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找我聊天,聊關于怎么管理手底下的 SEO 團隊,或者說有沒有具體的 KPI 指標來衡量團隊的工作產出相關的問題。那今天這篇文章就順著這個點,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思考。
SEO 明顯是一個過程很長的流程,比如在網站搭建階段就涉及到技術方面的 SEO,在網站維護階段會涉及到 On-Page 與 Off-Page,當然還有后期的數據監控與整理反饋。但是目前我了解到的情況是,對 SEO 各個流程進行細分招聘的公司并不多,大多都是招聘一個 SEO 運營,然后負責幾乎所有的事情。
這也間接導致了,對 SEO 運營的衡量不具體,或者沒辦法有準確的 KPI 體系。
簡單舉個例子,一個新網站搭建起來到有實際產出,坊間經常說的時間周期是 3~6 個月。但是根據我們團隊的實際經驗,使用白帽玩法去做的話,3~6 個月能有實際產出已經算是比較優秀的一個結果了。可能有些競爭度比較高的產品,實際的產出周期會更長。
那這樣一個長周期下來,如何衡量運營的工作成效就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除此之外便是對內容質量的衡量,要知道一篇優秀的文案,并不能直接產生效益(需要一個長周期的沉淀)。但是好的優秀內容又是 SEO 這種內容營銷策略所必須的,尤其是在進行外鏈推廣時特別重要。
說完這些難以量化的點,再聊點能輕松跟蹤的點,便是谷歌分析與谷歌站長工具的各項數據指標監控了。
比如在谷歌分析中,一些非常重要的指標便是,訪客數量、訪問數量、訪客來源、轉化情況,等等。而在谷歌站長工具中,那些非常容易監控的數據指標便是,關鍵詞的出詞數據,關鍵詞的排名數據,內鏈與外鏈的數據,等等等。
那 SEO 成效衡量,便可以以這些易于監控的指標為基礎來搭建一個 KPI 系統。
比如很簡單的,以周為時間單位,在技術層面上的衡量便是,本周做了幾條外鏈,出了多少關鍵詞,排名上升到首頁的關鍵詞有幾個,上升到前三的關鍵詞呢。
而從業務層面上的衡量就更直接了,做 C 的網站就是本周出了多少單,具體的銷售額是多少。而做 B 端詢盤的網站,則是看詢盤的具體數據了。
所以綜合起來看,對于 SEO 團隊工作成效如何衡量的問題,短期看 SEO 量化指標的完成度,中期看網站排名上漲與下降的情況,長期就看網站的知名度了。
并且這種短期的監控體系很好搭建,原理就是將谷歌分析與谷歌站長工具里面的數據導出來,并輸出成統計報表。至于導出的方式則更簡單了,直接使用相應的插件,自動將這兩個工具中的數據按照天為維度,同步到谷歌表格中即可。
上面便是一個大概的 SEO 工作成效衡量的邏輯,因為不同項目涉及到的具體要求又不一樣,所以還是得根據項目情況、公司情況,因地制宜做適合自己的方案。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