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2個月的時間在對20個品牌的分析中,超過50%的Top轉化廣告內容為UGC素材。
對于月投放預算達7位數的品牌來說,這個比例還更高。
Why?
隨便找個KOL對鏡自拍推薦產品的時代已經逐步OUT了,通過2025年的多項目廣告素材和創意的測試,我發現當下的消費者更信任“像朋友一樣推薦,但這位朋友真實靠譜又懂表達”的視頻素材。
創作者內容(UGC),是指由“內容創作者”而非“廣告公司”或者自行找模特拍攝的素材,主要用于Facebook廣告投放。
這些創作者具備以下特征:
擁有拍攝和剪輯能力;
擅長對著鏡頭自然表達;
有一定內容美感和結構感;
可能不是產品真實用戶,而是基于腳本推薦產品;
有時是收費合作(即“偽UGC”),但表達方式看起來像普通人(重點!)
現在的UGC講究結構、節奏、創意和真誠,甚至比傳統廣告更難。
本篇文章結合文字和視頻,帶你詳細拆解高轉化UGC內容的底層邏輯,并教你如何一鍵落地!
不僅適合品牌主,也適合內容創作者和投手。
一、模塊化內容結構:讓腳本能復制、創意能放大
高轉化的UGC素材不是“信手拈來”,而是有章可循。
核心6大模塊:
鉤子(Hook):前3秒必須抓住眼球,文字、圖像、動作都可作為鉤子。
問題激發(Problem Agitator):引發情緒共鳴,“這不就是我嗎?”
解決方案(Solution):自然引入你的產品作為痛點終結者。
功能與好處(Features & Benefits):要明確、真實、有生活場景。
社會證明(Social Proof):包括測評、評價、前后對比等。
-
行動召喚(CTA):引導觀眾“點、買、用”,直接明確別繞彎。
??實戰技巧:腳本寫完后 “拆成模塊”,搭配不同創作者測試組合,快速驗證哪些模塊轉化率最佳。
二、九種高轉化UGC內容形式 + 對應品類建議
以下是重點干貨,深度拆解品牌案例的廣告素材,對照學習,快速落地!
? 問題-解決型(Problem-Solution Ad)
適合的品牌/產品類型:
健康類產品或營養品(如減肥、助眠、養生)
護膚美容(如抗痘、美白、修復類)
-
功能類科技產品(如藍光眼鏡、除濕器、攝像頭)
原因:能清晰傳達“某問題 → 你產品能解決”的邏輯,非常適合功能明確的產品.
案例:美容護膚品牌Proactiv
廣告結構與核心信息:
視頻采用了經典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敘事結構。
-
引入與共鳴:?廣告開篇,一位女性網紅分享了她青少年時期使用Proactiv的經歷。這不僅喚起了部分千禧一代觀眾的懷舊情懷,也迅速建立起與品牌的信任鏈接。
-
提出痛點:?緊接著,她指出了當下護膚市場的痛點——產品種類繁多,護膚步驟復雜,令消費者感到困惑。
-
提供解決方案:?Proactiv Clean三部曲作為解決方案被清晰地呈現出來。其核心賣點是“簡約高效”。產品包裝上醒目的“1, 2, 3”數字標識,直觀地告訴用戶正確的使用順序,極大地降低了消費者的使用門檻。
-
效果展示與信任建立:?視頻通過Vlog的形式,記錄了網紅連續使用產品五天的皮膚變化過程。這種“素人測評”的形式比傳統的廣告口號更具真實感和說服力。
清晰的行動號召:?視頻結尾以“你準備好‘Proactiv’地對待你的護膚了嗎?”(Are you ready to go proactiv with your skincare?)作為結束語,直接鼓勵觀眾采取行動。
2. ??? 教程型(Tutorial Ad)
適合的品牌/產品類型:
美妝護膚(彩妝使用、護膚步驟)
家居電器(空氣炸鍋、清潔工具)
-
SaaS或APP類工具(如Canva、Notion)
原因:用戶需知道“如何用”,易引導操作、教育性強,適合視頻教學展示。
案例:Dyson-Airwrap教程幾乎成了UGC內容流派模板
廣告結構與核心信息:
-
目標精準,專攻“卷發人群”:?廣告內容完全聚焦于解決卷發用戶的核心痛點(如毛躁、干發慢、造型難),精準地吸引了線上活躍且有高消費潛力的“卷發社群”。
-
內容為王,是教程而非廣告:?沒有自賣自夸,而是呈現一個真實的網紅教程,一步步教你如何打理卷發。觀眾能學到實用技巧,因此不排斥觀看,也更容易建立信任。
-
