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眾傳播,就沒有大眾品牌。
自社交媒體發展以來,流量的去中心化愈演愈烈,直到現在成為完全的算法推薦,純粹的個體流量繭房,人們在流量繭房中各自狂歡,在此種算法推薦中難以產生群體共識,而沒有群體共識就不會有大眾傳播,就難以樹立品牌。
但是,在一些品牌重要節點,比如年度大促,比如爆款發布,比如品牌升級等項目中,仍然需要引爆全民的大眾傳播來建立群體共識,才能形成話題氛圍,這種時刻靠算法推薦的各自狂歡是不行的。
我們談談怎么辦的問題,在嚴酷的傳播環境中,如何做全民大眾傳播。
以下、Enjoy:
一、多中心流量,聯結群體共識

我們將傳播形態分成三種:中心化流量傳播,去中心化流量傳播,多中心化流量傳播。
首先中心化流量,幾乎已經不存在了。
在特殊時刻或者特殊節點會出現,比如春晚奧運會等,但這并不是常態化存在,加了更高的溢價拿到這一類稀缺資源,也并不保證會成為刷屏級案例。依靠中心化流量完成大眾傳播,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甚至要再加一點運氣成分,大多數品牌可以直接放棄。
其次是去中心化流量,無法做大眾傳播。
在算法繭房中,假如100萬人同時買了某件商品,他們互相并不知道對方也買了,在公開輿論中也無人討論,那么就變成沉默的100萬爆款,并沒有形成群體共識。反之比如Labubu的爆火,100萬人同時買了Labubu,且他們互相都知道對方都買了,并形成公開的談資與話題,那么另外可能有數千萬人在圍觀這100萬人的消費,這推動labubu成為全民爆款。
在算法繭房中無法形成群體討論,那就無從談起大眾傳播。
再談多中心化流量傳播,這是現在可行的策略。
國民級的中心化流量或許沒有,退而求其次去找中等規模的大眾流量池,將品牌融入其中,尋找多個這種流量池,形成多中心的流量傳播,實現交叉覆蓋之后獲得在公共輿論中的全民影響力。
比如說當下,《長安的荔枝》和《浪姐》都是中等規模流量池,Labubu也是一個流量中心,如果一個品牌事件同時占據這幾大流量池,就會形成多中心流量的大眾傳播,品牌本身也會成為一個中心化流量池。
多中心的好處是,隨時都有這種流量池,同一個時間節點內,總會有幾個熱點人物與熱點事件。品牌在自己的節點中,就可以找到這些中等規模的流量池,而不必遷就中心化媒介的節點。
多中心流量傳播的挑戰,不同的流量,人物、內容、事件,品牌如何融入?進入這些流量之后品牌如何承接,商業品牌融入大眾熱點,如何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借勢建立品牌自己的流量池,讓品牌成為被談論的談資?品牌如何將多中心流量整合成以品牌為中心的流量,形成對品牌的群體共識?
接下來進入實戰案例,談談多中心大眾傳播的執行落地。
二、京東618:以IP建立多中心矩陣

618大促與普通大促的區別在于,不止是默默賣貨,還要有全民狂歡的大促氛圍,要做具有群體共識的大眾傳播。
今年京東618的傳播策略就是,跨界多個流量IP建立多中心大眾傳播矩陣。京東找了包括《長安的荔枝》主演雷佳音、上美影的哪吒、浪姐的李晟、電競JDG等6組流量IP,外加2次晚會,構成多流量中心的大眾傳播。
我們拆解這個案例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如何跨界融入,二是怎樣承接流量,三是怎樣從品牌到銷售貫穿。展開講講:
1、六大IP驚喜日,作為流量入口

京東618選了當下6組最具流量的大眾IP,在大促期間與不同品類結合打造驚喜日。
5月22日的發燒友驚喜日,跨界三大手機品牌的粉絲小人;5月27日美食驚喜日,跨界《長安的荔枝》主演雷佳音;6月1日六一驚喜日,聯合上美影的哪吒、齊天大圣、葫蘆兄弟三大IP;潮流驚喜日聯合張藝興與李晟;愛家驚喜日邀請了大張偉;電競驚喜與JDG聯合。

6組IP作為流量入口,6次驚喜日是京東的活動,每個驚喜日關聯不同的品類行業,將大眾流量IP與品牌大促進行結合,完成從大眾流量到品牌流量的轉化。
另外還有5月30日在新工體舉辦的京東618夏日歌會,6月17日晚與湖南衛視聯合打造的京東618開心夜,都成為中心化流量節點。
6次驚喜日加2次晚會,一共8個中等規模的中心化流量,構成多中心流量的大眾傳播,圍繞不同人群實現交叉覆蓋,交織成為以京東618為核心的一個中心化品牌流量。
2、供應鏈支撐,打造品類事件

