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年底再看,今年是小紅書爆發(fā)的一年,各項數據均獲得高速增長。

      從平臺商業(yè)化視角看,小紅書也越來越清晰自己的角色,我感覺到小紅書不再糾結電商、閉環(huán)、直播等等都不再重要,我總結為——以種草為核心,實現效果全域外循環(huán)。

      22日小紅書在上海召開will商業(yè)大會,多位負責人深度解讀了小紅書的社區(qū)生態(tài)與品牌價值。我認為這是小紅書商業(yè)化巨大變化的一年,未來應該也會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有必要做一次整體的梳理,幫助品牌方更清晰的認知到小紅書的營銷角色。

      我們站在品牌CMO或營銷一號位的視角,從全渠道營銷生態(tài)的邏輯,重新理解小紅書的營銷價值,梳理小紅書營銷的策略方法。希望對你有啟發(fā)。

      以下、Enjoy:

      一、商業(yè)角色:小紅書種草,在全域轉化
      臨近年底,所有品牌市場部都在做明年的規(guī)劃,申請明年的預算,在大部分營銷活動都集中在幾大頭部平臺時,市場總監(jiān)或CMO必須要清楚的理解每個平臺的商業(yè)角色,不同平臺能給品牌帶來的價值是什么。

      大多平臺都在做閉環(huán)邏輯,在一個平臺內完成從營銷到賣貨的全部鏈路,這是一種方式,在單一營銷項目上,我也主張打透一個生態(tài),更有利于建立品牌深度心智。

      現在,市場總監(jiān)們或許要重新理解小紅書,它正在變成一個開放的社區(qū)生態(tài)。

      小紅書WILL商業(yè)大會上,通過之恒、風笛、圣香等幾位負責人的演講,我感受到一個完全不再糾結,一個開放和連接的,由復雜內容社區(qū)構成的商業(yè)生態(tài)。

      聚焦種草這一件事,展開以種草為核心的整合營銷,內循環(huán)轉化的同時,形成強有力的效果外循環(huán),成為全網種草最優(yōu)解平臺。

      再重復一下消費路徑看見/需求(任何地點)——小紅書主動搜索(實時多元UGC)——消費決策(行動or放棄)——分享種草(創(chuàng)作新UGC)。

      消費者已經事實上將小紅書的價值進行外循環(huán)了,在任何地點或平臺產生需求,包括在小紅書站內激發(fā)的需求,都會轉化到搜索行為,最終再做決策,實現跨平臺外循環(huán)價值。

      年輕人買杯奶茶新品都要先來小紅書看看是否好喝,上周末我去線下商場,每家的導購都說,這款在小紅書特別火,讓我感到很不可思議。小紅書的種草討論量,成為眾多品牌衡量產品是否成為爆款的重要指標。

      然后回到品牌端,重新理解小紅書,將其看作一個開放生態(tài),一個自成閉環(huán),也為其他商業(yè)生態(tài)賦能,幫助消費者做出消費決策的生態(tài)。在小紅書站內種草,在線上線下的全域商業(yè)生態(tài)產生效果轉化。

      一是單獨種草戰(zhàn)役,新品上市,產品種草,大節(jié)點促銷等各種營銷節(jié)點時,在小紅書發(fā)起以產品種草為核心的整合營銷。這個整合包含品牌建設,產品心智形成,以及全網的效果外循環(huán)。當一款新品在小紅書的談論熱度足夠大時,就可以創(chuàng)造消費流行,推動趨勢的涌現。

      二是日常運營蓄水,品牌或許在短視頻直播賣貨,在輿論平臺做社會話題,在電商平臺做促銷,但小紅書是不可或缺的種草平臺,讓產品在小紅書被談論,是所有其他平臺獲得熱度的重要指標。

      小紅書跟我說了一個詞叫Always-on,始終保持在線,因為用戶隨時都會來搜索產品或經驗,用戶需要看到實時的,多角度,多圈層的信息,基于綜合信息做出消費決策,所以反過來看,不管品牌在任何平臺做營銷時,都要補充上小紅書的種草。

