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rity 這款工具我年初使用過一段時間,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利用 AI 幫我們總結油管視頻的大綱,從而方便我們知道這個視頻中描述的是什么內容。最近偶然間發現這款工具的流量暴跌,那這篇文章就簡單從內容策略上聊聊原因。
從上圖可以看到,這款工具站點的流量從四月份的 400 萬暴跌到六月份的 20 萬,到現在估計大幾萬的水平了。可以說經過三月份的算法更新,整個站已經不復往日的輝煌了。
至于為什么會被算法打擊,就不得不提及這款工具站點的內容策略。
通過搜索命令查詢,可以看到這個站點目前仍有 10 萬條收錄(站點有 40 多種小語種)。可能巔峰期的收錄數量會更多,但這里我暫時就不去深度挖掘了。
所以從這個數據出發,站點的英文內容應該在 2500 條左右。但是你現在仔細去看這個站點,無論是在頁面上正常瀏覽,還是去觀察站點地圖,基本都發現不了這 2500 條內容在哪里(后面發現是因為站點被打擊所有 AI 內容全部下架)。
于是就花了點功夫去看站點的歷史版本,隨便找了幾篇英文內容去認真讀了一下。
發現這些內容的 AI 痕跡很明顯,基本都是 AI 生成的一些文案,這也就解釋了網站為什么會有如此多的收錄(他們將那些生成的視頻內容摘要放到自己的網站上當做自己的內容了)。
那這個網站的內容生產的邏輯大致就清晰了。
首先,網站提供的那個插件工具可以幫助用戶總結油管視頻的內容摘要。但是在生成內容摘要時,網站會將那些摘要信息全部保存下來,并上傳到自己的網站上請求谷歌搜索引擎的收錄。
在這個過程中,插件使用得越頻繁,AI 摘要信息生成的越多,那網站的內容自然也就越多了。是不是有點「一石二鳥」的感覺,利用用戶在插件使用過程中的生成的信息直接做成內容,不僅節省人力成本,而且還節省 token 消耗。
但這個插件工具怎么處理重復內容的邏輯,我現在沒怎么搞明白。可能在代碼邏輯上有去重機制吧,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可能這一套「AI 內容農場」的玩法,在年初之前都是有效的,畢竟這個站點的流量高峰到達過千萬級別。但是經過三月份的那次歷史級別的算法更新,一切就都俱往矣了。
所以從這個工具站案例,就能發現「AI 內容農場」這一套玩法已經行不通了。
但即便如此,在工作過程中還是會發現很多很多這樣的案例,直接將 AI 生成的內容上傳到網站請求收錄,美其名曰使用了高級版本的模型,內容更接地氣。
沒辦法,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