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獸在他沉寂四年后回歸的第一篇公眾號文章“越想增長,越難增長的怪圈”中寫道,現在很多營銷人都陷入了增長的怪圈里出不來,越是在追求更多增長,并以此逼迫自己,就發現越是慢慢進入了增長的瓶頸,而這個瓶頸逼迫自己進一步不斷去追求增長,反觀我們跨境圈的營銷人也是,我們每天忙于開拓新的流量渠道,增加更多的廣告預算,做更多的營銷活動, 但是收效漸微。
怎么破?而這里面最難的一個轉變,就是如何從一個追求增長的視角,變成價值創造的視角,從一個“我如何得到增長”,變成“我如何成為一個值得被獎賞增長的人”。
我從李叫獸文章提取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營銷端的內容為王!通過創作幫助用戶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的有價值的內容,并在內容中布局產品信息進而達到增長的目的。
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們都清楚,我很偏愛那些有內容的品牌網站,比如之前分析的 Yeswelder 案例,以及我最喜歡的Ahrefs 和semrush的內容案例。這種有勇氣做具有長遠價值的事情(內容)的品牌值得被贊揚。不過優質的內容也可以通過廣告來帶來更大的增長嗎?且看下文老王給你分解
01?給內容做廣告
給內容做廣告
老王我最初發現內容廣告這個東西還是在兩年前,當時我陷入的思考是:當我有能力創作出優質的內容的時候,是等著谷歌的小蜘蛛來抓取,然后做外鏈+guest post,然后等待SEO起效果嗎?有沒有更加主動的形式來推廣我的內容并且因其轉化?
另外一個我思考了很久的話題是,當關鍵詞廣告競價越來越貴,轉化越來越低的時候,我是否應該換一種廣告形式?尤其是當我投放的關鍵詞為產品詞的時候,用戶搜索的真實意圖是想直接被引導到產品頁嗎?
絕對不是,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如何做出用戶喜歡的廣告 提到的一樣,當用戶搜索“mattress dimention” SERP的自然搜索結果都是guide類型的博客內容,這個時候你關鍵詞廣告文案和落地頁面是關于你的產品的時候-就像下圖這個案例,這是多尷尬的局面?
這時候我就反應過來了,我們應該做什么什么樣的內容來獲取用戶的點擊?當然根據不同的產品線,擁有不同的內容策略。
在這里挖個坑,下篇文章寫一下內容營銷策略。在這個案例里面,我們的答案就是在“mattress dimention”的自然搜索結果頁面,大家看下圖的搜索結果,其中第二個casper就是個床墊品牌,他憑借這個內容頁面一個月可以獲取 232.4K 月流量。
那我的策略是,就是分析top 10搜索結果頁面并做出來一個更好的頁面,并為這個頁面打關鍵詞廣告。
怎么布局關鍵詞內容呢?
當然那我們針對某一類產品做內容布局時候,會發現無從下手。怎么破?關鍵詞大體可以分為四種,infomational 信息類,Navigatinal-導航類,Commercial investigation 商業調查類, Transactional-購買意圖明顯 。各自下面都有案例。如果你實在分不清楚一個關鍵詞是什么類別,直接在谷歌上搜索,看看SERP (搜索結果頁面)的內容是關于什么的就懂了。
這四種不同的關鍵詞分別對應了營銷漏斗中的四個不同階段,Attention 對應Informational 關鍵詞,Interest -對應 Vavigational 關鍵詞,而 Desire對應 Commercial investigation, 最后 Action 對應 Transactional。
大家稍微思索就會發現其實我們目前打的關鍵詞廣告,就是直接從最后一環入手直接促成轉化。而我說的內容廣告,則是從前面三個環節就入手了,等于在用戶的決策過程的前面三個階段開始入手,當然這個營銷漏斗越往下購買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同時也意味著搜索量越小,第三個環節-Desire對應 Commercial investigation 他的購買意圖絕對比前面的兩個環節大得多,也是內容廣告目前布局最多的區域。
引申思維- 我們做的博客營銷,YouTube KOL營銷的效果都會集中于第二與第三之間,第三個占大頭,會在用戶做決策的時候起到決定性作用。
再扯一扯內容策略,有人說反正最后兩環節最重要,也是促成轉化的關鍵環節,那我之前的兩個環節:Attention 對應Informational ,Interest -對應 Vavigational -我不做了,反正不能直接帶來轉化。這個想法不能說錯,當資源有限的時候(人手和預算)必然盯著最后一個環節,或者第三個環節,因為他們最容易促成轉化,但是第一第二個環節的搜索量可能比第三第四大幾百倍,你會放棄這個流量嗎?而且網站擁有前面的兩個環節內容,用戶會對你更加信賴。
內容廣告靠譜嗎?-3個案例
分享案例之前,我想再多幾句。我近兩個月深入分析了兩個行業(家居細分和汽配細分)的超過80個行業top品牌獨立站賣家的網站,發現了一個絕對趨勢就是幾乎所有的網站(95%)都在關鍵詞廣告策略方面趨向于保守,從類目產品大詞收縮到只打品牌詞廣告。而且與其中一些網站的營銷負責人有過深度溝通,最大的問題是產品詞的廣告沒轉化,每個月上萬刀的廣告不見效果。
以下截圖就是其中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從2019年末的激進打法(每個月28k的關鍵詞廣告),到目前一個月800個只有品牌詞的收縮性廣告策略。收縮策略肯定代表了產品詞廣告轉化不行。那怎么辦呢?
案例1-Semrush 的內容廣告


案例2-聯盟客的內容廣告


案例 3 – 4年增長5億流量的內容行銷公司-Taboola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