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11的全民性毋庸置疑。同時,雙11正在進化,從“購物節”到“品牌秀場”,這不只是天貓的變化,更是中國消費品牌的集體轉向。
這當然不是我個人的判斷。上周我在上海觀看天貓雙11超級發布,一眾最前沿的品牌與天貓共創一場展覽與秀場。我看到這些最具創新力的品牌,不再將雙11僅視為賣貨場,而是作為品牌超級節點,以新品為錨點、以內容為手段推動品牌迭代與升級。
“雙11”這個概念,逐漸跳出純促銷敘事,進入品牌敘事。
如何重新理解進化中的天貓雙11,我們談談:
以下、Enjoy:
一、重新理解雙11,中心化品牌勢能場

不可否認雙11一開始就是打折促銷,也是憑借最大力度的優惠打折,硬是將光棍節變成了購物節,并延續至今。
現在的雙11,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多平臺參與,已經成為全社會共識的消費節日,由電商平臺、消費品牌、全民大眾三方共同創造的社會大事件。
跳出雙11換到營銷邏輯,之前我們反復討論媒介碎片化問題,我也曾多次提出“中心化媒介”的重要性與稀缺性,我們說春晚、奧運會、現象級綜藝或劇集屬于少有的中心化媒介,但雙11也是全民關注的中心化媒介,并且是區別于內容屬性的消費型中心化媒介,成為最佳品牌營銷節點。
所以從營銷角度來看,雙11是全年最強的消費型中心化媒介,具備極高的品牌勢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品牌參與雙11,就不應該只是從賣貨邏輯思考,而是要從品牌邏輯思考雙11策略。
最具創新力的品牌,正在按照這個策略執行,將雙11變成全年最重要的品牌營銷戰役。
接下來,是“如何做”的問題。可以分成三個邏輯階段:新品—品牌—銷售。
從營銷策略邏輯上,雙11既是中心化媒介,又是消費導向。以“新品”為切入點,或者說以新品為核心的品牌營銷,是更符合媒介屬性的策略。
首先是推出年度新品,最好是能表達品牌先進性的新品,或者代表品牌未來的新品,通過年度新品來表達品牌,來迭代消費認知。比如李寧榮耀金標系列首次大秀,比如全友和卡薩帝推出的“家享10平米”等等。
其次是圍繞新品的品牌營銷,可以簽約明星代言,投放規模化廣告,創造精致品牌大內容,也包括不同渠道的種草營銷等等。通過新品來體現品牌的新增量,讓大眾在品牌層面形成認知迭代。
最后是銷售,平時做品牌營銷轉化銷售或許不容易,但雙11作為銷售導向的中心化媒介,從新品到品牌,最后由雙11來承接銷售,既順理成章,也高效直接。
新品獲得爆發,銷售得到增長,品牌迎來更新。
當我們從中心化媒介與品牌營銷的邏輯理解天貓雙11,一切都變得不同。在大眾層面,它仍是以優惠折扣為主的全民大事件。從品牌層面,則成為以新品迭代品牌,同時刺激銷售爆發的品牌秀場。
接下來我們深入平臺與最具創新力的品牌,看他們如何最大化用好雙11。
二、天貓雙11超級發布,一個創新的“舞臺”

超級發布是天貓在雙11大促期間為品牌創造的集中發生陣地,匯聚最新的新品、趨勢、理念的發布,為最具創新力的品牌打造的超級舞臺。

在我看來也是為所有品牌,為營銷行業打造的一個創新場。今年雙11集結了華為、李寧、REDMI、珀萊雅、卡薩帝、鄂爾多斯1980等品牌,大家各自發布了最重要的新品或理念,在雙11期間以超級發布開啟最重要的品牌戰役。
超級品牌們如何用好雙11,如何不浪費掉一次超級品牌勢能場,我們從三個層面展開講講:
1、超級發布:讓品牌近距離地接觸到用戶

首先來理解天貓雙11超級發布的價值與意義:
如果雙11是全民大眾層面的中心勢能場,那么超級發布就是雙11這個場域的超級中心場。超級發布是在所有參與雙11的品牌中篩選出最具創新力的超級品牌,為他們提供的一個中心化舞臺進行超級展示,他們也代表了天貓雙11的營銷趨勢與創新力。
天貓超級發布以“超級火種蔓延時”為主題,從更宏大的視角表達了熱情與賡續蔓延,從營銷視角我愿意把超級發布上的新品看作超級火種,代表最蓬勃的商業創新力,也代表雙11的生命力,從這里向外蔓延更廣闊的空間,更多的品牌,點燃更強大的創新力量。
而對單個的超級品牌來說,可以通過超級發布這個品牌秀場來近距離跟用戶溝通,讓“新”品、“新”趨勢、“新”科技走入消費者眼中,降低距離感。
比如夸克帶來的首個阿里自研AI眼鏡,現場工作人員分享,超級發布是這款新品首次在線下展出。從最開始的忐忑,到線下接觸了上千名對AI眼鏡感興趣、愿意來嘗試的消費者,他們能感受到雖然AI眼鏡仍有認知門檻,但也有火熱的市場期待。
比如全友和卡薩帝在此次超級發布上展示的“家享10平米”,是個真實的家庭里的10平方米空間。由于整體裝修的人在減少,局部改造增多,所以他們推出了場景更細分的產品,解決消費者更精準的痛點。具體的產品沒變,但組合變了,場景變了,消費決策也會變。

