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出海重要消息+政策+投放技術。 公眾號回復“微信群”,進行業群(無廣告)。
在廣告投放中,為了短期控制D0回收率,有一種操作手法——集中投放在上午,盡量減少下午和晚上的流量。
核心邏輯
自然日統計規則:很多BI系統默認,D0回收指的是用戶在注冊當天自然日內(晚上12點前)產生的付費。
用戶轉化有時間差:絕大多數產品從用戶下載安裝→注冊→體驗產品→觸發付費動機→最終付費,都會有一段短則幾分鐘,長則數小時的時間延遲。
-
傍晚下載,來不及付費:如果用戶是在下午、晚上才下載注冊的,當天時間所剩不多,容易導致當天付費率低,直接拉低D0 ROAS數據。
因此,有的團隊(尤其是乙方)為了讓D0數據更好看,會傾向于在上午集中放量,把新增用戶盡早拉進產品,讓他們在當天內完成體驗與付費,拉升D0表現。
操作的局限與隱患
這種方式雖然在短期數據上有效,但也存在明顯弊端,尤其是對長期增長極為不利:
錯過高價值時段的流量,傍晚和晚上的流量整體量級更大,且用戶擁有更多空閑時間。實際上,這些時段的用戶活躍度高,平均體驗時長更長,留存率和轉化價值普遍高于白天流量。如果為了追求D0數據,強行削減下午、晚上的流量,相當于主動放棄了大量潛在的高價值用戶,只是為了短期好看,犧牲了后續回收和用戶池質量。
容易誤判渠道效果,只集中投上午量,容易導致渠道、素材、受眾表現失真。實際效果好的渠道在晚上時段可能被低估,后續優化方向也容易偏離。
-
投放規模受限,單靠上午時段放量,受限于時段容量,很難支撐更大規模的增長需求。特別是在預算拉高、沖規模階段,這種控量策略容易成為瓶頸。
更科學的應對方式
為了避免短期數據“作假式好看”,同時保證增長的健康性,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優化:
調整數據口徑:改用安裝后24小時付費來算D0
讓每個用戶都有完整的24小時窗口,公平衡量轉化表現。
這樣不論早上、中午、晚上下載安裝,都能真實反映產品吸引力和變現效率。
拉長觀察周期:重點看D1、D3、D7回收
D0只是轉化鏈路的一部分,尤其是偏中重度產品,用戶需要更多體驗周期。
-
綜合觀察D7回收數據,更能反映出產品真實LTV(生命周期價值)
真正健康可持續的增長,應該是全天候穩定放量,優化體驗鏈路,提高整體LTV,而不是為了短期數據指標犧牲長期價值。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