      總結就是兩部分預算:一是單獨戰(zhàn)役,以小紅書種草為核心的整合營銷;二是日常蓄水,在任何其他平臺做營銷時,小紅書作為消費路徑的重要節(jié)點,保持Always-on。

      二、策略方法:種草-轉化-搜索
      接下來談方法,以種草為核心的小紅書,能做出怎樣的營銷,為什么說是種草最優(yōu)解。

      我們從一條種草內容從誕生到成長的過程,理解在不同階段為品牌提供的不同價值。
      第一是站內種草,小紅書提出獨特的人群反漏斗模型”;第二是全域轉化,實現效果外循環(huán);第三是搜索決策,以搜索的形式,成為所有人消費決策的關鍵參考。展開講講:

      1、站內種草:人群反漏斗模型
      先從種草開始談,今年小紅書提出種草模型——人群反漏斗模型。
      作為一個由數千萬分享者構成的復雜UGC內容社區(qū),小紅書重新回到人的維度,從人的需求出發(fā),找到最核心的需求人群,然后逐步向泛人群擴張,最終覆蓋到廣泛大眾。
      然后是如何找到核心人群,在WILL商業(yè)大會同時發(fā)布了“小紅書特色人群”,這里面從細分需求分類,比如有個人群叫“生理期痛經人群”,這特別具象的定義了需求,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人群背后就可以關聯止痛藥、暖寶寶、養(yǎng)生茶,或者男朋友的種種關愛消費。

      人?X?需求?X?產品,基于對需求的精細化拆解,小紅書通過數據聚類的方式,用1400多個標簽將用戶聚成不同的簇,然后由睿從基于千機塔的方法論,結合人群屬性和情緒、情感、價值觀等8個維度對用戶進行厚描式刻畫,最后被刻畫出的特征用戶再一次的交叉小紅書的人群分析能力,進一步補充7大維度、21個指標,完成最終的人群描摹。且隨著新消費趨勢的迭代,這個特色人群隨時都在更新,持續(xù)滿足人群反漏斗策略下的核心人群需求。

      在存量消費時代,我絕對認同這一理論,這與我此前提的“入圈”理論,“先做好,再做大”方法都具有相通之處,我們也非常有理由相信,這是新品牌與新產品傳播擴張最有效,最扎實的路徑。

      2、全域轉化:效果外循環(huán)路徑
      然后內容種草之后的短期效果,品牌會得到怎樣的回饋,我總結為——效果全域外循環(huán)。

      WILL商業(yè)大會上講到,小紅書將“開放合作,也將開放更多連接”。

      從平臺視角,小紅書的開放生態(tài),將成為所有其他平臺的朋友,甚至是幫助其他平臺提升效率的朋友。同時,小紅書成為品牌在全網的UGC熱度指標比如某個新品在小紅書的分享量突然增加時,這個新品的主流渠道的銷量大概率也會陡峭增長。

      從品牌視角看,只需記住一句話:在小紅書種草消費趨勢,在全渠道平臺獲得轉化。

      WILL大會上也提出了“營銷的第三范式”概念,在品牌與效果這兩種之外,種草成為第三種營銷范式。在我看來種草是連接品牌與效果的連接點,也可以說種草是融合了品牌與效果的創(chuàng)新范式。

      而對于用戶來說,小紅書或許是目前全網唯一一個以普通人經驗內容為主的UGC社區(qū),形成了復雜多元的UGC生態(tài),就目前而言,陌生普通人的分享,是最值得信任的內容與經驗。

      3、搜索決策:成為UGC口碑陣地
      種草之后的長期價值,或者可持續(xù)價值,我總結為——成為品牌在全域生態(tài)中的UGC口碑陣地。

      完成短期的效果轉化后,這些內容將沉淀下來,成為重要的品牌內容資產,成為小紅書搜索頁面的品牌口碑內容,在未來更長期的時間內,為全域的消費者提供消費決策。

      從橫向對比的消費路徑需求——搜索——決策下單——分享種草。

      到具體的場景可能是:在內容平臺看品牌熱搜,來小紅書搜產品;在電商平臺比完價,來小紅書搜使用體驗;生活遇到問題,來小紅書搜解決方案;有需求但不知道買什么,來小紅書搜推薦。包括但不限于以上種種,讓小紅書成為整體互聯網生態(tài)的“種草中心”。

