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三位大學同學在廣州創立了 MaH,以「成為最懂全球都市年輕人的箱包品牌」為使命。從淘寶起步,MaH 成為首批入駐天貓的休閑背包品牌,并于 2025 年成為首個進入日本著名生活方式零售店 LOFT 的中國休閑背包品牌。目前,MaH 超 50 %的營收來自中國大陸之外,覆蓋 30 多個國家和 400 多個線下網點。 MaH 在品牌化塑造的過程中,聯合設計機構 Takram,借助品牌化設計,梳理品牌核心,通過關鍵取舍明確品牌戰略,成功融入發達國家市場。 本次品牌星球出海大會2025,我們邀請到?MaH CMO & Takram 上海合伙人姜通 Tong,分享如何通過品牌設計有效實踐品牌化戰略落地。 以下為精彩內容文字節選: 01? 品牌戰略 從模糊到清晰 MaH 在品牌出海這條路上,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突破。怎樣通過品牌戰略的思考與執行,到達現在的狀態,這是今天想跟大家深入分享的。 在尋找自己的品牌戰略時,大家的認知當中,可能會有大量的圖表、數字和文字等信息,從中總結出一套非常復雜的打法。但在我們心中,品牌戰略其實非常簡單。大家可以看到右上角有一個非常模糊的目標,這是我們作為品牌最終想要去到的地方,立足于起點,也就是品牌現狀,通過找尋路徑來達到目標,這就是我們所理解的品牌戰略。 我覺得絕大多數創始人在創立品牌時所面臨的一個共同狀況是,大家都不清楚自己品牌的終局是什么,會成為什么樣的品牌。 MaH 的創始人們在大學畢業時,抱著想要做一款自己喜歡的,好背的包的簡單思考,開始了品牌創業。但在當時,我們對于想要做成一個怎樣的品牌,都是非常模糊的。就像人一樣,品牌都是在選擇和取舍中逐漸看明白自己是誰,以及想成為什么樣子。 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比喻,做品牌就像養娃一樣。這個比喻,它的好處是有兩層含義: 一是作為品牌的創始人,我們是非常愛護和珍惜它的,我們愿意為品牌去做持續的投入。 二是在小孩剛生下來的時候,父母很難想象他會變成一個怎樣的人,需要在日常不停的生活和互動當中,在為品牌不斷做出決策的過程中,幫助它成長為一個應該成為的樣子。 02? 不走捷徑 堅持長期主義 回到 MaH 的旅程,我們在過去的 15 年里有三個非常重要的選擇和取舍,讓品牌最終成為現在的樣子。這三個關鍵的點分別是: 一是創始人做客服,絕不刷單。我們每一個創始人都會直接接觸客戶,跟消費者做直接溝通和深度交流,這是第一個重要的選擇。同時,作為一個 2010 年從淘寶上成長起來的品牌,「不刷單」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因為在電商渠道上,算法的優勢就代表著流量的優勢,隨之帶來的是短期的銷量增長。選擇不刷單,由創始人去做客服,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保持與消費者反饋的真實連接。刷單可以在短期獲得銷量,但是長期失去的,是來自于消費者的真實反饋——永遠無法知道,好評或差評,究竟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二是持續投入,做原創設計。大家看到這張圖片上的每一個包,都是 MaH 團隊的設計師,通過精心設計與聆聽消費者反饋,自主設計出來的。同時,這些設計也在很大范圍內得到了認可,不斷獲得了 iF 等各大國際設計獎項。在堅持原創設計的過程當中,我們遇到了兩個挑戰,第一就是需要不斷地將品牌的收入,投入到原創設計活動當中,但這種投入我們不會看作是成本,而是一種投資,所換來的原創設計作為品牌資產,是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退的。第二個挑戰是模仿與跟隨,我們堅信,模仿者只是追逐短期利益而來,并不會在我們的原創語言上加以發展,而是會在風潮消退之后,迅速轉向下一個流行的設計。因此,只要堅持原創,模仿者反而會幫助我們拓展消費者對品牌獨特語言的認知。 三是逆風漲價,高價出海。我們在國內電商渠道普遍要求加大促銷力度的背景下,堅持守住活動折扣的底線。同時,在 2019 年,我們決定出海到東南亞市場的時候,所有人都認為東南亞是高度價格敏感的市場,必須要通過低價競爭來贏取電商市場的份額。我們反其道而行之,選擇設定了比主流價格帶高 100% - 150%的價格,出海東南亞市場。這讓我們有足夠的空間與海外經銷商溝通,并接觸到海外的主流人群。 以上三點,體現了我們非常看重產品品質與使用價值的提升。但如果只是止步于此,通過提升性價比或壓縮成本來進行競爭的話,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零和博弈。