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C姐。
一位80后二寶媽超級個體創(chuàng)業(yè)者,關注我,一起日日精進,左手成長,右手事業(yè)。
昨天晚上我收到一個會員朋友的喜報,他說昨天簽了一個大單
350萬美金新拓展的經銷商采購合同:
激動的晚上就開了兩瓶酒自己慶祝一把了
我來說一下他這個背景把:
他們是base馬來西亞的傳統線下品牌
他目前是負責線上電商運營和營銷
當過去一年他們做了大量的線上TIKTOK達人營銷,短視頻內容,跟大量的網紅博主合作
獲得極大的線上曝光之后
迎來了線下經銷商B2B的主動詢盤,精準獲客(雖然這些線上曝光的TK達人主要是馬來西亞為主,但是照樣可以吸引到其他國家的經銷商)
我還記得他去馬來西也接手這個項目之前線下找我一對一咨詢過兩次,我有強調過:你把線上品牌營銷做大做好
其實線下一些優(yōu)質精準的經銷商后面也許會陸續(xù)被吸引過來的
這不,昨晚他簽了單第一時間跟我微信私聊報喜:就是C姐說的,線上帶動線下~~~
真的,聽進去的人并且去努力踐行那這句話價值很高,聽不進去或者聽了不踐行等于白說~~
還有之前C姐直播間來過的TONY,他們也是屬于通過線上海外社交媒體短視頻營銷導流到Whatsapp獲客B2B的典型案例:
那為什么有些純工廠類型的公司去做外貿,在獲客方面就顯得很吃力舉步維艱呢?
工廠做外貿比不上工貿一體,或者是純貿易公司,甚至比不上有些跨境電商公司,為什么?
但凡外貿貿易公司和跨境電商公司懂線上營銷(內容,重點是內容),老板會在這塊加入投入,那么大客戶B2B獲客其實是順帶的事情。
大多數情況,貿易公司和跨境電商公司會有對應的市場營銷人員,所以會對這塊的敏銳度高于工廠類型的企業(yè)。
工廠有工廠的優(yōu)點:
1 成本優(yōu)勢:因為工廠是自己直接生產,對于原材料和成本的控制會比貿易公司更有優(yōu)勢;
2 產品品質:自己的工廠對產品生產環(huán)節(jié)各個流程非常熟悉了解,可以做到較好的品控,這些是貿易公司和跨境電商公司難細致監(jiān)督的。
但是工廠也有工廠的弊端,如果是工廠類型的企業(yè)想主動獲客或者說做更大更好,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提升和補充人才:
1 ?國際貿易知識:缺乏貿易公司專業(yè)的國際市場貿易規(guī)則和知識
2 ?市場調研:缺乏系統的市場調研和對市場偏好動態(tài)的把握,以及各個國家的認證商標合規(guī)等
3 ?用戶洞察:不了解用戶,就沒有辦法與時俱進,也就沒有辦法做出真正能打動用戶的產品
4 ?海外社交媒體和谷歌:這點是工廠型企業(yè)最忽略的一點,缺乏對海外社交媒體的深度認知,總以為這是B2C企業(yè)的營銷渠道
不會充分利用谷歌搜索和海外社交媒體來為自己的企業(yè)獲客,這里面展開來說又是很大的篇幅。
很多人覺得外貿B2B獲客的社媒那就只有LinkedIn,或者是阿里巴巴平臺
這是過去
當然現在,也不可否認的是LinkedIn依然是B2B開發(fā)客戶最好的平臺之一。
不過各位老板還是要開放心態(tài),積極迎接變化,社媒已經不僅僅是LinkedIn可以獲客了
所有海外社媒短視頻平臺,比如Tiktok, Instagram,YouTube shorts,都是有大量的平臺用戶,這里面不乏大量的經銷商采購商
你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在這些用戶注意力集中的地方,打造內容,滾動傳播你的內容,然后讓你的產品和品牌被看見!
重新認識C姐:
我87年,37歲,已婚二娃,裸辭創(chuàng)業(yè),中年危機的啟示與破局:
往期文章合集,加入C姐VIP社群,點這里:
感謝一路有你!鏈接C姐: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yōu)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