有了中心化流量入口,接下來要做的是留住用戶,轉化成品牌話題事件。
京東618依靠自身強大的特色供應鏈,為每一個驚喜日主題準備豐富的貨品供給承接流量。最基礎的是規模化供給的大促貨品,能夠創造驚喜日品類話題的則是特色供給。
比如在雷佳音的美食驚喜日,京東618承包嶺南千年荔枝樹,讓消費者可以吃到楊貴妃同一棵樹上的荔枝,在京東站內直播雷佳音發美食券請你吃外賣。在六一驚喜日當天,京東直播看動畫片,贈送10萬只鐵皮小青蛙,讓消費者重溫童年記憶。潮流驚喜日則是1元起拍潮流尖貨,包括Labubu限量款。

我們看到,從大眾流量到主題驚喜日是一次流量轉化,從品牌主題到產品化創意事件又是一次心智留存,至此多中心化大眾流量,轉化成圍繞京東618的中心化流量,形成品牌勢能與群體共識,營造出整體的618大促氛圍。
3、從群體共識,到實效轉化

最后我們談談營銷價值,京東618在傳播上的成功,如何帶動生意上的成功。
從兩個層面談,一是在傳播上的橫向群體共識,首先多中心化傳播將大眾從算法繭房中拉出來,6個主題驚喜日就像6個高于地平線的廣告牌,所有人都看得見,這是形成群體共識的基礎。其次是通過特色供應鏈打造的品類事件,成功將大眾流量轉化為品牌流量,
二是中心化流量的縱向實效轉化,每一個驚喜日主題,都是一個完整的傳播鏈條,6個驚喜日相當于6次品效合一的營銷戰役。從大眾IP流量到品牌流量,從特色品類事件沉淀為規模化大促人群,完成從大眾泛流量入口到規模化成交完整路徑。

這可以給我們兩點啟發,一是品牌不是依附在大眾流量中,而是借勢多中心大眾流量,轉化成單一中心的品牌流量。二是品牌是否有足夠強大的產品力將用戶留下來,轉化成為消費力。
三、總結與展望

能夠稱之為大眾傳播的案例越來越少,人們困于算法繭房中各自狂歡,對于塑造大眾品牌來說,群體共識從未如此重要。
中心化傳播變成不可能,而完全去中心化的算法推薦流量并不能達成群體共識,所以我們的解決方案是中等規模流量池的多中心傳播策略。
這種中心化流量幾乎隨時都有一些,比如一些熱播劇或綜藝,一些話題人物,熱門IP,他們聚集了一個規模較大的流量池,但沒有到全民級別,只融入一個這種流量池也可以,但無法做到大眾傳播,所以諸如618這種全民級營銷戰役,就可以跨界多個這種流量池,形成多中心大眾傳播。今年京東618大促營銷,很好的執行了這一策略,并獲得巨大成功。
京東618大促從營銷層面有兩個目標,一是品牌層面的大眾傳播,二是賣貨層面的GMV增長。這區別于單純的品牌項目或者賣貨項目,也不是品效合一,而是既要成功的品牌傳播,又要規模化的GMV增長。對這一策略的執行,我們從案例中總結三點經驗:
一是流量借勢,不是進入IP的流量,是把IP帶進品牌主場。
品牌在與強勢IP的跨界中,切記不要被IP流量吞噬,不是品牌進入IP的主場做展示,而是把IP帶進品牌的主場做站臺,你可以更抽象的理解這個邏輯,就是借勢IP的流量,變成品牌的流量。比如京東618的多中心流量策略,把6個不同IP帶進618的主場,就變成了618的中心化流量。
二是流量轉化,借勢IP事件做成品牌事件。
仍然要守住品牌主場,流量進來之后,創造出與IP有相關性的品牌事件,比如長安的荔枝電視劇是熱點,京東618就承包千年荔枝樹為消費者提供楊貴妃同款荔枝,將IP事件的心智轉變為品牌事件,創造品牌話題,讓因為關注IP進來的用戶開始關注品牌與產品。
三是流量承接,必須要有產品硬實力承接,把泛受眾變成消費者。
大眾流量變成品牌流量之后,如何將其變成消費者,這其實已經不是營銷能解決的問題了,而是看品牌是否有產品硬實力承接下流量。京東得益于強大的供應鏈能力與618多年的品牌沉淀,得以將公域流量的泛受眾變成618的消費者。
總結一下多中心流量的傳播策略:將公域流量變成品牌流量,將公共話題變成品牌話題,從群體共識實現效果增長。
以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