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一直在高強度使用 AI Search,重點嘗試了谷歌的 AI Overview 與 ChatGPT Search,那今天這篇文章分享下我對于不同搜索(傳統搜索與 AI 搜索)模式下,關鍵詞調研的一些思考。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現在想搜索“今天是星期幾”這個關鍵詞。

      對于這種純粹的信息類關鍵詞,現在無論是傳統模式還是 AI 模式,都能非常直接的在 SERP 上展示出答案,幾乎不需要搜索用戶再做任何操作。

      那從這個角度出發,這種信息類關鍵詞就不是我們調研時的首選。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從搜索引擎上引流,好把用戶吸引到我們自己的網站上,從而達成轉化成交(直接電商、引薦銷售、表單提交,等等)。

      那要想實現我們自己的轉化目標,最好還是選擇那種用戶大概率能點進我們網站的關鍵詞。

      具體表現就是用戶搜索完后,會大概率向下滾動并找到我們的網站,或者在 AI 模式下點擊相應的引薦源,去到我們的網站上。

      那這種能激發用戶去到我們網站的關鍵詞有什么特征,或者有沒有一套操作模式去專門分析這類關鍵詞?

      我自己體驗下來覺得這種關鍵詞基本有三類,分別是商業類詞、動作類詞,與經驗類詞。

      商業類的關鍵詞這個自不必說,畢竟 AI 不能虛構一條商品信息呈現在我們面前,且搜索引擎平臺也不會放棄這種關鍵詞的廣告機會。

      基本我們搜索任何“商業類關鍵詞”或者“成交類關鍵詞”時,在搜索結果頁面上都看不到 AI 的影子。

      而動作類關鍵詞,某種程度上倒是商業類關鍵詞的一個分支。

      比如我們在詢盤站上喜歡使用的 custom、wholesale 這類關鍵詞,在搜索時也基本看不到 AI 的影子。

      此外一些日常類的動作詞,在搜索時也基本看不到 AI 的影子,或者用戶很少會去看 AI 生成的結果。比如 design、make、convert,等等。

      注:之前分享過一些動作類詞根,搜索時基本都不會顯示 AI 結果。

      那除了上面這兩大類關鍵詞之外,還有一種搜索詞不太會呈現 AI 結果,那就是經驗類。

      畢竟 AI 只是基于過往素材的學習并生成相應的內容,而經驗類信息是要立足于人的體驗的,AI 現在還很難做到這類素材的輸出。

      比如“What did it feel like when xxx”,“What was your experience with xxx”,或者“Would someone prefer to hear what individual experts think vs. the consensus on a topic xxx”。

      這三個詞條分別對應著情感感受、經驗分享,與個人見解,AI 在處理這些詞條時基本束手無策。

      所以我們我們可以自己拿一些這類案例去實際體驗下,會發現搜索結果上不會存在 AI 內容。

      但是對于這種經驗類內容,搜索引擎還是更傾向于將大論壇(比如谷歌的干兒子 Reddit)上的帖子內容放在前面,個人內容網站很難在初期獲得很好的成績。

      綜上,我覺得這三類關鍵詞都有一個基本特征,就是跟人打交道。無論是人的經驗與教訓,還是需求與欲望,這些內容都沒辦法用 AI 替代。

      所以我覺得這倒是我們后續內容創作的一個方向。


      點贊(19)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