量化執行的環節做出了完善的 SOP 規范,并且對那些耗費人力比較多的工作開發了相應的腳本軟件。
長久實踐下來,無形中就導致我的認知只停留在“機械化”這個層面。至于像“生物態管理”這種模式,即使是在看完書之后,我還是不能很好理解。后續我想如果有機會管理團隊,或者成立創業公司的話,再來慢慢實踐這套管理思想吧。
至于本周做的第二件事,便是開發了一套社交媒體自動化發布軟件,這就屬于“機械態管理”的范疇了。
長久以來,發布社交媒體是我最煩的一件事,因為整個過程枯燥無味且重復。也是基于這點,導致我很抵觸這件事,所以社交媒體這塊就一直沒花什么大精力去做,自然也就沒什么大的結果。
而本周下定決心去重構這件事,主要還是被圈友刺激到了。看到他們用社交媒體推廣 Offer,每天能變現四、五十美金的時候,我就覺得這部分內容有搞頭。干脆采用模塊化分割思維,將各個部分細節梳理完后,再開發一個自動發布的軟件來協助我發布素材(畢竟社媒這塊我不想耗費太多時間,每天二十分鐘頂多了)。
這幾天剛剛將賬號、環境等部分的內容處理完了,然后素材還在批量采集,后續等有了一點新的收獲時再來分享。
以上便是這一周的思考。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