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實在沒碰到什么比較好的切入點,那這篇文章就聊聊現在我對于白帽 SEO 的一點認知,以及下一步自己想要做的一點事情。

      幾年前剛入行時,對白帽 SEO 的態度很模糊,以為做搜索引擎營銷無非就是寫出好的內容與“發”更多外鏈。后來實踐久了,才慢慢明白一點點這塊的基礎知識。

      當然這個過程中,少不了我買的那些英文資料的幫助。這些業內主流專家輸出的內容,幫我鞏固了自己對于內容與外鏈的基礎認知,讓我少走不少彎路。

      且伴隨著自己的實踐經驗豐富起來后,現在再回過頭去看,就覺得當初自己認為白帽 SEO 只是內容與“發”更多外鏈的這種認知,真的很膚淺。

      就拿平時工作中,經常接觸到的“關鍵詞調研”,“競爭對手調研”,“內容質量檢查”,“內外鏈建設”,以及“搜索引擎算法”等等這些內容來說,就夠我花好幾年的時間慢慢鉆研了。

      當然再進一步的話,還有像“用戶行為監控與分析”,“電商站點的優化”,“International SEO”等等更高層級,玩法更多的內容。

      所以從這個維度出發,SEO 真的不僅僅只是內容與外鏈,SEO 可能更多的是一個營銷的綜合工程。這個過程中,涉及到的內容不僅是產品與競爭對手的調研,還應該包含內容的產出與內容推廣,等等這一系列的高度相關的內容。

      但是說實話,我自己對于這些系統性的、全局性的內容掌握的并不是很好,只能屬于是這懂一點,那也懂一點,沒辦法形成自己的知識系統,也就沒辦法將我自己知道的那些點連接成面。

      其實這也很正常,因為我入行是從一套英文教程開始的,然后在后續的實踐中,并沒有接受專業系統的培訓。碰到問題也只能是逐個單一去解決。換句話說,也就是遇到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

      外加從業的時間也就幾年,并不久遠,對于體系化知識網絡的形成,自然是有很大困難的。

      也正是基于這點出發,最近越來越想去挑戰一下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并嘗試著將其消化,并內化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要說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就得是官方文檔了(上圖)。

      其實這份文檔,我基本沒看。一是因為里面的內容真的比較基礎,往常一翻到這些內容,就自大以為內容不過如此。二是這里面的內容不能幫我解決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但是常識告訴我,這份由搜索引擎技術團隊寫的東西,絕對是寶藏。且過往我的技術開發經驗也告訴我,去看最底層的實現邏輯,對成長幫助最大(哈哈想起了做技術時被人逼著看 HashMap 的源代碼)。

      現在初步的一個打算是,每天利用一點點空余時間(二十分鐘左右),讀一篇文章并輸出筆記到自己的星球。當然這個過程中,我工作過程中的最新思考,或者一點新方法,也并不會停下來。

      定一年期限吧,看看能不能把這份官方文檔消化完。如果這個過程中,能重塑下自己的知識體系,自然是很好。


      點贊(20)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