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為什么海外拼多多Temu那么遭人恨嗎?
不僅是因為它加深了中國制造=低價的刻板印象,更是讓中國賣家在卷價格的不歸路上蒙眼狂奔。
不卷價格,你會死啊?
當我接觸了大量的跨境電商賣家以后,對于產品升級和品牌化轉型這件事情,他們可以說是只有表面意愿,沒有真實能力。
所謂的表面意愿,指的是他們既想要高利潤的生意,又不敢給長期的品牌營銷堅定下注。
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袁紹直呼內行。
當然,我也很理解大部分賣家的"短視行為"。
畢竟品牌營銷、長期主義這東西,確實不是大部分公司玩得起的。
但是在我看來,不管你是源頭工廠,還是亞馬遜平臺賣家,能夠講好自己的品牌故事,就已經能在行業里獲得不對稱的競爭優勢了。
從賣貨到賣故事,即使故事再爛,這市場增量也是白白就讓你吃掉了。

說到品牌故事,大家也不用想的太復雜。
今天結合一個案例,為大家分享一個構建品牌故事的底層框架。
掌握好了這個框架,即使你賣的產品再標準化、再工業化,也一定能在任何紅海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
在這個框架中,我們只要控制好3個變量,你拍出來的品牌故事,就一定不會太差:
1.人設(Character):
所謂的人設,其實就是告訴消費者你是誰,你是干什么的。
這個人,既可以是創始人的個人IP,也可以是品牌構建出來的一個虛擬人設。
通過具體化一個人設的背景信息,消費者馬上就能理解你的市場定位和所服務的目標人群。
比如說你是一家賣廚具的亞馬遜公司。你的人設可以是一群熱愛美食的年輕人,平時會經常在家里聚會一起烹飪,分享美好的食物體驗。
2.沖突(Conflict):
沒有沖突,就沒有好故事。
通過建構一個跟人設性格所不相容的沖突,不僅更容易和消費者產生情感上的鏈接,也能一下子把你想解決的市場需求給凸顯出來。
同樣是這個廚具品牌的故事,你的沖突就可以是:
每次有新伙伴加入你們的聚會時,因為不會做飯,都顯得自己特別幫不上忙,感到特別的孤寂。
3.目標(Mission):
目標是你品牌存在的意義。
往小了說,是你的產品到底解決了什么問題?往大了說,是你的品牌實現了什么大家所認可的價值觀和主張?
因為說白了,人們只會為了需求買單。
不管是實用價值還是情緒價值,在這一步,我們需要把價值感具象化,激發消費者下單最后的那臨門一腳。
回到這個廚具的故事,因為用戶需求已經呼之欲出,那么我們的產品——多功能自動炒菜機,一下子就成為了這個故事的Happy Ending:
即使你再不會做飯,有了我們的產品,你也能成為好友聚餐時最靚的那個仔。

大家發現沒有?整個故事框架里面我們沒有夾雜任何的宏大敘事。更沒有上價值觀。
只是通過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框架,我們在無形中就完成了產品種草。
因為我始終相信,只有講好產品故事,才有資格去講品牌故事。
產品為王。
不要讓你的品牌故事,在海外市場成為事故。
紅人營銷/海外內容制作
歡迎有需求的老板+V: yztfc123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