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通告。


      我會在1月29號,也就是明天,在僑青會(泰國華僑青年發展聯合會)做一個分享。本文標題就是這次的主題。


      我相信大多數的中國電商從業者都在做購物平臺,也就是 Lazada 和 Shopee?,F狀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


      把自己深陷在這兩個平臺,在有限的市場容量里,跟其他賣家做低價競爭,且忽略其他渠道的可能性。


      我的戰場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在這些電商平臺深耕。畢竟是小賣家,甚至連小賣家都算不上——沒有人脈,沒有資源,沒有錢。你讓我在購物平臺上和別人拼,我想都不敢想。所以,我很早就知道,我應該去做社交電商。


      老讀者可能知道,我以前做的是 Shopee to Facebook 的 Dropship 模式,Shopee 只是我的采購源,價格戰對我來說沒有什么影響,甚至覺得打得不夠兇,產品還不夠豐富,鋪貨鋪的還不夠多啊,朋友們。


      為了在 Facebook 獲取流量,我自學并實操了幾十個小時的 Facebook 廣告。終于,我在 Facebook 做出了第一個爆品。可惜,當時剛出道,我也受 Shopee 價格戰影響的緣故,想象力不夠豐富,不敢高價賣,其實當時利潤可以翻倍。第一個沒怎么賺錢的爆品,也讓我領略了社交電商的魅力。


      Facebook 的 SPY 工具在小語種國家是失效的,市面上沒有任何一款產品能用。為了盯著競爭對手選品,我常年都是掛著一個只看廣告的 Chrome 插件,Facebook Timeline 里只出現廣告,我沒有拿它來社交。


      Instagram 我也做過,我會去調查其他國家的玩法。曾經用紅人營銷帶某款虛擬產品,利潤高峰時期來到4000-6000元/日。


      TikTok 玩得不好,這里略過,嘿。


      為了選品,我的 Chrome 卸掉了 AdBlock 插件。畢竟點擊廣告是挖掘商機的最短途徑?,F在,選品只選面向全球流量的產品,泰國的流量,對我來說沒有什么吸引力。所以,趁著這次分享,我會把曾經的案例,我的思考,都分享出來。


      我并不牛逼,在跨境電商領域是個新手,疫情之后,才自學做這行的。但是從身無分文到年入百萬,我能肯定的是,這都是我玩流量玩出來的。


      對于大多數的平臺賣家來說,我依然強烈建議去搞社交流量。為什么說社交流量永遠有機會呢?



      這是 Facebook Instagram 和 Lazada Shopee 的日均用戶時長對比,日均用戶時長的差,乘以用戶數,就是社交流量的市場空間。


      泰國是大于300萬小時/天。每天沉浸在社交應用上的人,肯定是高于購物平臺的。每天有那么多人在這上面閑逛,把這上面的流量比喻成河流,做社交流量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在河里捕魚。一開始,你可能用的是最原始的方法,網一撒,一條魚都沒中,隨著技能的熟練,遲早有一天,你撒網之前就能感知,這次收回來時都是魚。


      說到這里,啰嗦幾句。作為小賣家,特別是剛入這一行的小賣家,特別是 Solo 賣家,我還是建議,應該掌握一項能復利的技能。Facebook 廣告技能能復利,Shopee 運營技能就差了那么點意思。不信的話,看看市場上 Facebook 五年經驗的投手,和 Shopee 五年經驗的運營,誰的工資更高。


      這次的分享,除了分享目前 Facebook / Instagram / TikTok 的幾個玩法之外,還有幾個我的實戰案例。不保證成功,不一定有用。


      如果想來的話,非常歡迎,私信我就行。


      時間:1月29號14:00-18:00

      地點:曼谷,Huay Khwang,Meng Chai


      【完】


      點贊(14)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