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全球范圍內都擁有知名度的中國女星,范冰冰的商業嘗試一直受到關注。她創立的美妝品牌 Fan Beauty Diary 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已經在國內電商平臺積累了數百萬粉絲,并在小紅書、天貓、京東等多渠道持續上榜。 近年來,范冰冰開始推動品牌出海。2024 年中,她通過小紅書公開宣布,Fan Beauty Diary 已入駐 Lazada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站點。不少海外消費者已經通過 Lazada 買到產品,并在社交媒體上自發分享開箱與試色體驗。 這意味著,范冰冰的出海并不是“是否要去”,而是“如何更深入”。TikTok 的入局,很可能是她跨境戰略的下一步。 范冰冰選擇TikTok的原因 TikTok 電商正處于上升期,尤其在東南亞、美區和中東市場展現出巨大潛力。 首先,明星效應和平臺紅利可以相互疊加。在國內,明星直播帶貨已經普遍,但在海外市場仍然稀缺。TikTok 生態下,即便是腰部 KOL 也能做出百萬 GMV 的直播,如果疊加范冰冰的國際影響力,其轉化率和話題度預期更高。 范冰冰Tik Tok賬號 其次,TikTok 的內容驅動和消費閉環優勢明顯。從短視頻種草,到直播轉化,再到店鋪沉淀,形成了完整的鏈路。對于 Fan Beauty Diary 來說,美妝教程能夠帶來自然流量,直播間則直接完成轉化。 第三,已有對標案例證明路徑可行。廣州品牌 SKINTIFIC 在 TikTok 印尼站僅用一年就成為頭部個護品牌,2022 年更是拿下全球銷量冠軍;FOCALLURE 在 7 天內完成 15 場直播,GMV 超過 30 萬人民幣。這些都驗證了 TikTok 在跨境美妝中的高效能。 明星品牌在海外的挑戰 范冰冰并不是第一個做美妝出海的明星。過去幾年,Rihanna 的 Fenty Beauty、劉嘉玲的護膚品牌、布拉德·皮特的男士護膚系列,都在全球市場亮相。但真正能長期發展的并不多。 原因有三點: 明星效應只能帶來起點,真正的護城河仍然是產品力和渠道力。 不同市場的消費訴求差異明顯。東南亞用戶看重性價比,歐美用戶更在乎成分和功效,這要求品牌調整產品與營銷語言。 TikTok 電商仍在快速變化,平臺規則的不確定性需要品牌保持靈活應對。 因此,范冰冰的核心挑戰是如何把個人 IP 的流量優勢轉化為品牌的長期價值,并在不同市場找到合適的落地方式。 主播和機構的TikTok出海行動 范冰冰的加入,只是跨境電商明星化趨勢的一部分。實際上,國內頭部主播和機構已經全面展開 TikTok 戰略: 三只羊:小楊哥喊出“去賺老外的錢”,成立海外 MCN,新加坡站月銷破千萬人民幣,并計劃拓展泰國。 東方甄選:搭建 TikTok 團隊,嘗試將“知識帶貨”的內容模式帶到海外。 交個朋友:早在 2017 年就進入東南亞,孵化本地達人,建立 TikTok 電商培訓體系。 遙望科技:在東南亞、歐洲和美國設立合資公司,打造本地網紅資源。 辛選:采取進口電商路徑,把海外特產賣回國內,例如泰國榴蓮一場直播銷售額就超過 8.3 億。 可以看到,跨境電商已經成為主播與機構的必爭之地,而 TikTok 是天然的出海首選。 無論是范冰冰,還是小楊哥、東方甄選,他們選擇 TikTok 的邏輯一致:國內電商趨于成熟,海外市場仍在紅利期。 范冰冰的優勢在于她具備國際知名度和品牌矩陣,但挑戰在于如何建立長期用戶心智,如何應對不同市場的差異化需求,以及如何在平臺紅利退潮前完成品牌出海布局。 可以確定的是,TikTok 已經成為新的直播電商戰場。范冰冰的入局,也讓跨境帶貨多了一層明星效應的想象空間。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