效果“眼見為實”,用數據說話:?廣告中最亮眼的一點,就是用秒表計時,證明了在15分鐘內就能吹干濃密的長卷發。這個量化的事實,比任何華麗的辭藻都更有說服力,直接證明了產品的高效率和高價值。
-
推廣“組合拳”,構建產品生態:?戴森不只賣吹風機,還借機推廣了全新的造型乳和精華液。它向你展示了一套從洗后到造型完成的“戴森全家桶”方案,巧妙地提升了客單價和品牌依賴度。
形式接地氣,包裝顯高級:?視頻看起來就像一篇真實的社交媒體分享,讓人感覺親切可信。但同時,無論是產品設計、節日限定配色,還是場景選擇,都透露出戴森一貫的高級感和品質感。
3. ? 真實測評型(Review Ad)
適合的品牌/產品類型:
新興品牌/初創品牌(缺乏市場信任度)
高客單價產品(用戶更需信任才能購買)
個護/生活方式類產品(如香水、寢具)
原因:測評類幫助建立信任感與真實感,適用于潛在客戶猶豫期的說服。
案例:Sézane(客單價:$100–$250)
廣告結構與核心信息:
-
場景的真實感——“像在朋友家”
生活化的場景,立刻打破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隔閡,感覺就像在看一個時尚博主在自己家里錄制的“穿搭分享”視頻,真實親切。
-
內容的真實感——“是穿搭教程,不是廣告”
“一衣多穿”的展示形式,是社交媒體上最火的UGC內容格式。
它沒有直接推銷產品,而是在“授人以漁”——教你如何進行劃算的時尚投資。這種提供價值的方式,讓觀眾覺得品牌很真誠。
-
敘事的真實感——“說出了我的心里話”
證明答案:?這是整個廣告最核心的部分。視頻沒有停留在“套裝本身很好看”的層面,而是通過快速剪輯,展示了這套套裝的“拆分搭配”能力,證明其超高價值
這個部分用無可辯駁的視覺證據告訴消費者:你買的不是一套衣服,而是至少5種不同的穿搭可能性。
造型1:?波點褲 + 白色蕾絲上衣 + 米色西裝外套
造型2:?波點馬甲 + 白色百褶裙
造型3:?波點褲 + 白色西裝外套
造型4:?波點褲 + 白色無袖上衣
-
給出答案:?畫面迅速切換,模特穿上整套套裝,展現出自信、時髦的完整造型。屏幕上出現文字:“I'd say so.” (我想是的)
提出問題:?視頻開頭直接拋出一個所有潛在消費者都會在內心糾結的問題:“我真的需要一套套裝嗎?” (Do I really need a matching set in my wardrobe??)。這個提問非常巧妙,因為它直接源于消費者的真實疑慮,能瞬間引發共鳴,抓住用戶的注意力。
-
視覺呈現:?模特手持折疊好的套裝,表情帶有一絲猶豫,完美地將觀眾帶入“購買決策”的情境中。
開篇掛鉤 (0-4秒):
轉折與解答 (5秒):
核心論證 (6-9秒):
4. ?? 對比型廣告(Comparison Ad)
適合的品牌/產品類型:
擁有明確競品的產品(如智能手表、耳機)
有差異化優勢的產品(如環保包裝、有機認證)
價格與性價比突出的品牌(如平替品牌)
原因:強調差異優勢,適用于搶市場份額、對比心強的消費者群體。
案例:瑜伽品牌Alo Yoga
廣告結構與核心信息: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真實用戶對比評測(UGC)
視頻的結構是先分別評測,再進行總結對比,邏輯非常清晰:
1. Alo 瑜伽墊 (Warrior Mat) 評測
優點 (Pros):
功能性極強:?防滑性(non-slip)無與倫比,即使在沒有鋪巾的熱瑜伽中也表現出色。
支撐與空間:?緩沖墊層很好(padded well),夠厚,且長度和寬度都足夠。
缺點 (Cons):
-
美觀與便利性差:?汗漬(sweat stains)在淺色墊子上“慘不忍睹”,
且晾干需要5-6個小時甚至更久,非常不方便。
2. Lululemon 瑜伽墊 (Reversible Mat) 評測
優點 (Pros):
便利性與美觀:?重量輕得多,更便攜;汗漬不明顯;晾干速度快。
缺點 (Cons):
功能性稍弱:?防滑性不如Alo,雖然也不錯,但有明顯差距。
出人意料的最終選擇與深層邏輯--這是整個視頻最精彩的部分。
按理說,Alo瑜伽墊的“汗漬”和“晾干慢”是巨大痛點,但創作者的最終選擇卻出人意料:
最終選擇:Alo瑜伽墊。
關鍵的解決方案:?她給出了一個完美的購買建議——“我會買深色的Alo瑜伽墊”。這個建議直接解決了產品的最大痛點,讓她的選擇變得合理且極具說服力。
為什么這個對比素材非常成功?
