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之前分享過小語種域名的方案,但是說實話當時分享的那些內容,都是出于局部實踐所獲得的經驗。好在經過這幾年的實操,子域名、子目錄,以及特定國家域名后綴這幾種技術方案,我都有實操過一遍。

      所以這篇文章做個簡單的回顧,聊聊我們到底該用哪種方案。

      剛開始做通過 WordPress 建站的時候,我所使用的小語種方案,主要是安裝小語種插件,然后通過子目錄的方式去布局小語種網站的。

      這種方式的優點就是足夠簡單便捷,簡單安裝一個多語種插件便可以實現我們所想要的功能。且也不需要我們去管什么配置之類的問題,畢竟插件已經幫我們把這部分工作全部做完了。

      這種方案的效果還不錯,要是主站點的權重還可以的話,相應小語種版本發布后,相應的小語種關鍵詞便自然而然上去了,其詢盤進來的速度也很快。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使用 WordPress 建站的話,繼續使用這種方案就可以了。

      后面我自己又開始折騰直接使用代碼進行建站,這種方式去做小語種網站的話,主要的技術方案用到的便是子域名與特定國家后綴的域名。

      現在回過頭去對比,我覺得子域名方案與子目錄方案的效果差不多,沒什么太大的差異。

      可能我自己這邊數據更好的方式,是使用特定國家后綴的域名部署小語種網站。比如針對法國市場使用 .fr 域名,針對德國市場使用 .de 域名。

      其實我之前也不是很清楚為什么會有這種數據呈現,然后就這幾天就一直在公網上搜索資料。

      比如我在推上看到 John Mueller 的帖子,例如他提到“ccTLDs are a strong signal, but content and user behavior matter more”。

      這也就一定程度說明,國家級別后綴的域名一定程度上會對本地化有幫助,但幫助的能量有多大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更重要的肯定是網站的內容與用戶的行為交互。

      另外我在谷歌谷歌搜索中心的開發者文檔里,也發現了同樣的表述。

      谷歌明確提到 ccTLD(如 .fr、.jp)域名后綴是搜索引擎判斷網站地理定位的“強信號”,同時也指出可以通過 GSC 的“國際定位”工具為 .com 等通用域名設置目標國家。

      鏈接:https://developers.google.com/search/docs/specialty/international/managing-multi-regional-sites

      于是解決方案便很明了了,沒什么太大的難度。

      那后續我再去實驗對比下「ccTLD 域名」與「GSC 國際定位」這兩種方案之間的數據對比,有反饋后再來分享我自己的一點觀察。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就是我們去做小語種網站布局的時候,有精力的話最好還是去做下本地化的搜索引擎的調研。

      比如我現在打算做法國市場,可以專門將自己機器的 IP 地址修改成法國并定位到法國,然后使用谷歌法國的搜索引擎,使用法語關鍵詞去搜索下,看看相關的搜索結果頁面的數據。

      有條件的話,可以購買那種專業的本地化搜索工具,其數據可能會更真實一些。


      點贊(7)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