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量員小王上班的一天:
      早上10點到辦公室,被運營屌昨天數據變差了,怎么導來的全是垃圾量?
      之前還掰扯掰扯,后來發現自己全公司地位最低,說啥也沒用,現在都是直接從自身找原因。
      各個情況都還沒分析完,又被產品找茬,最近XX挺火,你們怎么沒有做相應素材呢?來拉個會對齊一下顆粒度。
      會議剛開完,負責版本活動的人過來說,版本已經更新了,商店圖和icon要換成什么什么樣的。
      幾個事情對完,看看時間已經下午1點了,但還沒吃飯。
      正打開餓了么看看預制菜吃哪個,點了個最便宜的豬腳飯,訂單還沒來得及支付,老板睡醒到公司上班了。
      老板見面就說:昨晚我跟頭部大廠的人聊,他們通過了XX方法,能把成本搞到10元以內,并且他們的新增量級一天能干到10萬。
      小王還沒來得及插話。
      老板繼續:你應該多研究研究跟頂級買量員之間的區別,看看你和月薪五萬買量員的差距在哪里。
      小王聽完,打開工資單,看了看上個月的工資入賬信息:2800,竟無言相對。
      即便經受這么多挫折,小王仍不拋棄不放棄,表現出了買量員該有的堅韌。
      二話不說就找不背買量KPI的素材設計師對需求去了。
      結果發現,一共提了10個需求,被告知3個技術原因實現不了,2個對方覺得太low不想做,剩下的5個排隊,估計2周后開始交片。
      小王情緒逐步崩潰。
      這時候,老板又過來說:小王,你去打聽一下卡皮巴拉的成本,我們的買量標準要對標他們。
      小王還以為聽錯了,回到工位看到版本更新后的產品,變得更垃圾了。
      小王猝。
      雖說是故事,但一點也不夸張,這就是買量員的職場現狀。
      背了一大堆KPI,結果就因為是花錢部門,全公司地位最低,天天遭受不同部門的連環奪命PUA!
      明明是自己應該負責的部分,不給授權!
      明明是自己承擔KPI的部分,竟然讓對方說了算!
      明明是整個流程中的核心,硬生生被干到地位最低!
      到了最后,買量員就是單純的找圖+上圖機器,干的好是應該的,干的不好,鍋全是你的。
      每天都活在其他人的PUA中。
      難,太難了。
      馬可聽作為嘴替,有必要為大家解決這個困境!
      首先,買量員自己要把整個買量流程以及KPI拆解清楚,也就是之前我發的這兩張圖:
      買量是多流程、精細化、反饋周期短的用戶獲取手段,所以非常適合用指標量化。
      工作流拆分細致,各個環節做到極致,才能實現成本低,ROI高的最終目標。
      對著抄,根據自己公司的真實情況做一版。
      沒錯,拆解完,你自己就能清楚地知道,要達成買量KPI,真的不是單單你自己就能搞定的。
      權責利,缺一不可!
      權,也就是授權。
      圖里面的流程,相應的授權你有要到手嗎?
      素材、商店圖、icon,這些經常被別人指指點點的部分,別人可以PUA。
      但最后一定要你自己說了算!
      現實情況很慘烈,別人隨便兩三句話,你就要被迫修改,最后出了差錯對方根本不管。
      沒錯,這就是第二個,責任!
      誰對這個事情背負了最大責任,誰就擁有最終決策權!
      老板把所有買量KPI都壓在你頭上,那你在相應的工作環節里,就應該是話語權最高的。
      面對其他業務部門的PUA,不要慫。
      他們可以發表意見,采納不采納由你來定!
      但對方如果一意孤行,或者職位碾壓你很多,非要按他們的方案執行,那就讓他為此次決策負責
      一定要留痕,最好是白紙黑字寫下來拍照保存,實在不行微信聊天記錄也可以。
      一定要清晰地寫出,具體時間具體事件,XX針對XX提出的意見,我方反對,但對方強烈堅持,我方按對方方案執行,并進行數據記錄與最終效果對比,將于XX天后向相關業務組匯報結果,其中所有責任,均由對方承擔。
      這時候對方一般就閉嘴了。
      我們并不是說要兩耳緊閉,不聽取任何建議。
      真正能帶來正面效果的建議巴不得多一點,買量員聽取并立刻執行。
      但事實是,大部分建議都非常業余,經常會帶來負面效果,并且有很大的資源浪費,然后就是買量員自己背鍋。
      現實中經常發生的情況:
      產品在老板面前的話語權比買量員高,所以有些意見不得不執行。
      icon、商店圖對方拿走的權限,更了一版后廣告轉化率整體下滑,導致成本上升,這個鍋算誰的?
      設計師不背消耗,最后一直做品牌向的素材,最后量起不來,成本壓不下去,是不是也要承擔一定責任?
      老板讓買量員按照從外面打聽到的買量技巧執行,苦勸后無效,最后計劃跑崩了,算誰的?
      水平不行就少發表意見,自己把自己的活干好了比啥都強。
      對著競品的換皮產品,產品抄的一塌糊涂,建模跟shi一樣,數值卡關卡嚴重,這些買量員都沒挑你們毛病!
      結果你們天天來BB。
      其他業務部門天天過來提意見,提的多了,大家就習以為常了,好像這樣就是應該的,不提反而是不對的!
      對于這種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制止!
      制止不了的,業余水平非要插手別人吃飯的家伙,那就索性來比一比。
      比如,某產品菜雞特別喜歡BB商店圖和素材,但又不承擔任何相關責任。
      我們不妨讓他來弄幾個素材創意,記錄下來他用了公司多少資源,最后出來的素材跟買量員出的數據對比如何。
      公司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把市場費用花好本身就是買量員的責任。
      你非要指指點點,我又勸不動,按你的來,你起碼要為這些資源使用負責吧,總不能這么多人陪你搞這么久,最后一地雞毛,你啥事沒有,我背鍋。
      可能有朋友覺得這樣做有點過了,但據我自己的真實工作經驗,非專業人員瞎指揮對于項目的傷害、公司資源的濫用是每天都在發生的。
      比如,A產品的一個功能或玩法,做了50多個素材,根本跑不出來,產品那邊覺得自己沒問題,還讓不斷增加資源測試,我們4個買量員周末陪她加班,日預算200人民幣。
      狗屁不懂,只會Push,這樣的人是對公司資源濫用最多的,但卻是上位最快的,你學廢了嗎?
      還有最后一個,利益。
      買量KPI,要么對標市場大盤,要么是直接競品,也可以是公司以往同級別產品成績。
      做好了不知道有沒有獎勵,沒達標一定背大鍋。
      更有甚者,KPI提前達標,沒有獎勵,只會說產品品質好,跟買量沒關系,然后來個更高的KPI。
      害,老生常談了。
      噴了這么多,其實就是想說,買量是個精細活,需要專業人員來操刀
      公司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劃分權責利,才能更好的達成目標。
      其他業務部門的,可以對買量環節提建議,提建議的部分自己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或者背一部分KPI。
      只動嘴隨意調用公司資源,但對結果不負責任的,真的渣男!
      當然,如果是老板提建議,還是要從專業角度決定是否采納,以及說明原因。
      如果你碰到只會下命令,讓你去執行的老板,那也別擰。
      提前給到預期,然后執行到位,最后數據對比結果,就算錯了,花老板錢學的到經驗也是你的。
      手動狗頭。


      點贊(21)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