這就給更多品牌帶來啟發,隨著消費環境的變化,產品或許不容易迭代,但可以重新組合,重新解釋產品,適應新消費場景,挖掘新增量。
2、超級品牌:以新品撬動品牌迭代

再從品牌層面理解,最具創新力的品牌如何做雙11?
結合我在天貓雙11超級發布看到的品牌,以及這些品牌最近的舉動,大概可以梳理出他們的雙11策略邏輯。
以超級新品為核心,借勢天貓雙11的消費勢能與大眾影響力,以品牌整合營銷的方法規模化投放。在銷售層面,以超級新品帶動整體品牌大盤的爆發增長。在品牌層面,以超級新品更新品牌認知,實現大眾層面的認知迭代。

比如李寧發布榮耀金標系列,同時作為26米蘭冬奧中國隊領獎服,新品+奧運+雙11的勢能,形成以新品為核心的大眾事件化傳播,讓品牌在大眾層面的認知更新。還有華為、REDMI、珀萊雅、WHC等眾多品牌,在雙11期間推出年度新品,并進行品牌化的整合營銷。
3、超級增長:客群更新與認知重建

現在我們談談增長問題,如何在雙11獲得長期增長的趨勢?
以新品為核心進入品牌敘事,就不止是在雙11的爆發,而是基于一次爆發實現全年增長。
增長的核心還是新品,超級新品可以成為品牌的增量或者變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品牌認知,實現迭代或者升級。過去比較成功的比如李寧國潮系列,就是通過新品來更新品牌,實現新增長飛輪的建立。
在雙11,一個戰略級新品,最大化利用好雙11的消費勢能,通過新品為品牌實現兩個更新。
一是客群更新,新元素、新賣點或新場景,將在原有客群基礎上增加對新客群的吸引力,實現品牌整體客群的更新。二是認知更新,通過新品變量為品牌帶來新認知,讓大眾消費者感受到“這個品牌變了”的感受,實現品牌認知重建。
基于這兩個更新迭代建立品牌長期價值,在雙11之后為品牌實現全年長期增長。
三、總結與展望

受整體社交環境影響,社交平臺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也越來越碎片,受到全民關注的大眾事件越來越少,而雙11作為消費導向的全民大事件,對于品牌來說是超級中心化傳播場。
現在我們站在平臺視角與品牌視角,應該如何重新理解雙11,很多品牌仍然將雙11作為促銷場,我認為這是不妥當的,在各種直播間里,大眾對促銷已經麻木了,品牌應該在促銷的基礎上,給到消費者更多更大的驚喜。
我們也看到最具創新力的品牌,正在以更全面高維的方式理解雙11。最后做三點總結:
一是雙11進入品牌敘事,從我個人觀察來說,從幾年前開始品牌對雙11的態度就已經變了。新消費正當紅時,在雙11前非常多品牌集中簽約代言,集中推出戰略級新品,做非常完整的整合營銷。
現在天貓雙11超級發布則是將品牌敘事更事件化,集中化,為最具創新力的品牌創造一個集中展示的舞臺,作為雙11品牌策略樣板間向全行業所有品牌與全民大眾進行展示。
二是以新品驅動品牌迭代,新品是雙11品牌敘事的切入點。雙11作為消費成交導向的全民大事件,新品是著力點,是品牌表達的杠桿,也是成交爆發的主力軍。
在新品迭代特別快的時代,新品即品牌,通過雙11的消費勢能,讓新品最大化觸及大眾,通過新品的表達吸引新客群,并迭代消費者的品牌認知。
三是通過雙11爆發獲得長期增長,通過單次爆發獲得長期增長,是營銷人特別重要的能力。我觀察到很多品牌會浪費掉單次爆發的機會,當然也包括雙11的爆發。
從單次爆發到長期增長,首先是新品帶來的增量或變量,能吸引新客群,也讓老用戶眼前一亮。其次,是爆發之后的持續發力與精細化運營,維持住品牌勢能,讓品牌價值鞏固下來,直到下次爆發到來。我們看到不管是李寧還是華為、小米或者珀萊雅等品牌,都是通過一次次的單次爆發,不斷將品牌推向更高的高度。
我非常感慨雙11這十幾年的演進,也伴隨中國消費環境的變化,已經不只是電商的節日,而是中國品牌的一次集體敘事。
祝大家雙11快樂。
以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