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雪球

      2021 年三月份的時候,我離開了原來的亞馬遜團隊,自己找了一個 15 平米的辦公室,開始了一個人的創業,定位就是只做跨境電商亞馬遜的站外推廣服務,目前做到現在屬于站外推廣最頭部之一的團隊,今天就坐下來分享我的創業心得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為什么選擇站外推廣服務作為自己的創業項目?

      第一,合伙創業的時候就開始嘗試做這方面的服務,也從 0 到 1 跑了一個小閉環,證明這個服務有市場需求,但是之前因為一邊做亞馬遜賣貨一邊又做服務沒有做好,我現在有信心 All in 到站外推廣服務這個領域里面,可以做得更好。

      第二,我預見 2021 年站外推廣服務會是一個紅利期。首先在 2020 年末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外行人開始入場亞馬遜,據說日增量 3700 人,原因在于媒體炒作深圳灣一號的房子都被那群做亞馬遜的人買了,

      其次是亞馬遜算法越來越嚴格,平臺逐漸趨向正規,很多只靠刷的賣家都可能會被平臺淘汰。據侃侃網統計,2021 年年初的時候平均每天就有 3700 個新手亞馬遜賣家入場:

      第三,站外推廣服務的商業模式比較簡單,流量變現,通過自媒體內容曝光,然后提供站外推廣的服務轉化。

      第四,輕資產,相對于賣貨的重資產項目來說,對創業初期的我無疑風險少了很多,只要我們做的服務有需求,資源 OK,服務到位,基本上我們每天都有穩定的現金流,現金流對創業初期非常重要。

      二、開啟創業之旅

      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 0 到 1,站外推廣模式 我的模式也很清晰,簡單來說就三點:服務、流量、變現。

      商業模式之「產品」,產品即服務 站外推廣服務就是幫助亞馬遜賣家在亞馬遜平臺外進行推廣,推廣的形式主要以促銷為主,英文名叫 Deals,說白了我們就是流量中介,把站外的流量倒賣給亞馬遜賣家的服務商。要了解一個服務,我們需要了解它是否有需求和它的底層邏輯。

      1)需求 當時因為我自己做過亞馬遜賣家,深知亞馬遜的各種需求,對于站外方面的需求如下:- 拉動排名推產品 - 清理庫存,提高庫容 - 秒殺預熱 - 稀釋留評率 、退貨率和投訴率 2)底層邏輯 簡單總結就是我們通過倒賣流量滿足亞馬遜賣家的需求,而且站外紅人也能從中獲利,我們服務商作為一個資源整合者,其實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很多賣家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發 Deals 對紅人來說有什么好處?他們憑什么要幫我們帶來流量?

      1. 賺發帖的手續費,也就是我們給紅人支付的發帖傭金;

      2. 賺亞馬遜聯盟的傭金,這個傭金才是大頭。

      亞馬遜聯盟,有點類似于國內的淘寶客,只要發的產品綁定了那位管理員的亞馬遜聯盟,那么亞馬遜會按銷售出去的銷售額抽一定百分比的傭金返回給這些管理員,本質是亞馬遜花錢買流量。比如一個 7 萬人左右的美國群組管理員,每天的收入大概在一千美元左右,一個月差不多 3 萬美元一個月。下面是最新的亞馬遜聯盟的傭金,不同類目的傭金是不同的:

      我們服務商的角色就是流量中介,有點類似國內的網紅直播帶貨,網紅可以拿到傭金,買家可以獲取性價比極高的商品,商家可以提升銷量,實現三贏。

      商業模式之「流量」

      因為當時整個市場上魚龍混雜,整體上站外推廣給亞馬遜賣家的口碑是非常差的,所以獲客是比較難的,大家普遍相信自己經常合作的服務商,而不相信一個剛出來不久的服務商,當時我在想怎么在這種大環境下殺出一條血路。

      當時我能想到的獲取用戶的途徑有以下:

      1)公眾號

      通過持續分享站外推廣領域的垂直干貨,這個公眾號算是跨境屆站外方面唯一的垂直賬號了,這個地方過來的用戶都是比較精準的,需求量都比較大。

      2)跨境論壇 我把站外推廣的內容同步到每個亞馬遜的論壇

      ....這里省略200字...

      給我帶來了很強的曝光,幾乎每天至少上百賣家過來找我們合作,雖然過來的人都是亞馬遜小白,但是我們的客服都會很耐心的解答他們的問題,為此建了幾十個亞馬遜的交流群讓大家交流,我知道,做服務最重要的是先利他。

      3)付費社群 最后一個就是加入付費社群,當時我加入了兩個付費社群,為了避免有廣告嫌疑,這里我用A和B代替。

      A是一個談錢不傷感情的一個圈子,在這里面我的認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那時候天天熬夜刷精華帖,看了很多大佬的案例,對于私域開始有了清晰的認識,在商業模式上,這個圈子給我的認知提升不少。

      B是一個外貿人的社群,初衷我只是想進去學習的,但是因為我的分享,大家對我都非常認可,B的創始人把我的文章發到了他的公眾號,這給我們冷啟動帶來很大的幫助。(這篇文章可以后臺回復B,獲得鏈接)

