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平時有時間上網都會去逛逛論壇,重點看看別人分享的經驗,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比較重要。

      在瀏覽這些信息的同時也能從別人分享的經驗中,學習到他們的運營邏輯,甚至過程中的犯過的錯踩過的坑,這非常有價值。

      除了看專業性的內容分享之外,我還特別喜歡逛 side project 相關類目,因為這類類目有兩個非常不錯的點值得我們花費時間。

      一是能在這些帖子里看到別人是怎么挖掘項目需求并賺到第一塊錢的,二是這里面確實有些很不錯的藍海需求值得我們花時間篩選。

      比如我今天看到下面這個案例,就挺值得我們學習的。

      這個案例的運營邏輯其實比較簡單,就是當市面上有熱點新聞時,便著手制作一個與該事件相關的 3D 立體模型。

      像上圖便是那場演唱會上出圈的兩位小伙伴,該新聞在英文互聯網上特別特別火爆。

      于是這位運營站長便根據這張圖片制作了一尊與之相關的 3D 立體模型,然后分享到社交媒體上面。試想一下在這個新聞火爆全球的時候,用戶看到與這個新聞相關的產品時,自然會比較好奇的點進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于是他的賬戶便在類似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新聞事件中越來越火了,關注的粉絲數量自然也就越來越多了。

      其實僅僅只要用這一種蹭新聞流量的模式去做就好了,因為在粉絲的眼中,你就是一個做 3D 立體模型產品相關的專家。

      每一次分享的模型相關貼文,都是向賬戶受眾展示自己專業性。自然當粉絲有類似這樣的需求時,便會主動私信你尋求相關產品制作的報價。

      同樣也就是在這樣一次一次的分享中,賬戶的知名度就已經打出去了,甚至都不用主動說我自己是做什么產品的。

      其實這樣的運營邏輯,我自己身邊也有小伙伴在做,只不過他們是運用在詢盤站點的運營上面。

      做法與上面的玩法類似,邏輯也非常簡單。

      因為他們主要是做大型工程機械的零件加工的,于是他們的運營團隊會重點在自己的社媒賬戶上發布這些零件的生產組裝過程。

      注: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幾個主流的視頻平臺上搜索一下這種工廠加工的視頻,四個字形容就是非?;鸨?。有時候我甚至都懷疑,是不是國外用戶把這種工廠加工的流水線視頻當做解壓視頻在追。

      所以去年一起喝茶時,我看到他們發布的這類視頻基本都有大幾十萬播放,就覺得這種玩法確實是可以的。

      甚至有條底盤履帶的組裝測試視頻,其播放量達到了一百多萬。自然看到這類視頻的潛在買家會主動發私信過來詢價,或者是去到他們的網站上瀏覽更多的信息。

      所以當我們分享的內容有價值時,慢慢沉淀下來自然就會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并影響與之相關的用戶。


      點贊(2)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