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研究 AI 工具站的 SEO,驚奇的發現兩件事: ??? 以上數據取自 ahrefs 跟之前的跨境電商、外貿和電商平臺不同,AI 網站在 SEO 流量獲取方面已經形成了“三板斧”的標配策略(熱點和需求的把握、工具和內容兼顧的頁面設計、多語言擴展),背后更是“能力飛輪”的持續驅動。 首先是把握趨勢,尤其是把握 AI 行業的大趨勢。 比如 DeepSeek 上線推理模型后,騰訊借機推出元寶,稱滿血版 DeepSeek,實現了爆發增長;再比如 OpenAI 展示視頻 AI,pollo.ai 等視頻 AI 網站也順勢上線,獲取了大量視頻 AI 的流量。 其次是需求的把握,把握?AI 產品相關的關鍵詞、剛出現的藍海關鍵詞。 流量較大的關鍵詞有AI模型(如 pixverse ai)、工具型(比如 ai video generator)、工具衍生型(如 ai chat with elon musk)。 比如 monica.im 在? 下面是這幾個網站覆蓋的高流量關鍵詞示例: 用戶需求剛出現的藍海關鍵詞也有很多機會,比如? 最后還有一個是流量的橫向擴展能力,即蹭其他AI模型、其他行業的搜索關鍵詞(模型類關鍵詞上面提過)。monica.im 還做了解數學題的工具頁(/study/ai-math-solver),獲取了 AI 工具站的傳統策略是產品頁和 SEO 引流頁分開。產品頁只是做功能試用,保證用戶快速上手,另外再起個工具介紹頁或內容頁來做 SEO,獲取排名。用戶要先訪問SEO頁面,再到功能頁面去轉化,這就導致轉化率有下降。 現在的 AI 網站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將功能試用和流量獲取融合成一個頁面,兼顧用戶功能體驗和SEO引流。這個頁面的首屏是工具試用,次屏是 SEO 文案等內容來獲取流量。 比如 elevenlabs 的 /text-to-speech 頁面: 首屏是工具試用,讓用戶盡快試用,滿足需求并轉化; 還有個細節,就是為保證體驗,減少操作步驟,部分網站還會提供未登錄就試用的功能。 頁面往下就是SEO文案,還有內鏈。保證了搜索引擎也能理解頁面內容,給頁面更多的關鍵詞排名。 以上都是未登錄狀態下的展示,已登錄時會只展示首屏的工具使用模塊。因為這些內容主要是給搜索引擎爬蟲抓取和識別網頁,已登錄時就只考慮用戶的工具使用。 多語言擴展就不多說了,容易理解,也成為 AI 站 SEO 策略的標配。 AI 站基本都使用目錄方式作為多語言頻道(如/fr/),這樣起量效果會更快一些。 有了多語言能力,才真正實現了多點開花,一魚多吃(不是)。 上圖是 elevenlabs 的流量國家分布,可以看到重點國家分別是印度、美國、印尼。 再多說 2 句: 從轉化角度,某些國家可能不是好的選擇,不過從流量、投資角度,覆蓋高流量國家還是不錯的。 大多網站的多語言目前僅停留在翻譯,如果在重點市場結合本地搜索習慣、文化,可以實現更深的本地化發展。 懂了三板斧就能做出這樣的網站,能持續獲取流量,并實現商業化嗎?其實是遠遠不夠的,背后還需要很多能力。 如果只是停留在關鍵詞密度的關注上,那說明對搜索引擎和 SEO 的理解還不夠。Google 為什么會給你排名和流量,本質上是因為 Google 認為你能幫忙他滿足用戶的搜索需求,帶來好的搜索體驗。 對網站來說,滿足用戶的搜索需求,給用戶帶來優質體驗,才是 SEO 的本質,最好是用戶訪問之后就不再訪問其他網站,也就是 Google 提到的 good click。 有了更深的理解,才能更好的把握 SEO 方向,做出更持續增長的 SEO 效果。 網站規模越大,對整站 SEO 框架能力的要求越高,包含整站 SEO 配置,鏈接設計、信息架構、URL 規則、關鍵詞部署、轉化鏈路、技術SEO(性能優化、結構化數據)等。 再具體一點講,整個網站有哪些頻道,分別部署什么關鍵詞,用什么 URL 規則;哪些頁面是重點的引流頁面、高轉化頁面,如何將資源集中到這些頁面;某個網頁的模塊應該如何設計,讓用戶第一眼就滿足需求,又該如何順暢實現轉化。 上圖只是做個網站架構和關鍵詞部署的參考,不是 AI 站。 只靠 SEO 起量還是很難的,尤其是前期的冷啟動階段。如果能跟廣告、社媒、紅人等渠道結合起來,流量增長會更快速,而且也會形成多渠道的觸達和轉化。 Pollo AI 創始人阿彪也提過,他們有同時做廣告和紅人,尤其是紅人會讓品牌搜索量大幅提升。 多個流量渠道的操盤,產品功能的設計和用戶需求的滿足,轉化路徑的設計等,需要營銷、產品、運營的橫向綜合能力。 這些能不光是能更好的獲取流量,也可以在后期使業務擺脫流量依賴,搭建出更強大的產品能力和商業化能力,能自帶流量,自帶盈利。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開發和迭代的能力,不光能發現機會,也要能快速開發上線,并能快速迭代擺脫競爭對手。 其他還有數據分析、設計能力、商業化設計等能力,也非常關鍵。 對 SEO 來說,有以下建議: 暫時想到這里,我也仍在學習。希望能對讀者有幫助,也歡迎 SEO 和 AI 從業者能多交流 ??。 本篇內容參考了以下材料,也非常建議閱讀: 請原諒,標題采用了AI生成的“咪蒙風格”標題,有點標題黨,這里有具體 Prompt 分享??。 向陽喬木的《咪蒙風格標題生成器 v1》https://xiangyangqiaomu.feishu.cn/wiki/MKjEwJitRiejWtkAi1Oc6tp3nuc?fromScene=spaceOverview
三板斧之一:熱點和需求的把握
pixverse ai
這個模型關鍵詞排名第四,每月獲取到 53 萬的 SEO 流量(頁面如下圖)。
ghibli ai
?這個關鍵詞是今年 3月剛出現的需求,現在全球就有 29.2K 的搜索量。math solver
等關鍵詞流量,且做了多語言頁面,這 26 個頁面每月就獲取到 1.2M流量,簡直殘暴?!
三板斧之二:工具和內容兼顧的頁面設計
三板斧之三:多語言擴展市場
背后的能力
對搜索引擎和 SEO 的理解
整站 SEO 框架的能力
多個流量渠道的運營能力
營銷/產品/運營的橫向能力
開發和迭代的能力
對 SEOer 來講
對 AI 業務來講
參考資料
關于標題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