      再到品牌CMO視角,橫向對比所有平臺的營銷角色,小紅書將作為消費者的UGC陣地,也將成為品牌的中心化內容資產平臺,橫向賦能其他平臺的營銷價值。

      一是作為種草為核心的閉環(huán)營銷價值,在小紅書可以創(chuàng)造消費流行,也可以完成消費轉化。二是從全域視角理解小紅書,這也是我在此次WILL商業(yè)大會獲取的關鍵信息,成為全域生態(tài)內的種草中心陣地,小紅書種草,全域轉化。

      三、總結與展望
      對于當前互聯網平臺的商業(yè)化策略,閉環(huán)還是開放,猶如哈姆雷特的生存還是毀滅。當大家都在努力做閉環(huán)時,小紅書成為獨特的存在,拆掉圍墻,選擇開放。

      我相信不同平臺都有自己的商業(yè)思考,小紅書的商業(yè)邏輯是,站內90%的流量分發(fā)給UGC內容,這是其他以頭部達人為內容供給的生態(tài)無法復制的。普通消費者更樂于在小紅書分享,這也是無法復制的,而用戶已經形成的“遇事不決小紅書”習慣,也是平臺敢于開放的底氣。

      小紅書的商業(yè)化策略總結一句話就是:守住核心,聚焦種草,實現效果全域外循環(huán)。

      站在品牌方視角,簡單總結三點:

      一是背景與事實:小紅書今年的用戶與商業(yè)數據都增長非常快,規(guī)模效應顯現;90%的流量由UGC內容撐起,形成了復雜多元的去中心化UGC社區(qū)生態(tài),這是牢固的內容護城河;用戶端使用習慣更加牢固,遇事不決小紅書,成為年輕人的新搜索引擎;品牌客戶更加認可社區(qū)商業(yè)價值,將小紅書的種草內容活躍度,作為全域經營的晴雨表。

      二是成為全域種草中心:從品牌視角橫向對比所有平臺,小紅書成為種草最優(yōu)解,這意味著種草只在小紅書即可,成為全域的“種草中心”。

      首先是得益于社區(qū)建設的成功,有的平臺是大V生態(tài),有的以內容為標準,有的人際社交很重要,但小紅書建成了以UGC內容社區(qū)為核心的復雜生態(tài),有6900萬的普通創(chuàng)作者在提供自己的經驗,形成了真實可信任的“內容民主”社區(qū),這是獨一無人的。

      其次是用戶習慣的形成,年輕一代將小紅書當做自己的生活決策助手,旅游購物生活難題,首先想到去小紅書看看別人如何解決的,本質上是將與自己有類似生活方式的其他陌生普通人,當做自己的生活參考。

      所以對于品牌來說,小紅書在全域營銷布局中,成為“種草中心”的角色。

      三是實現效果外循環(huán):當開放生態(tài)與用戶習慣形成后,小紅書的商業(yè)化邏輯不再是獨立生態(tài),而是融入全域商業(yè)生態(tài),實現外循環(huán)。

      首先是由內到外的路徑,在小紅書域內種草,形成的消費流行與爆款新品,在全域商業(yè)生態(tài)形成轉化,包括但不限于電商與直播等線上平臺,本地商業(yè)的線下消費,旅行或知識類的弱關聯轉化等等。在小紅書得到一種生活方式,然后去真實生活中去實踐,再回到小紅書分享經驗。

      其次是從外到內的路徑,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消費路徑,在任何平臺或地點被激發(fā)了需求,都會來到小紅書搜索驗證,然后再做決策。因為小紅書的UGC內容社區(qū)生態(tài),形成了實時、多元、規(guī)模化的形態(tài),成為更為可信任的決策參考。

      最后作為營銷從業(yè)者,今年我們需要重新理解小紅書,在全域商業(yè)生態(tài)中,重新定位小紅書。

      以上。

      相關閱讀:
      小紅書產品種草:從篩選,到生長
      小紅書搜索,消費決策關鍵節(jié)點


      點贊(87)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fā)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