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關注飛咕咕出海喲··· Instagram 的比較分析工具可讓您查看兩條內容。由于該應用程序并排顯示兩個內容的指標,因此您可以輕松查看某些內容如何以及在何處脫穎而出,以及哪些內容不足。 01 在 Instagram 應用程序中 訪問比較分析 要在 Instagram 應用程序中訪問比較內容分析,請轉到您的企業帳戶的個人資料,然后打開您帳戶的專業儀表板。點擊以查看您的賬戶洞察,然后選擇您要分析的時間范圍。您可以選擇預設時間范圍或從下拉菜單中選擇自定義日期。 然后向下滾動并點擊 Insights 儀表板最底部的比較您的內容按鈕。點擊以選擇您要比較的任意兩段內容。 請注意,該應用程序會自動顯示您選擇的時間范圍內的內容,并按到達的帳戶對其進行排序。您可以通過在儀表板頂部的菜單欄中配置設置來更改時間范圍和排序指標。 比較相似的內容 02 首先,讓我們比較兩個相似的內容。對于這個例子,我在這個時間范圍內選擇了覆蓋范圍兩端的兩個 Stories ——一個覆蓋率高,一個覆蓋率低。這是我們可以比較的: 1 比較發布時間 為什么要比較時間?人們很容易認為,無論何時上線,好的內容都會獲得應有的影響力和參與度。但是,在適合您的受眾的理想時間發布可以幫助好的內容立即獲得參與度,這可以提高您的帖子效果并擴大影響范圍。 在這種情況下,兩個 Stoies 大約在同一時間發布(太平洋時間凌晨 4:00 到 4:30),所以這不是一個因素。但是他們在一周的不同日子(周五和周二)上線,這可能會影響性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多次比較分析,您可以更好地了解最適合您的受眾的時機。要快速找到高峰和非高峰時間,您還可以查看 Instagram 帳戶的受眾指標。 2 比較帖子到達 為什么要比較到達率?盡管覆蓋面可能不是您內容的最終目標,但它有助于衡量可見性和整體成功。Instagram 無法提供低覆蓋率的內容,這可能是出于明顯的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左側 Story 的覆蓋面高出 3 倍。為什么?參與幾乎肯定是一個促成因素,我們將在下面探討。但比較兩部分內容的主題和風格也很重要。 例如,您發布的主題是否是您知道觀眾喜歡或正在 Instagram 上流行的?您是否向 Instagram 明確表示您的內容涉及這些主題? 當您告訴 Instagram 您的內容是關于什么時,您可以增加該平臺將您的內容提供給感興趣的受眾的機會。例如,文本疊加、視頻字幕、Reels 主題、帖子描述和主題標簽等應用內功能都可以為您的內容添加上下文并幫助最大限度地擴大影響范圍。 在“比較見解”面板中,您可以點擊以查看這兩個內容。然后,您可以記下每篇文章涵蓋的主題和每篇文章所使用的風格,以加深您對適合您的聽眾的理解。 請注意,Instagram 的 Comparative Analytics 儀表板還細分了關注者和非關注者的覆蓋范圍。比較非關注者對帖子、Live 和 Reels 的影響(如上圖所示)有助于確定哪種內容可以幫助您擴大受眾群體。 3 比較帖子參與度 為什么要比較參與度?與覆蓋面一樣,參與度可能不是您內容的最終目標。然而,參與度是 Instagram 算法的一個關鍵排名信號,這意味著更多的互動可以增加覆蓋面并擴大內容。參與度還可以確認您的內容是否與您的受眾產生共鳴以及他們對此的感受。 根據您選擇的內容類型,Instagram 的 Comparative Analytics 儀表板顯示略有不同。如果比較 Stories(如下圖),您可以看到參與的帳戶總數,包括關注者與非關注者的細分。此概述部分非常適合提供高級比較。 但是內容交互部分更適合比較參與類型。請注意,對于 Stories ,Comparative Analytics 儀表板僅顯示回復和反應。如果您的 Stories 使用交互式貼紙進行投票、網站鏈接和其他參與(如上例所示),您必須手動比較這些指標。 比較 Reels 和帖子時,您看不到參與度概覽。但是您可以看到深入的參與度細分,以幫助您了解人們如何與您的內容互動——從點贊和評論到收藏和分享。 無論您分析什么類型的內容,比較參與度都會很有幫助。在上面的示例中,左側的 Reels 的播放次數增加了近 20%。然而,右側的 Reels 產生了更多的參與度。那么哪個表現更好呢?這取決于目標。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參與率較高的?Reels?表現更好。 4 比較個人資料活動 為什么要衡量個人資料活動?此選項特別有價值,因為個人資料活動指標可以讓您了解人們在查看您的內容后采取的行動。換句話說,如果您想增加關注者或增加網站訪問量,那么比較這些指標至關重要。 在下面的示例中,左側的帖子帶來了更多的個人資料訪問和網站點擊。但是,右邊的帖子有更多評論。如果我只查看帖子參與度指標,則很容易將右側的帖子宣布為獲勝者。