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經常更新投放經驗教訓,公眾號回復“微信群”一起加群討論投放技巧,目前9個500人的優化師交流微信群+多個垂直行業交流群。 之前寫過一篇關于小貸打點的文章,其中有一些想法不對,在產品后期會導致產品投放數據出現優化學習困難,所以考慮下還是可以重新優化一下打點邏輯(僅用于廣告優化的打點,產品本身漏斗分析打點另算): 1,要打哪些點? 基礎的點:注冊,申請貸款,授信,放貸,還貸,壞賬。 進階的一些點:授信top20,top30,top50,top70, 這里根據自己習慣去考慮就好,把授信好的用戶分出來,用于后續產品的分檔投放。 如果要考慮后續投放3.0和VO,還得考慮把firebase打點加上,并且做好Value回傳,這次先不介紹這個部分,主要是大部分產品其實還不太需要考慮這么遠,以及在預估Value這些上面難度有點大。 2,打點技術細節注意點。 小貸要打點的這些都是在服務端的行為,需要通過服務端S2S的方式回傳給到三方,或者先給客戶端再回傳,這個細節技術人員比較清楚,我們可以不用管,但是有一些小細節需要注意: 服務端回傳綁定的設備信息,通常情況下,技術上會選擇用戶在注冊的時候和拿到的設備信息(比如AFID)做一個綁定關系,再等到產生后續服務端行為時候,按照這個設備信息回傳事件,但是由于小貸產品比較特殊,經常會存在卸載重裝的行為,或者更換設備登錄,這樣如果都按照和首次注冊時候綁定的設備信息回傳,會導致這些后續產生的行為回傳到最早安裝時候的設備信息上,從三方上觀察到的數據會出現了新的安裝,但是無后續行為(都算給了這個用戶最早的設備信息對應安裝渠道上),同時包含跑類似再營銷廣告也都會出現后續無轉化(因為把行為算到了首次的設備信息對應的渠道),而再營銷廣告又剛好覆蓋的是大量重新安裝的用戶。基于這個考慮,打點邏輯上可以修改成回傳按照最后一次登錄時候拿到的設備信息回傳,這樣重裝的數據會直接算到最新的設備信息,對應的渠道轉化數據也會高很多。 按照這個邏輯看三方的數據,通常會發現有一些特征:自然量轉化數據比較好,投再營銷數據也比較好。 這樣回傳投放的好處是能從三方看到一個比較客觀的轉化數據,雖然很多都是重新安裝過來的用戶產生轉化,但是只要產生后續的放貸行為都應該算作一個有價值的用戶。 后端控制回傳邏輯的差異,通常小貸存在首貸,復貸等行為,遇到過在回傳時候只回傳了首貸,復貸不做回傳的情況,從投放角度,建議是盡可能讓有價值的行為準確回傳幫助廣告學習,所以復貸也回傳。 授信和放貸的回傳差異,有可能存在有些產品產生復貸的時候是不需要再次授信,所以出現授信數在后期比放貸數少的情況,授信基本就等于全的新用戶投放邏輯,其實這個地方問題不大,可以保留就是針對新用戶投放授信,針對老用戶補一個再營銷廣告專門跑放貸等。如果授信和放貸都存在每次都回傳的話,其實可以考慮補充一個首貸,或者首次授信的點,來評估到底多少用戶是屬于首次新用戶。 打點回傳的時間點問題,理想狀態肯定實時回傳,速度快能幫助廣告快速學習到正確人群,有一些打點實際上存在人審,電核等環節,導致了隔天回傳,這樣導致跑FB這樣的渠道時候轉化不穩定,投放比較難,Google稍微好點但是總之越早回傳越好,不能實時回傳也至少做到2-3小時匯總回傳一次。 可能還存在一些其他技術細節,寫文檔時候沒考慮到的,存在疑問的可以在評論或者直接私下問我。 3,進階點的打點思路: 考慮到成熟的市場上最后一定會需要考慮把用戶分層投放(把授信分成top30 ,50,70),目標是逐步提高用戶質量,所以需要按照授信通過的人分成不同等級,這里其實可以走的思路也有兩種,第一種是按照用戶的真實類似征信評分做分層,還有一種就是按照用戶回收預估做分層,但是我自己個人傾向還是按照用戶品質而不是回收做分層,差不多是按照類似支付寶芝麻分類似的邏輯給用戶分成不同等級,同時如果要更高階的投放價值廣告,跑3.0或者VO的時候,再按照用戶的預估回收來回傳價值(這里主要考慮有一些其實評分不那么高的用戶他會不斷的重復借貸,有錢人評分高但是可能他借貸的頻率低,或者及時還貸后利息收入低)。 4,投放思路匯總: 其實主要的投放思路還是分階段或者分產品類型來的,比如一個純的新市場其實只要簡單的投到申請估計都問題不大,靠前的點能最大化掃到更多用戶,并且新市場的用戶還沒那么壞,所以靠前的點問題也不大。 當然也存在一些產品本身是高息產品,所以在卡用戶品質的時候沒那么嚴格,所以也可以跑一些靠前的點,最后靠高息+強催收來回收,這是另一種做法了。成熟一點的市場競爭大了后,也出現很多壞賬的用戶,征信體系不完善,用戶賴賬沒后果等他們發現套路后,基本就只能跑靠后一點的人,比較理想的是授信。有少數地區其實放貸也ok,但是考慮中間存在審核,電核等環節,會導致設計放貸可能是隔天之類,這時候投這樣的點就不太合適了。 產品在達到一個瓶頸并且想要逐步提高用戶品質,從高息產品慢慢往低息過渡的時候需要逐步調整到跑評分比較高用戶,之前打點的top50,或者70的用戶就可用上。 再營銷廣告之前我其實花了不少錢做實驗覺得是有價值的,但是主要是不好評估,所以其實針對放貸的行為做再營銷投放還是比較必要,控制預算保留就好,先前有個文章也總結了大致的數據評估思路。可以搜搜關鍵詞“再營銷”。 投放的時候可能還存在也許產品就想單獨跑純的新用戶,排掉我們歷史老用戶,所以打點上我們可以打一個首貸,或者首次授信的點(如果本身授信就只有首次授信行為才回傳估計就不用單獨打),投放可以直接投放到首次授信/放貸用戶。 至于壞賬和還貸用戶,這個投放直接優化肯定用不上(FB歸因窗口期只有7天),但是可以根據后續的數據來做預算出價增減。但是現在這個行為的優化價值也不那么高,搞7天的產品可能還好,能快速出產品做預算調整,但是大家現在逐步往類似14天或者30天的產品投放,也不大可能等到30天數據出來之后再去做調整。但是這些用戶可以拿來做種子跑LAL,以及再營銷等等。 大致先匯總這些,還有疑惑的話,可以私下聯系,也可以加小貸的純甲方群和各個甲方大佬們溝通。 打個廣告:群主小貸上花錢最多+覆蓋地區最廣泛的團隊(有經驗豐富的優化師+素材拍攝人員),接各類小貸產品代投,聯系微信narkuh 出海流量玄學研究中心,不定期分享信息流廣告優化師投放技巧,主要內容為海外facebook,google,TikTok ads廣告投放技巧分享,歡迎大家關注,分享內容,也歡迎大家分享更多關于游戲出海,跨境電商廣告投放技巧。 如果有投放專業領域需要咨詢,請加知識星球提問,個人微信不答疑 長按圖片加知識星球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