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歐美金融 App 還在用冷冰冰的收益率數字“教育”用戶時,東南亞的攤販早已在摩托車上,用到賬提示音完成了一筆轉手生意。這不是比喻,而是在雅加達街頭常見的瞬間。
本篇將通過 Creative Booster 的一線實戰案例,解析我們如何通過“文化像素級適配”,在這片萬億級藍海市場撕開破局入口,讓金融產品真正穿透用戶生活場景。
?內容原點:我們如何理解“目標用戶”?
任何成功的創意素材,起點都不是文案和畫面,而是對用戶真實生活狀態的精準理解。在金融服務這個高信任門檻、高理性決策的領域尤為如此。
我們如何定義“普通用戶”?他們真正關心的是什么?我們以下多個維度,拆解Creative Booster如何構建具有穿透力的用戶畫像,并將其轉化為高效創意表達的基礎。
如菲律賓與印尼在金融 App 類目標用戶畫像上雖同屬東南亞新興市場,但存在明顯差異,主要體現在文化語境、金融習慣、使用場景與內容偏好等方面:
菲律賓用戶畫像特征

印尼用戶畫像特征

?創意打法拆解:三類素材組合打法
1. 情境代入:生活場景痛點最能打動人心
創意亮點:
-
素材設計上有很多精妙之處,首先摩托車是國民交通工具,在印尼是90%家庭所擁有的;其次懷孕在穆斯林文化中神圣且易引發共情,這些背景解釋了為什么選擇這兩個角色。
核心要素:
故事開頭“拉情緒”
展示到賬截圖,增強信任
-
CTA明確:“免費下載試試,到賬真快”
印尼金融app真人實拍創意視頻
2. 對比強刺激:平臺差異圖說話
素材結構:
場景對比:銀行匯款 VS C平臺匯款
文案對比:手續費高 VS 手續費0/到賬即用
-
動畫節奏:快節奏圖表滾動、清晰數字差距
配圖技巧:
加入菲律賓比索與USDT利差模擬
-
標注BSP認證logo、“Earn up to 8% APR”信賴錨點
3. 用戶視角 + meme變奏:TikTok爆款引流
創意角度:
“你還在用GCash轉錢?試試我最近發現的這個App…”
“菲律賓薪水到賬→立即轉USDT→每天多賺1%”
-
配合熱門音頻,營造前后強烈反差,引導評論與二創。


?社媒打法不能“一刀切”,平臺內容需定制
在東南亞多元文化語境下,用戶對金融產品的認知路徑與內容偏好呈現出高度平臺差異化。將同一支廣告一稿多投,往往只會“全平臺低效”。要真正打動目標用戶,品牌必須根據每個平臺的傳播機制、用戶心智與互動習慣,定制化構建內容結構與情緒表達。這一部分,我們將拆解不同社媒平臺的核心打法與素材適配邏輯。
【平臺特性對照表】

?Creative Booster 的優勢在哪里?
我們不是“做內容的外包商”,而是深入業務的增長合伙人:
深耕出海金融多年,熟悉本地合規+媒體規則
跨團隊協作機制,創意、投放、數據三方共創機制,能快速試驗并調整素材方向
擁有超4300萬+海外紅人合作資源,能以最短路徑驗證素材有效性
?小結:內容 ≠ 素材堆砌,而是用戶思維的“轉化工具”
我們相信,任何一個金融App的增長,最先需要打破的不是競品壁壘,而是用戶認知的第一道墻。
東南亞用戶對金融的信任建立,需要故事、需要場景、需要“像他們自己一樣的人”來講述。而這,正是Creative Booster擅長的事。
如果你正在打造一個面向東南亞市場的金融/科技品牌,歡迎與我們聯系,共同探索創意如何成為用戶增長的“加速器”。
? 掃碼添加內容負責人,一起聊聊怎么做下一支爆款素材!

【歡迎試用?Creative Booster,為品牌出海提供一站式創意解決方案】
立即體驗?
https://www.creativebooster.com/
文|飛書深諾創意策略zoic.hu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聯系我們!

關注本公眾號,獲取最新出海資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