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晚上閑著沒事看了幾百個內容站,發現自從上半年的算法更新后,絕大部分的站點的流量都有顯著下降。反倒是一些電商站點的流量,基本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或許這是一種信號吧。

      但今天文章的重點不是這個,我想聊聊通過交易平臺調研網站信息這個話題。

      都知道,我們在做網站背景調研的時候,基本的關鍵詞策略、外鏈策略、流量玩法,等等維度的信息,都是能通過數據分析工具挖掘出來的。

      有點難度的數據,主要就是網站的轉化率。畢竟不同產品的推算細節不一樣,使用統一標準的話,在某些產品上的出入就比較大。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以參考下網站交易平臺上那些主動紕漏出來的數據。然后對比自己的調研信息,計算出一個大致的轉化數據。

      比如上圖是 Flippa 上某個公開在售網站的數據詳情,簡單計算發現每一個 PageView 能帶來 0.2 美金左右的銷售額,算是一個非常棒的數據了。

      注:純利率、毛利率等等數據,可以在這個頁面發現更多詳情。

      那如果我們也是做同類產品,便可以大致參考上面這個數據,來做自己網站的數據分析了。甚至我們可以從銷售收入、流量水平這些數據指標上,來倒推這個網站的實際運營情況。

      可以通過工具簡單反查一下其整體的流量水平,發現與上一張圖的流量水平相當,這從側面說明流量數據應該問題不大。那下一步就需要重點看看轉化數據,以及這個網站相應的運營策略了。

      后面的具體步驟就跟我們平常調研的習慣差不多了,比如看看關鍵詞、看看外鏈、看看 Top Page。

      比如上面這個 Top Page 數據,發現流量前十的頁面,9 個都是博客信息頁面,僅僅一個商業頁面的流量才 675。所以從這個點出發,就不得不讓我非常好奇,這樣的流量結構能不能支撐得起每個月六千美金的銷售額。

      如果能支撐的話,具體的優勢點是什么呢。不能的話,那真實的數據該是怎樣的。

      要想驗證這部分數據的真實性,我們最好多找幾個相似站點(或者這個站點的競爭對手),來調研下那些站點的數據,做一下交叉對比。如此一驗證,最終的數據說服力可能會更強一點點。

      最后,推薦大家沒事的時候多逛逛這些網站交易平臺,真的能從中發現我們未曾了解到的運營玩法,偶爾也能挖到寶。


      點贊(3)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