專業身份背書:?“瑜伽導師培訓生”的身份,讓她的評測超越了普通分享,更像是一次專業測評。
提供了解決方案,而非僅抱怨問題:?她不僅指出了Alo瑜伽墊的缺點,還給出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具體方法(買深色),這讓她的推薦變得完整且可行性極高。
清晰的用戶畫像劃分:?這個視頻無形中為兩個品牌的用戶進行了畫像:
Alo Warrior Mat:?適合追求極致專業性能、練習強度大(如熱瑜伽)的嚴肅練習者。
Lululemon Mat:?適合追求輕便、日常便利,或練習強度不那么大的普通或移動型用戶。
對于Alo品牌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勝利,因為它被一位“準專業人士”認證為性能上的王者。
5. ? 丑陋廣告(Ugly Ads)
適合的品牌/產品類型:
視覺辨識度強的產品(如新穎包裝、爆款設計)
青年文化/幽默風格品牌(如功能飲料、宅男科技)
低門檻日常用品(如筆記本、清潔用品)
原因:故意“反高大上”風格,適合社交平臺原生內容,抓眼球、搞笑反差引共鳴。
案例:Dr. Squatch(結合手寫標簽、蹩腳自拍制造“真實感”)
前方高能--第一個視頻在國人這塊絕對是“不雅的”,但卻是該品牌的爆款素材!(自行選擇觀看)
第一個廣告結構與核心信息:“丑陋廣告”與原生內容模仿
在充斥著精美、高清、電影質感廣告的社交媒體上,這種刻意粗糙、剪輯混亂、畫風跳躍的“丑陋感”,反而能瞬間抓住用戶的眼球,讓他們在意識到這是廣告之前,就已經被內容吸引。
這個廣告的“丑陋感”是由以下幾個精心設計的元素構成的:
視覺風格:混亂且真實
快速剪輯:?鏡頭切換極快,時長不超過1-2秒,讓觀眾目不暇接,無法思考,只能被動接收信息。
-
UGC拼接:?視頻由多個不同來源、不同畫風的片段拼接而成(車內自拍、淋浴、開箱、商店貨架等),完美模擬了社交媒體上“合拍”或“混剪”的流
行形式。
-
低保真畫質:?沒有專業的燈光和攝影,鏡頭晃動,畫質普通,看起來就像手機隨手拍的,極具真實感。
文案與語言:直白、粗俗、幽默
直擊痛點:?開頭就用“I can smell your stinky man meat a mile away”(我能在一英里外聞到你那該死的男人騷味)這種極其冒犯又搞笑的語言,直接點出男性用戶的核心痛點——體味。
語言粗俗接地氣:?大量使用“balls and holes”(蛋蛋和洞洞)、“clean those jewels deep”(深層清潔你的珠寶)等俚語和粗俗表達,精準地使用了目標受眾(年輕男性)的“兄弟”語言,讓他們感覺親切、不做作。
-
幽默感:?整個廣告充滿了自嘲和夸張的幽默感,將“除臭”這個普通功能講得妙趣橫生。
聽覺呈現:快節奏、高強度
廣告采用了節奏極快的AI配音或旁白,語速飛快,不斷地向觀眾灌輸產品賣點,不留喘息的機會,強化了視頻的“洗腦”效果。
這種“丑陋廣告”策略之所以高效,是因為它利用了以下幾點心理:
-
打破認知慣性:?用戶已經習慣于跳過精美的廣告,而這種“丑陋”的、信息量爆炸的視頻反而能讓他們停下來,好奇“這到底是什么?”
