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的作弊方式一直隨著流量獲取的進化而進化。作弊的難度和要求也會隨著收費方式進行變化,作弊難度基本上是CPM<CPC<CPI的,隨著用戶行為要求由易到難。

      海外媒體的流量環境對比國內來說相對單純,主流媒體Facebook Google這類的本身也會自動進行作弊流量的處理核減,把對應的作弊費用扣除掉,所以通常是一些網盟,SSP,DSP等流量作弊的可能性會更高,需要注意。

      常見的作弊方式有以下幾種


      01

      機器人作弊


      機器發送虛假流量;通過不斷的變換IP,Cookie甚至ID等用戶信息來偽裝成不同的用戶去刷廣告;利用爬蟲技術訪問等方法。這類作弊的成本很低,基本都是靠代碼程序來實現的,常用在CPM和CPC收費的情況下比較多。

      02

      假流量


      利用真實設備來進行作弊,比如一個廣告位堆多個廣告 ,設置不可見的廣告位,多次刷廣告等,都是利用假流量進行歸因作弊。因為流量平臺需要在用戶點擊后發送用戶的設備ID給廣告主,作弊平臺只需要在真實用戶安裝之前直接發送設備ID,該用戶一旦產生注冊行為,哪怕真實情況是看到其他平臺的廣告安裝來的,這部分流量都算是作弊平臺的,也就是流量劫持。

      03

      以次充好


      這種作弊手段比之前兩種都更為高級一點,用劣質流量以次充好,通過誘導雇傭激勵等多種方式讓大批人員去點擊廣告,下載APP,訪問網頁等目標行為。這類不能完全算是虛假流量,畢竟是真實設備和真人用戶產生的,人為作弊的成本相對來說會更高一些。

      作弊監測


      通常來說因為作弊方式的多樣化,如果要查,主要還是根據數據異常和用戶信息來進行甄別。

      01

      用戶基礎信息


      可以通過查閱用戶的IP,設備ID,用戶設備品牌,操作系統版本等情況來進行識別,如果有一個設備在短期內對應很多個IP的話,就需要關注異常了。雖然現在這種作弊很容易識別,現在也仍然有很多下虛假流量可以用過不斷更換用戶信息來實現信息隨機分配,主要是集中于Android系統上,iOS系統偽裝成本就更高。

      IP也不要只看新用戶的,新增用戶中的老用戶IP占比等數據也需要觀察,有些流量也可能進行老用戶挾持來滿足甲方的指標需求。

      02

      流量數據表現


      主要集中在用戶進入產品之前的廣告來源環節和安裝環節的異常表現。廣告的曝光,點擊,落地頁,落地頁點擊到下載過程直至首次打開環節,都有可能出現作弊。廣告數據的監控也能讓我們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比如有點擊無曝光,有激活無點擊這些作弊明顯就能很快知道異常情況;還有些點擊率會比平均水平高出很多,也有可能是惡意點擊等行為造成的;

      還有一個指標也比較關鍵,點擊到激活的時間(CTIT),一般從點擊到用戶激活的時間每個游戲都有比較常規的時間區間,比如說休閑小游戲,可能十幾秒完成是正常的,如果這個時間是1-2秒,那肯定有問題;當然如果太多用戶過長的CTIT時間也需要關注。

      03

      用戶行為數據


      如果用戶的基礎信息和流量來源數據表現都沒有很明顯的問題,可以查一下這批用戶的用戶行為數據。主要看這批用戶的流量留存情況,平均訪問時長,用戶主要行為路徑等各項用戶指標。比如用戶的廣告數據都很正常,但是平均停留時長都不超過3秒,那這批用戶基本就是有問題的;或者有些渠道互動率充值率都基本沒有數據,也是需要引起關注的。

      用戶行為數據有很多,不同產品需要查看的重點指標也不盡相同,具體每個公司的情況也不一樣,可以根據產品的平均數據去進行對比。有時候一項指標的異常通常不能說明問題,但如果同時后面一連串的行為指標都存在異常情況,就能合理解釋是偶然的成分大還是數據作弊的成分大。



      當然現在也有很多成熟的第三方的反作弊工具,根據不同的作弊原理進行數據檢測和數據追蹤,幫助我們過濾掉虛假流量,有些會根據現有的數據和技術不斷的更新反作弊數據庫。流量一直是動態的,在保證大多數流量正常的情況下,即使是利用工具也可能會有小部分存疑的流量,這種情況也需要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解清楚自家產品的流量特點和用戶行為等情況,能幫我們更加高效的做出合理判斷,也是數據分析能力的體現。



      點贊(6)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