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的廣告預算幾乎全砸在“再營銷”上——追著網站訪客、加購用戶、郵件用戶、粉絲不放。但后來發現,有時候,Meta的智能算法才是真香!
參考《Meta自動自動算法崛起,Facebook 再營銷要被打入冷宮》
90%的廣告主都高估了它的效果,甚至被數據“騙”了!一、再營銷的“陷阱”:90%的廣告主都高估了它的效果,甚至被數據“騙”了!1. 最近1年,我們發現Meta算法比你更“懂”用戶測試發現:?當使用Advantage+ Audience時,45%的預算自動覆蓋了原本需要單獨再營銷的人群,而廣告成本降低28%。這背后是Meta算法在操作:
- 實時行為捕捉:通過用戶行為標簽(如停留時長、點擊深度、購買歷史)等用戶畫像動態調整投放策略。
- 預算分配:系統自動將70%預算分配給高轉化潛力人群,30%用于探索新客。
- 一種猜想是:懷疑是為了規避隱私條款,Meta把知道的顯性標簽隱藏了,只有他們自己看,賣家看到的是已經不那么準確的前顯性標簽。
Meta官方內部測試顯示,使用Advantage+ Audience的賣家,老客復購率提升15%,而單獨再營銷的老客復購率僅增長3%,陰謀論是有可能是官方為了讓你花更多廣告費而夸大,所以我們在實際操作上如果要較真還是需要做“自動vs手動”的AB測試:
- 頻次失控:手動再營銷常導致廣告重復觸達,有案例顯示,手動再營銷的廣告頻次是算法投放的2.3倍,導致花費高了。
- 增量瓶頸:Meta算法已覆蓋80%高意向用戶,單獨再營銷只能爭奪剩余20%的低價值流量——才會出現下面手動再營銷CPA高于自動。
- 成本倒掛:手動再營銷的單次轉化成本(CPA)比算法投放高35%,而ROAS低18%。
對于新手,反而手動再營銷的時候頻次會更高,這也解釋為什么有些時候新手投放“全自動”會出現效果比“手動”效果好很多的場景。跟新司機和老司機開自動波和手動波哪個更省油的情況一樣,因為這時候:Meta會自動平衡“再營銷”和“拉新”,單獨追著老用戶跑,成本高、增量少。
- 1天瀏覽轉化虛高:某美妝品牌發現,32%的再營銷轉化發生在用戶收到郵件的同一天,實際歸因于郵件營銷而非廣告。
- 虛假關聯:某3C品牌分析發現,45%的再營銷轉化用戶本就計劃購買,廣告僅起到“最后觸達”作用。
- 歸因模型對比:同時啟用對比7天點擊歸因和28天瀏覽歸因,過濾虛假轉化。
-
新客驗證:觀察未點擊廣告的新客占比,若低于20%,說明數據存在水分(特別是低于10%就會存在嚴重水分)。
二、再營銷的“續命指南”:3種場景下的再營銷依然能打!
- 棄購挽回:對7天內棄購用戶發送“專屬折扣+限時提醒”,提升轉化率提升。
- 高購買力老用戶復購:找出過去購買過特別高客單價的老客戶做再營銷,不同于普通老用戶,因為這些購買力高的就算頻次多了只要最后買了也值了。
預算少到離譜,只能“精準狙擊” ?,每天預算不到50刀?與其廣撒網,不如集中火力攻再營銷人群。雖然受眾規模小,但至少成本可控! ?
我們還是建議最優先級設置目標位購買,但如果之前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廣告目標是鏈接點擊、視頻播放(而非直接轉化)(歷史遺留問題或者為了推帖等),算法可能塞給你一堆“無效流量”。此時,手動再營銷+細分人群能鎖定高互動人群,避開低質用戶。
結果:人群質量稀碎,廣告成本增加,轉化卻無提升,慘不忍睹!
- 轉化事件定向:僅圈定“購買”“加購”等高質量行為用戶。
-
自然流量篩選:定向通過SEO或直接訪問的用戶,轉化率提升40%。
- 忽視行為權重:未區分“購買用戶”和“瀏覽用戶”,導致相似受眾質量參差不齊。
- 分層相似受眾:分別創建“高價值用戶”“中價值用戶”相似受眾。
-
行為權重調整:“加購”設為70%,“瀏覽”設為30%。
- 頻次閾值:通常當廣告頻次超過3次,用戶流失率要么增加就會很快,要么就是無效再營銷。
解決策略
-
手動再營銷改為用Google display 廣告(因為現在有Pmax存在,所以建議是老司機做這個操作,新手慎用)
四、算法時代的生存法則:70%預算給AI,30%給人工補刀
- 70%廣泛定向:使用Advantage+ Audience覆蓋潛在新客。
-
- 促銷節點:7~9月布局潛積累在客戶,在黑五期間將再營銷預算提升至50%。
- 算法探索:使用Advantage+ Audience跑量,收集用戶行為數據。
- 人工分析:每周導出數據,篩選高價值人群(如LTV前10%用戶)。
- 再營銷激活:手動針對高價值人群設計專屬廣告,提升ROAS。
2025年,Meta算法將占據廣告市場的主導地位,但再營銷仍是不可或缺的“精準武器”。真正的生存法則是:讓算法負責“廣撒網”,人工專注“釣大魚”。
- 手動操作的時候立即停止“軟再營銷”,聚焦高價值人群。
- 將70%預算分配給Advantage+ Audience,30%用于再營銷。
請轉發給總在再營銷上浪費錢的隊友!(然后悄悄說:省下的錢,至少夠請部門喝一個月奶茶了)
新一年, Meta的打法策略也需要做一些調整和改進,具體我在出海筆記Club更新了:《進階:Facebook廣告冷啟動SOP策略要點》
上面精選近100篇文章,系統地學習完,至少可以把獨立站0到1做到75分了。如果還想在獨立站推廣運營更進一步,甩掉同行,認識更多牛X的操盤手,學習更多進階技能,歡迎加入我們的出海筆記CLUB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