-
建立信任感:?它的粗糙感讓它看起來更像是“真實用戶的分享”,而非“品牌的官方宣傳”,從而降低了用戶的心理防線,更容易建立信任。
精準的身份認同:?它沒有試圖取悅所有人,而是用一種特定的亞文化語言(男性“兄弟”文化),讓目標用戶感覺“這個品牌懂我,和我是同類人”。
在混亂的表象之下,Dr. Squatch清晰地傳遞了產品的核心賣點:
強力除臭:?能有效清潔身體,去除“男人味”。
持久留香:?用后能留下像古龍水一樣的香味。
滋潤護膚:?與普通沐浴露不同,它能滋潤皮膚,“感覺像黃油一樣順滑”。
天然成分:?品牌名和產品本身都在暗示其天然、健康的定位。
性價比高:?套裝量大耐用,可以使用近一年。
總結來說,
Dr. Squatch這個廣告是“Ugly Ads”營銷策略的絕佳范本。它看似“丑陋”和“混亂”,實則每一步都經過了精心策劃。它放棄了傳統廣告的美學追求,選擇了最能融入社交媒體生態、最能與目標用戶“玩”在一起的方式,最終實現了高效的品牌傳播和銷售轉化。
6. ?? 生活化場景(Day in the Life / GRWM)
適合的品牌/產品類型:
生活方式類品牌(如智能戒指、手沖咖啡)
服飾/穿搭類產品(如瑜伽服、配飾)
家居與個人護理類產品(如床品、護膚)
原因:自然植入、無強推感,適合走“陪伴型”內容路線的品牌。
案例:健身品牌Peloton
這個廣告的核心不是賣健身器材,而是用一個充滿情感的故事來塑造品牌形象,傳遞一種生活愿景。
它的高明之處在于:
主題高級:?它不談減肥或塑形,而是談“為了家人的健康長壽”(Longevity),這個動機更能引發深層情感共鳴。
故事動人:?它講述了一個“三代人”的故事——主角(一位孕媽媽)看到自己的母親(活力奶奶)用Peloton保持健康、能陪孫子玩,因此激勵她也堅持鍛煉,希望自己未來也能成為一個強壯的母親和祖母。
重新定位產品:?在這個故事里,Peloton不再是冰冷的健身器材,而是幫助你維系家庭活力、實現美好生活愿景的人生伙伴。
簡單來說,這則廣告成功地將“為自己健身”升華為“為愛與家庭健身”,從而建立了深刻的品牌好感度和忠誠度。
7. ? 教育知識型(Educational Ad)
適合的品牌/產品類型:
B2B/SaaS工具(如項目管理、財務軟件)
課程/學習平臺(如語言學習、技能培訓)
醫療健康資訊類品牌(如營養補充知識)
原因:適合樹立專業形象,增加品牌“專家背書”感。
案例:美容品牌The Ordinary
廣告結構與核心信息:
這個廣告的核心是**“教你一個護發新招”**。它告訴你,你的頭皮問題(頭屑、掉發)有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
它的說服邏輯非常清晰:
點出你的煩惱:直接展示頭皮屑和掉發的畫面,讓你立刻被說中。
告訴你“你搞錯了”:它說你的問題根源不是天氣,而是頭皮“太臟了”(有堆積物)。
分享一個“神操作”: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它教你一個“黑科技”——把他們家超火的“面部果酸爽膚水”用在頭皮上,給頭皮“去角質、做個大掃除”。這個用法非常新奇,讓人很想試試。
給你一套完整方案:它還搭配了另一個“生發精華”,告訴你“先清潔、再滋養”的兩步法,讓你覺得這套方案很專業、很靠譜。
簡單來說,這個廣告的流程是:
“你有頭屑和掉發問題嗎?(戳中痛點) -> 其實是你頭皮該‘打掃’了!(給出新理論) -> 試試用我們的面部爽膚水給頭皮做個‘大掃除’吧,效果超好!(分享神操作) -> 再配上生發精華,效果加倍!(提供完整方案)”
它成功地把一個老產品玩出了新花樣,讓你感覺自己學到了一個護發“黑科技”,從而心甘情愿地被“種草”這一整套產品。
8. ? 個人故事型(Personal Story Angle)
適合的品牌/產品類型:
情感聯結強的品牌(如心理健康、母嬰)
與身份/生活轉變有關的產品(如健身課程、職業轉換工具)
勵志型品牌(如重塑人生、創業類服務)
原因:通過深度共鳴建立情感連接,打動用戶內心。
案例:智能設備品牌owletcare
