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平臺是極具有傳播價值的,尤其是對于一些想要有品牌效應,熱點話題需求的產品來說,Twitter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投放平臺。對于APP來說,Twitter安裝類廣告中出現的出價方式為以下3種:
CPC(Cost per app click biding)
CPC的設置是以點擊進行優化和付費,設置方式是在優化方式和計費模式都選擇App Clicks。轉化歸因窗口1+0(1天Post-engagement+0天Post-View),也就是說,用戶在互動或者觀看廣告1天內發生的安裝都會被記錄為Twitter平臺的轉化。

OAB (Optimized action biding)
OAB是以安裝為優化目標,以點擊進行付費。歸因窗口和CPC一樣也是1+0(1天Post-engagement+0天Post-View)。
CPI (Cost per install biding)
CPI是優化方式和計費模式都是以安裝為目標進行。歸因窗口是30+1(30天Post-engagement+1天Post-View)。
以上是基于不同出價的基本計費模式,實際上Twitter支持的最大歸因窗口選擇是30+30,可以自由選擇Post Engagement和Post View的歸因顯示設置。
需要提醒的是,修改歸因周期只是顯示數據會進行修改,這會導致顯示的安裝數目不同,單價也不同,但是實際并不影響Twitter本身的基本計費模式,不會影響花費情況。
如果使用CPC/OAB出價,廣告暫停后,第二天即使有安裝數據產生,花費和單價都會是0。
使用CPI出價,關停廣告之后,如果有費用產生,但是沒有安裝和展示,很可能是歸因窗口沒有設置為30+1造成的。
官方有說OAB的出價模式是和第三方數據差較小的一種,所以很多App都是用的這個出價來獲取安裝的;而CPC更容易獲取展示,CPI的收費模式更加符合安裝目標。三種出價方式各有千秋,初期測試可以用這3種都進行一下測試,選出最容易獲取安裝且對目標KPI最有利的出價方式。
歡迎點我來寫個留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