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產品,最先想起的肯定是產品經理,畢竟一款產品從誕生到發展,都是需要產品經理去推進和跟進的。那么作為廣告優化師,我們是否需要去深入的了解產品呢。

      我自己的觀點是不需要深入的研究,但是必須要懂。要懂產品,給人的感覺也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不知道這個懂需要懂多少,懂哪些內容,下邊僅以我個人的認知來說一說這個問題。


      懂產品的功能操作


      懂產品功能操作是對于推廣人員的一個最基本要求。

      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我們在互聯網上推廣我們的產品,就像再大街上對著行人推廣,在推廣的過程中,不能只是沖著行人大喊我們的產品好,我們的產品獨一無二,一般即使吸引了用戶的關注也不一定會買單;還要向他們表達出我們的產品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這些功能能為路人提供什么便捷性服務,與別的產品相比,我們的產品有哪些不同之處。

      所以說對于廣告優化師對于產品的懂,首先就是能夠提煉產品出哪些是核心賣點,哪些是輔助賣點。這些賣點可以是產品經理告訴你的,但同時也需要我們自己來體會和提煉,產品經理在做久了產品以后思維其實更偏向產品端,用戶的心理更需要我們體驗以后提煉出來更加全面,然后通過我們在推廣過程中的結果對這些賣點進行不斷測試和修正。


      懂產品盈利模式


      懂產品盈利模式對于推廣人員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知道自己Kpi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否合理,這樣來講可能有的人會覺得很可笑,但是事實就是如此,有些產品從誕生之初,就沒有搞清楚到底怎樣去盈利;再有了一定的用戶基礎之后,有些領導就會直接拍腦門去指定產品付費盈利的方式,這樣指定出的盈利模式往往很難實現,作為推廣人員這樣的Kpi更是無稽之談了。

      比如曾經遇到過一個做倉庫管理系統軟件企業,市場上已經有看非常多的競爭對手,大家都在拼命簡化自己的操作步驟,這家公司卻增加了幾條操作步驟,并且這些操作步驟對于用戶來說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意義,這家企業的領導卻覺得這是產品的獨特賣點,還把這幾條操作的功能作為付費點;對于這樣的情況,對于推廣人員來說實現相應的Kpi幾乎是不可能的,遠離不合理的變現模式是投放守則之一。

      我們了解產品的盈利模式,不僅僅是看自己是否能完成績效考核,也是需要根據不同的變現模式來進行推廣策略和推廣素材的調整。

      如果產品是廣告變現,那么更關注留存和單價,相應的策略偏向高留存低單價進行優化,同時素材也是更加吸引留存用戶的方向;產品是應用內購,需要不斷優化付費事件,單價不再是關注的重點,更多的是根據回收來調整預算;產品是混合變現或者訂閱等不同的商業變現形式有不同的推廣策略,了解產品的盈利模式變現方法才能在初期心中有數。


      懂產品運營模式


      產品的運營和推廣很多時候都是強關聯的,懂產品的運營模式,就是讓我們更好的與兄弟部門進行聯動,把運營和推廣活動的效果最大化。

      有些產品,運營人員能夠最直接的與用戶打交道,能夠再用戶那獲取第一手的有價值的信息,通過對產品運營模式的了解,我們也可以通過用戶的反饋和推廣的測試,找到產品潛在用戶的聚集地,快速獲取產品用戶。而且產品有什么更新,最近有什么新的功能上線,多了解有利于推廣節奏的把握,說不定還能幫助豐富素材。

      在推廣過程中,我們除了通過不同的推廣策略和渠道,去挖掘產品的潛在用戶和市場價值,這個過程中,也會發現產品的一些問題,并且這些問題會比產品經理市場調研獲得的結果更有說服力。

      所以推廣過程中的反饋,是對產品發展方向具有一定的修正作用。畢竟,再厲害的產品經理在脫離真正的市場后,所設計出的產品都是虛無的。一切以數據說話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推廣和產品是一個可以相互推動作用的。



      上邊說了這么多,最終的表達就是作為產品市場推廣人員,我們是在網上講我們的產品故事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如果不懂產品,就像對用戶機械的照本宣科,雖然可能某句話會惹得陌生人注意或偶爾一笑,但這樣的故事是沒有靈魂的,很多時候會讓聽故事的人不知所云,甚至會引起反感。

      作為講故事的人,我們通過去懂得產品玩產品,不僅能把故事講的繪聲繪色,還會為故事注入靈魂和笑點,在我們講完故事后,聽故事的陌生人還會沉浸在故事情節中并會心一笑,這樣的故事就是成功的。





      點贊(14)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