這個廣告的高明之處在于,它看起來根本不像廣告,更像一個媽媽在分享她的育兒故事,所以你很愿意相信她。
它的說服邏輯很簡單:
抓住你的擔心:它知道所有新爸媽最怕的,就是寶寶晚上睡覺時出問題。
讓你有代入感:它展示了給寶寶洗澡、換尿布、穿睡衣的完整過程,讓你覺得“對,我每天就是這樣的”。
給出“終極”解決方案:在所有你熟悉的步驟中,它突然強調,戴上這個“智能襪子”是最重要的一步。因為它能解決你最大的擔心。
賣的不是科技,是“安心”:它反復強調的不是功能,而是“peace of mind”(安心)。最終的潛臺詞是:“買了它,大人也能睡個好覺了”,這對新父母來說是致命的誘惑。
總結一下:
這個廣告就是在一個非常真實、溫馨的場景里,告訴你:“我知道你在擔心什么,而這個東西能讓你徹底放心。”
它成功地把一個“可以買”的智能設備,變成了讓你覺得“為了安心必須買”的育兒必需品。
9. ? 情景短劇型(Skits)
適合的品牌/產品類型:
互動場景強的產品(如情侶禮物、家庭用具)
趣味化品牌(如休閑零食、時尚潮品)
目標人群年輕的產品(如校園用品、電競配件)
原因:娛樂屬性強,適合制造“病毒傳播”潛力的內容。
案例:箱包品牌JanSport
這個廣告的核心創意是:讓背包自己開口唱歌了。
它講了一個非常搞笑的故事,讓你在從頭笑到尾的過程中,就記住了這個品牌。
廣告的“神操作”可以分為三步:
熟悉的場景:兩個女孩看到蟑螂,嚇得大叫。這個場景很夸張,但很真實,讓你一下子就看進去了。
意外的轉折:當女孩抓起背包想當“武器”時,背包突然唱起歌來,抱怨自己“不想當武器,只想幫你裝東西”,這個“神展開”讓人笑出聲,也立刻讓你覺得這個背包“活了”,有了可愛的性格。
高級的炫耀:它沒有直接說“我很結實”,而是讓背包一邊被“暴打”,一邊唱著“我知道我能扛得住!”。這比任何介紹都更有說服力。最后的字幕“比你的恐懼更強大”更是點睛之筆。
簡單來說,這個廣告的邏輯是:
“你看,我們的背包多倒霉(引發你的同情和興趣) -> 但它在被當成武器的時候,還在為你著想,而且質量好到能扛住這種折磨(證明它忠誠又耐用) -> 最后它還被無情地拋棄了,太可憐了!(讓你徹底記住這個可愛的倒霉蛋)”
這個廣告沒說一句“買我吧”,但通過這個又好笑又可憐的“會唱歌的背包”形象,讓你立刻對JanSport這個品牌好感度爆棚。
三. 創意內容選角:不是找網紅,是找“會演自己的人”
創作者不等于網紅,別把UGC創作當“人設營銷”。
真正能帶貨的,是那些:
真心喜歡你產品的人;
本身就在內容上有表達力的人;
拍攝節奏自然、講故事有感染力的人。
測試法:看TA其他作品前10秒能不能吸引你?不能就pass。
四. 2025年UGC三大趨勢
真實性優先:越不修邊幅、越生活化、越像“偷拍”效果越好。
AI輔助內容創作:用AI協助腳本/剪輯,不等于全交給AI。
-
微型創作者崛起:小體量、高互動、垂直精準,優于明星。
? 總結建議:
不同格式都要測試,但“模塊+結構”是前提;
別糾結拍得美不美,要想辦法拍得“真”;
數據分析與人反饋要并重,廣告不是玄學;
多用“高頻問題”當Hook,強迫觀眾點進去;
創作者要“像你最懂的朋友”,不做劇本工具人。
素材創意與產品本身,誰才是你Facebook廣告轉化和擴量的關鍵?
(超級干貨)半年時間把中高客單價品牌從零到日出百單,我做對了什么?
特別聲明:
①轉載部分信息及圖文是出于促進信息傳遞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權利人持相關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
②本公眾號原創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要引用文章任何觀點請注明出處;如需原文轉載,請聯系小編,經過同意后方可轉載,并標明文章來源,否則將依法追責。

長按二維碼關注
把常識做到極致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