以這種方式來尋求毛利,是不會長久和難以持續的。因為第二次零和博弈,在第一次的勝負分出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但是品牌化經營這件事情的思路就完全不同,需要基于對目標人群的深度洞察,提供現在所有競爭對手都還未能提供的差異化價值,并且要不斷地去深入挖掘,提升這種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跟所有的同行乃至整個商業社會實現共存和共贏。 03? 品牌設計的解法 一致性檢驗 在國內及東南亞市場站穩腳跟之后,MaH 面臨兩個挑戰:一是逐漸增大的內外部組織,導致了品牌戰略落地的困難;二是初步成功,勢必會引來追隨者和模仿者。在這樣的雙重挑戰下,我們堅持繼續推動品牌化經營,落地品牌戰略。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與 Takram 共同尋找到一個答案——品牌化設計。 我們認為,品牌化設計是一種綜合提升品牌化經營的工作方式,不僅局限于產品的工業設計,或者可見的視覺設計。所有圍繞品牌戰略,提升品牌化經營的工作,都屬于品牌化設計的范疇。需要把所有與消費者接觸,以及內外部接觸的品牌載體,都圍繞著品牌核心做一致性的檢驗,并從這里面找到改善的機會。這樣的經營方式,我們稱之為品牌化經營,而這樣的工作方法,叫品牌化設計。 新的品牌戰略共識之下,我們決定與 Takram 回顧 15 年來 MaH 的品牌歷程,重新梳理品牌核心,對內對外明確我們的使命愿景,我們服務的目標人群,以及我們一直在努力提供的獨特價值。同時,我們決定和 Takram 共同挑戰發達國家市場。 發達市場里,有要求最嚴格的合作方,也有最強悍的競爭對手。但與此同時,還存在著大量最具有購買力和最認同品牌價值的消費者。如果我們希望持續推進品牌化經營,持續地把消費者的認可轉化為品牌資產,進軍發達國家市場就是無法回避的重要命題。 MaH 起初從日本開始嘗試,取得了一些突破和進展,目前也在嘗試進入美國市場。當我們把品牌核心「always got your back」講給美國供應商時,他們可以瞬間理解,我們是一個面向都市年輕人的,提供「簡約」核心價值的休閑箱包品牌。當我們把產品放到東京涉谷的 LOFT 店鋪,這個放在亞洲范圍內來看,都堪稱發達的零售業態當中時,我們很開心地收獲了來自買手的認可,以及消費者的喜愛。 所以,在落地品牌戰略上,我們和 Takram 共同邁出了一小步,這是有風險的一小步。但也正是因為這一小步,讓我們有信心把品牌化經營堅定地持續下去。 04? 「globally-welcomed ?brands」的終極目標 MaH 創始人們有三句話分享給大家: 一是品牌不是做出來的,而是活出來的。每一個品牌創始人應該有心理上的準備,在每次對團隊傳達自己決策的時候,內心當中關于品牌的真實想法,就在這個過程當中變成現實。所以不用擔心沒有品牌戰略,但一定要真實地面對自己每天的每個業務上的選擇與取舍,這就是品牌生長和發展的每一步。 二是希望更多的中國品牌能成為「globally-welcomed brands」。這張圖片上有一片叢林,不是叢林法則的弱肉強食的「叢林」,而是一片「熱帶雨林」。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多的區域,里面的所有物種,都可以找到一個獨特的位置,或者叫「生態位」,然后非常好地生存、繁衍、發展下去。 在日常討論出海的時候,我們常會用到軍事化的比喻,例如「進軍」海外,「征服」市場這暗含一種零和博弈的思路。其實我們出海,面對的就是海外發達商業社會的熱帶雨林。我們可以選擇刀耕火種,用低價邏輯摧毀這片雨林,或者叫「重構商業邏輯」。但品牌出海,我們有機會找到自己的生態位,融入到海外的熱帶雨林中,成為這個成熟商業社會的一部分。 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更容易被海外的消費者和合作伙伴認可,所以?MaH ?愿景中的一個關鍵詞,就是要成為一個 「globally-welcomed brands」,不是 famous,而是 welcomed。我們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 「globally-welcomed brands 」出現在這個會場里,出現在我們的中國出海企業里。 第三句話是,MaH 分享與 Takram 探索得到的經驗。MaH 希望與同樣有志于成為「globally-welcomed brands」的同行開放地交流合作,也希望下一次站在品牌星球的舞臺上,能夠跟大家分享更多我們的全新探索與實踐。 ??Brandstar品牌星球出海 THE END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