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經常更新投放經驗教訓,公眾號回復微信群一起加群討論投放技巧,目前14個500人的優化師交流微信群+多個垂直行業交流群。
      代投業務需求請加微信:narkuh

      剛好有業務同學來問自己的產品是否合適跑預裝渠道,大致就把想到的一些匯總:1,?什么產品合適跑預裝渠道

      換個角度,假設你是一個買了新手機的用戶,你看到手機上已經裝了一堆APP,哪些你會留?會留的產品就問題不大,判斷自己產品是不是合適預裝也可以同樣思路判斷。

      比較合適的產品都是偏向于”工具“屬性的產品,比如瀏覽器,鬧鐘,天氣,郵箱管理,文件管理等,稍微擴散一點類似音樂播放器,短視頻,新聞APP等其實大眾接受度也比較高了。

      不合適的產品,比如重度手游(王者榮耀這種級別的另說,雖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但是受眾也比較大)。


      2,?預裝形式(我理解的,不知道行業是否有專有名詞)

      • 傳統預裝,直接在手機出廠的時候就帶著,這種一般是直接在寫在系統rom里面,以前都是清理,殺毒,鬧鐘,天氣,日歷等。

      • 誘導預裝,新手機用戶在首次配置的時候彈出來提示可以選擇安裝哪些應用,通常用戶可以勾選自己想要的,不算強制。(能做這個形式的都是受眾很大的產品,比如微信,抖音這種)

      • 預留icon形式,實際上并沒有真直接安裝在手機,而是留下了一個icon,用戶點擊的時候才開始下載安裝上去(現在這個看到的比較少)。

      國內廠商(我用小米)目前看到的主要是前面兩種,預留icon這種以前看做非洲的時候被推銷過。

      做非洲的時候還遇到過另一種,二手手機回收再賣去欠發達地區的時候,二手手機廠商會自己再往里面刷很多應用進去,這類預裝的產品就不那么挑剔,有人愿意就都給刷進去,之前看到過類似小說APP,甚至一些游戲都有過。


      3,?預裝會遇到的一些坑

      • 搶歸因,手機預裝了APP,用戶直接安裝后再到Google里面點來廣告直接啟動APP,兩邊都會算自己功勞,不好區分效果,有節操比較差一點可能直接把所有自己設備安裝的數據都算自己帶來的新增(曾經),現在應該沒這么狠的操作,但是總體比較難掰扯,除了預裝,和廠商應用商店合作的時候都會遇到這些問題。

      • 效果差卸載高,這主要看自己產品,不怪渠道,工具類型低頻產品影響比較低,瀏覽器偶爾需要用,用戶也不一定要卸載。但是某些重度游戲之類,使用頻率比較低的用戶看到就順手卸載了(現在政策要求必須可以卸載,以前還有不可卸載的選項)。

      解決預裝區分數據的,之前有文章介紹AF加參數區分來源,但是這個方式估計不一定廠商認,大家只會愿意按照自己的數據方式來計費,怎么談看廠商。

      預裝渠道通過三方區分來源


      4,?預裝效果評估

      看前面區分來源的方式來評估真實新增,然后也看三方的具體后續效果,但是可能比較難準確清晰的評估效果,所以干脆就粗暴點,增加xx預算給某預裝渠道,再來評估其他渠道都沒有新增預算情況下總體的新增用戶情況。看大盤來決定是否保留渠道,或者調整預算,再根據三方上追蹤到的數據評估真實數據比例,后續按照這個比例調整預算分配。


      5,?有哪些預裝渠道

      各個廠商,華為,小米,OPPO,VIVO,傳音,海外三星等,通常直接聯系廠商,但是也有時候比較難聯系到直接的人,不過廠商現在多半都是連著商店量+預裝一起在買,只是預裝客戶相對少一些,很多交給代理,比如華為有比如萬眾作為代理商,之前三星好像要聯系ironsource來操作。


      暫時想到這些,有漏掉或者想了解的直接留言我再補充。


      討論投放技巧,如有疑問可在星球向我提問

      長按圖片加知識星球

      出海流量玄學研究中心,不定期分享信息流廣告優化師投放技巧,主要內容為海外facebook,google,TikTok ads廣告投放技巧分享,歡迎大家關注,分享內容,也歡迎大家分享更多關于游戲出海,跨境電商廣告投放技巧。



      點贊(3)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