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Buy 里面有一種比較流行的玩法叫做品牌競價(Brand Bid),就是直接通過廣告競價的方式去投放品牌詞。這種模式的優點就是品牌詞的點擊成本相對來說比較低,但品牌詞的轉化并不低,所以綜合起來其性價比并不低。

      目前這種模式現在也已經很卷了,尤其是現在品牌方也逐步意識到這種問題,開始在推廣協議中加上不允許投放品牌詞的協議。并且我上個月看過一份數據報告,上面的數據顯示很多品牌方的絕大部分廣告預算都是花在了品牌詞的守護上,目的無非就是防止競爭對手蠶食自己的市場份額。

      既然這種模式是可行的,那能不能在 SEO 上套用一下,在你的網站或者你的文案內容上去匹配對方的品牌詞,從而分一杯羹。這里分享一點簡單的做法,實操下來的效果并不差。

      匹配競爭對手品牌詞,最最直接的一個方式,就是輸出 X vs. Y 這種類型的文章。其中 X 可以是你的品牌詞,Y 就是競爭對手的品牌詞。

      這種文章的好處就是將你的產品優劣勢與競爭對手的產品優劣勢做出對比,清晰的在你的內容中向用戶傳遞我們的優勢,某種程度上是能提高轉化率的。

      畢竟,當一個用戶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某個產品品牌詞時,這就某種程度上表明用戶是有極強的購買下單欲望的。且他點擊進這種對比型文章里面,已經不是在找什么解決方案了,而是在對比解決方案。當你的產品有足夠的優勢時,就不愁沒有成交轉化。

      這種類型文章案例真的很多,隨便在搜索引擎上敲幾下鍵盤,都是一大堆的結果。但是你去看那些大品牌、做的非常好的案例,就會發現他們的運營策略是傾向于使用「信息圖」或者「對比表格」來直觀展示產品異同點。

      所以,如果你也打算輸出這種類型文章,一個好的方式便是參考他們的方案,去設計出有自己品牌調性的落地頁出來。整個過程并不復雜,且落地頁設計出來后,可以到處復用。

      對了,文章標題除了可以采用 X vs. Y 這種模式外,還有好幾個其他的方式,比如「Compare」,「What`s the diffenerce」,「Alternative to」,等等等,更多的信息可以自己收集整理下。

      文章標題的范式有了,下面就是內容文案的范式了。這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參考下別人是怎么做的,然后總結其行文規律為我所用。或者干脆將你的需求提交給 GPT,讓其給你整理一份完備的文章大綱出來。

      這些工作做完,基本上一篇品牌優劣勢對比的文章就呼之欲出了。剩下要做的將這種策略執行下去,將競爭對手的品牌詞鋪一遍。甚至有些文章中,我們可以單就某一個功能點,做優劣勢對比的文章,當然前提是你得對你自己的產品以及業務流程非常熟悉。

      以上便是匹配競爭對手品牌詞的方法,這種方案可以去做。但是別迷信其中,不要以為做好這些就能萬事大吉了,重點還是要做好產品、做好內容。


      點贊(1)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