      第二階段:從 1 到 10,團隊的搭建 在我們團隊搭建起來之后,我們做了 2 個動作,讓我們的體量逼近頭部。

      1)自動化系統提高效率 當時我們訂單量逐漸增多,導致我們的人工遠遠不夠,我找了一個程序員,幫我做了一個自動化系統。當時我們接的每一個訂單我們稱作一個帖子,

      我們業務的流程是這樣的:接到帖子 - 整理帖子 - 測試折扣碼是否生效 - 發給紅人 - 檢測效果。

      這一套流程下來,需要花費不少人力物力,按照當時的業務量,至少需要三個人才能完成。所以我在考慮能不能把這套流程做成一個自動化的一個流程,因為它本身是機械性,所以理論上是可以程序化的。

      通過對業務流程化的梳理后,我把我的需求提交給一個程序員朋友,就這樣一個月之后,我們的自動化系統出來了,通過這個自動化,原本需要三個人才能完成的事,最后只需要一個人就能完成。

      2)邊際效應降低成本 當時的站外市場是這樣的,我們是按照帖子的數量付傭金給管理員(一個帖子就是一個促銷信息),然后管理員幫我們把這個帖子發給他們的粉絲。因為我們的單量逐漸增多,我們開始是跟管理員談判,本來一個帖子的傭金要 5 美金我們買 1000 個帖子怎么樣?

      每個帖子的成本直接壓縮到 1-2 美金。甚至有些管理員直接給我們按包月來算,就相當于一個月只要給他一筆固定資金,就可以無限量在他們的群里面發帖,所以邊際成本幾乎為 0。

      通過自動化和規模效應,我們將壓縮下來的成本一方面是我們的利潤,另一方面我們拿來給客戶發更多的帖子,覆蓋更多的站外粉絲量,提高爆單的概率,所以導致我們的效果比同行高出很多,也間接給我們帶來了很更多的轉介紹。

      三、最后總結我創業成功的原因:

      1、平臺紅利 年初的預想成真了,因為大部分賣家涌入,導致出現了賣家紅利。很多人覺得亞馬遜很賺錢,就很盲目的進入了這個賽道。當時在 2020 年年末我就開始有這個預兆了,過年回來我就開始著手全力投入亞馬遜服務這條賽道了。

      在平臺政策上,上半年亞馬遜做了兩個動作,一個是限制亞馬遜倉庫庫容,一個是封掉很多人工干預的大賣品牌,這兩個動作直接導致亞馬遜的玩法徹底改變,

      一是大家如果要開新品,就需要把原有的一些滯銷庫存清出亞馬遜倉庫,這樣一來就需要通過站外推廣來清庫存了,

      二是過去大家沒有什么運營手法,就簡單一個字,刷,現在大家都怕被封店鋪,只能采用安全的手法推產品,就是站外推廣。

      2、不斷學習 一開始我們的模式還是沒有那么完善的。我開始去學習,不斷去吸取經驗,去跟同行交流,漸漸地我們也把整套流程做成了一個 sop,方便后面招新員工入職培訓。后面我們的業務量越來越多,我們開始想方法去提高我們的效率,所以我們做了一套自動化的解決方案,提高了好幾倍的效率。

      3、ALL IN 2021 年前我是既做亞馬遜賣家又做服務,2021 年后我只專注做站外推廣服務,然后利用我自身的優勢寫公眾號輸出內容,所以快速拿到結果。

      4、口碑和背書很重要 我們在短短一年內趕超頭部服務商,為什么?其實大家基礎設施都差不多,但是唯一不同但是我們的口碑做得比較好。因為服務商在跨境行業的總體口碑是比較差的,

      一方面很多服務商資源偷工減料,另一方面服務態度也很差。我們團隊的原則就是一切以客戶為中心,做好了口碑,再加上很多亞馬遜牛人朋友的背書,我們把站外服務做成了一個品牌,老客戶復購率很強,而且轉介紹也很多。

      5、團隊的力量不容忽視 如果自己從 0 到 1 已經跑完了項目的整個流程了,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復制。團隊的力量是很可怕的,團隊就像一個飛輪,作為一個管理者,需要做的就是讓這個飛輪高效的運作起來,即使自己不在,它也能繼續維持運轉。

      另外大家可能要問我,這個行業現在還可以做嗎,我的答案是,2021年的時候我帶了兩個朋友入行,現在他們基本都是月入10w以上了,但是現在呢,肯定是特別難,但是我去年也看到有幾個后起之秀從0做到100w。

      目前我們團隊依然還是復制這套模式在開始做TK,產品流量渠道變現,依然可以完全照搬過來,我也經常鼓勵身邊的朋友去做公眾號等等,這些都是有可能發展為年入百萬的項目的,因為我這幾年見的挺多這樣的人。

      目前我們團隊15人左右,早已搬離原來15平米的辦公室,最近剛喬遷到新的辦公室,歡迎找我

      隨時項目的拓展,我們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站外服務商了,我們的新項目最近也在大力招賢納士,感興趣看這篇文章:雪球招賢納士!

      我個人的理念比較傾向于打造做小而美的企業,類似這樣的公司有Midjourney,11人團隊打造一年一個億,1000w用戶的神話,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做到,在這里推薦我最近看的一本書《小而美》,自己已經反反復復看了5遍了,每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書中有一句話說:
      “及簡主義創業者關注的應該是盡一切力量盈利,
      而不是不計一切成本擴張。”

      創業與經營,不是生活的手段,
      而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們應當享受這個過程。

      這一句話也送給各位,作為閱讀到這里的福利,我決定送出20本《小而美》實體書,請留言你的創業感悟或者推薦的一本書,我會精選前20名獲得這本書。

      以上,致每個為理想奮斗的人。


      點贊(1)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