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月中,搭建了一個自己的興趣網站。起初也是按照正常的建站節奏在走,零零散散使用 AI 工具輔助寫了十幾篇文章,僅僅只做了一點 On-Page 優化。經過兩個多星期的斷斷續續更新,自然搜索流量也開始慢慢進來。
最近沒特別關注,更別提內容更新了,畢竟一個新域名搭建的網站,前期沒有必要太過關注。但是今天進站長后臺一看,對于這個搜索數據還著實有點詫異。
首先就是 Google Search Console 管理后臺的顯示樣式變了,相較于上一版本,現在這樣的顯示樣式可能在數據展示上會更加直接。但是我檢查之前的一些老站點,發現其 UI 界面并沒有改變。可能又是 GSC 在為版本更新做準備,先拿新綁定站點做實驗。
其次便是搜索數據來源中,絕大多數流量來自于 Discover(谷歌發現)。對于這部分內容我之前一直沒有特別注意,只是簡單的將這部分流量來源,等同于圖片搜索。所以突然看到這樣的數據表現,著實有點懵。
其實 Google Discover 就是一個移動端的信息流推薦系統,類似于國內的今日頭條等產品。它會根據用戶的線上活動特征來生成高度個性化的推薦信息流。所以相較于谷歌 Web 搜索,Discover 更像是一個社交網絡,這也是為什么新聞媒體類型的網站更容易通過 Discover 獲得大量流量的原因。
但是我今天花了點精力去搜索有關 Discover 相關內容,最后竟然沒發現什么特別有價值的內容。
根據谷歌官方的說法,Discover 推薦系統生成自定義信息流,主要是基于用戶瀏覽習慣與地理位置等信息要素來決定的。至于這套系統的一些其他信息,在公開網絡上根本就搜索不到。所以我想了解的,比如怎樣才能將內容順利收錄到 Discover 系統,便沒有找到可信的答案。
不過我仔細觀察了我這個新站的數據指標,發現 Discover 也是慢慢收錄、慢慢曝光,且進度遠沒有 Web 收錄、出詞的速度快。但是一旦有了曝光,那便是源源不斷的(后續的數據表現我繼續觀察,有了新的發現再來分享)。
可能是由于這個站點 NICHE 主關鍵詞搜索量很大,且競爭尤其激烈的緣故(KD 是 100,全球搜索量 94 萬),導致內容受眾很廣。當 Discover 發現了新的內容后,會自動給新內容曝光。假如這條猜測成立,那以后做高競爭的 NICHE 市場,也不是沒有機會。
這個新站,我會持續觀察一段。如果后續的數據表現還是一如既往的好,那我可能就會再去選一個高競爭的市場,來做一組對比測試,看看能不能發現其中的一些端倪。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