但是因為網站流量是最終目標,所以左邊的帖子表現最好。 請注意,Instagram 不為 Reels 提供這些比較分析。要比較個人資料活動分析,請確保選擇 Stories(如下圖)或帖子。 03 比較兩種不同的格式 當您比較兩個 Reels、帖子、Stories 或 Lives 時,您可以深入了解改進每種內容類型的方法。但是,如果您想知道哪種類型的內容能為您的品牌創造更多價值,從而知道優先考慮哪些內容,該怎么辦? Instagram 的比較分析工具還可以讓您比較不同類型的內容,以便您在制定內容計劃時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例如,您可以將 Reels 與帖子進行比較(如下圖所示)。 由于 Comparative Analytics 儀表板以粗體顯示最重要的指標,因此您可以輕松地看到一種內容類型的亮點和不足之處。在上面的示例中, Reels(左)的觸及范圍略高。但是,更多的關注者看到了帖子(右)。很少有非關注者看到該帖子。 從這個比較中,很容易看出 Reels 在吸引非追隨者方面做得更好。因此,如果您的目標是擴大受眾群體或提高非追隨者中的品牌知名度,那么 Reels 可能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值得將更多的 Reels 和帖子相互比較以確認,然后調整您的內容計劃。 比較內容之間的參與度指標以查看最有效的方法也很有幫助。在上面的示例中,帖子和 Reels 之間的評論和保存是相同的。然而,帖子(右)產生了更多的點贊和分享,這可能表明該內容更能引起關注者的共鳴。 比較靜態內容與臨時內容 04 根據 Reels 或帖子衡量 Stories 就像比較蘋果和橘子。由于靜態內容和臨時內容具有不同的功能并服務于不同的目標,因此很難直接比較它們。但這并不意味著您不應該比較它們。 事實上,比較這些不同的內容類型可以幫助您確定每種內容類型比其他內容類型做得更好。然后,您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何時使用 Stories 而不是 Reels 或帖子,以便您的內容可以更聰明地工作而不是更難。 下面的示例比較了發布到 Stories 和 Instagram 提要的相同創意。很容易看出該帖子(右)的總體覆蓋率明顯更高,甚至覆蓋了一些未關注該帳戶的人。 參與度指標比較顯示了類似的結果。該帖子產生了更多的參與度和分享。但請記住,此儀表板在計算?Story?參與度時僅考慮回復、反應和分享。 該帖子還產生了更多的個人資料訪問和網站點擊。但再一次,儀表板沒有考慮鏈接貼紙,這個 Story 包括在內。? 如果您的目標是網站流量,最好檢查單個 Story 的分析。在這種情況下,該 Story 促使了八次鏈接點擊,使其成為網站流量的最佳表現者。 為了確認 Stories 始終是最主要的流量驅動因素,我建議在一周或一個月內比較更多內容。我還建議使用 Google Analytics 來仔細查看歸因于 Instagram Stories 的流量,并衡量訪問者在登陸網站后是否進行了轉化。 要從此比較儀表板獲得最大價值,請務必專注于您的目標。確保事先確定目標(即網站流量),以免被不相關的指標分散注意力。 05 隨時間比較內容 除了相互比較各個內容片段之外,衡量它們隨時間的影響也很有幫助。在調整內容策略時采取此步驟尤為重要。 Instagram 會自動在主要見解儀表板上比較隨時間變化的結果。在“概覽”部分,您可以查看您覆蓋了多少個帳戶、您參與了多少個帳戶以及您獲得了多少關注者。 總計數下方的百分比將當前期間的性能與上一期間的性能進行比較。確保使用儀表板頂部的下拉菜單選擇要比較的時間范圍。請注意,您只能在選擇預設(非自定義)時間范圍時看到比較指標。 盡管概覽儀表板不會比較個人資料活動或鏈接點擊次數,但您可以在進一步探索時找到這些數據。要深入了解數據,請點擊以查看覆蓋面、參與度或受眾指標。 在“覆蓋面”選項卡上,您可以比較一段時間內的覆蓋面,并查看您的關注者與非關注者的覆蓋面有何變化。如果您的目標是覆蓋受眾以外的更多人,這種比較就特別有價值。 Reach 選項卡還顯示個人資料活動的比較分析。在這里,您可以看到您是否成功地推動了更多的個人資料訪問、簡介點擊鏈接、電子郵件按鈕點擊和呼叫點擊。 在“參與”選項卡上,您可以查看是否成功提示非關注者參與您的內容。儀表板會自動比較當前和之前期間的非關注者活動。 此選項卡還顯示每種內容類型的比較分析。這樣,您就可以看到您的帖子參與度如何進展以及您的 Reels 參與度是否有所提高。請注意,參與選項卡不提供?Stories 的比較分析。 結論 使用 Instagram 的比較分析工具,您可以輕松地相互衡量多個指標,并更好地識別表現最好的內容。使用這些見解,您可以做出數據驅動的決策并朝著關鍵的營銷目標前進。 微信號|dgsuuu ? ? ? 新浪微博|@飛咕咕出海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